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5专题 >> 2025咸宁马拉松 >> 服务资讯 >> 正文

首出庶物 大美咸宁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09 10:34

春风和煦,万物竞发。到咸宁参加马拉松,不仅可以饱览山水美景,还能品尝各类特色美味佳肴。

一山一水一世界

记者 朱亚平

自然馈赠的诗意山水

4月4日,阳光正好,武汉游客李益漫步通城县麦市镇的黄龙山风景区,只见流泉飞瀑如洁白的绸缎从山间垂落,在日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云海如波涛般在山峦间翻涌,林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

李益不禁由衷感叹:“这么好的山水,咸宁人真有好福气。”

据景区管理方介绍,黄龙山正经历着华丽的蜕变,从过去单纯的夏季避暑胜地,逐步转型为四季皆可游玩的旅游胜地。如今,黄龙山不仅守住了这一方青山绿水,更巧妙地将风景、清新空气转化为宝贵的经济价值。

咸宁的山水盛名在外。与黄山、庐山、峨眉山同处北纬30度的九宫山,集山青、水秀、泉温、洞奇、飞瀑五绝于一身,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站在海拔最高的铜鼓包,游客眼前的云海像是一片无垠的汪洋大海,隐匿其中的山峰,时隐时现,如梦如幻。

来自湖南岳阳的郭女士与家人一同登上九宫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郭女士坦言:“景区空气非常清新,我们就是想追寻山里那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黄袍山则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通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湘鄂赣黄袍山革命烈士陵园、英雄母亲黄菊妈陵园等众多红色景点,宛如历史的丰碑。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怀着崇敬之心前来打卡。

广东游客卢女士漫步通山富水湖畔,微风轻拂,湖面波光粼粼,群峰倒映其中,山水相依。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她如痴如醉。

魅力无限的泉桂风情

作为闻名遐迩的“温泉之乡”,咸宁市区内的十二眼温泉,形成了如梦如幻的“温泉虹影”景观。

近年来,咸宁充分发挥丰富的地热资源优势,精心雕琢独具特色的温泉旅游产业,摇身一变成为极具“潮味”的温泉旅游胜地。

碧桂园酒店副总经理王华强介绍,平常景区日接待量在400人左右,而到周末能飙升至3000人。为了迎接泡温泉旺季,景区推出优惠活动,策划游园会、灯光秀、音乐派对等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

在山湖温泉酒店内,来自北京的周先生满脸惬意。他说:“来到咸宁,泡完温泉后,手脚都变得利索了,人也感觉精神多了。”

同样享有“中国桂花之乡”盛誉的咸宁,桂花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百年以上的古桂树就有2000多株,占全国古桂总数的90%以上。2021年,我市启动“中国桂花城”建设项目,华彬力美、酿之道、泰丰食品等15个涉桂项目和企业纷纷落户咸宁,“咸宁桂花香”区域公用品牌和桂花产业标准体系相继发布,桂花产品交易中心、京链公司“中国地标·咸宁桂花馆”也顺利建成;300多家网站、26家合作社及商超专柜积极发力;4个“国字号”、1个“省字号”桂花科创平台先后扎根咸宁,国内领先的桂花种质资源库成功建立,已收集桂花品种达160余个。

市文旅局副局长阮劲松表示,咸宁旅游资源富集,品牌优势显著。为了让温泉、桂花这两大特色持续“发热”,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我市精准定位,扬长避短,立足创新创意,打造独一无二的咸宁旅游体验。

贴心温暖的品质旅程

2024年8月,在湖北省社会俱乐部运动会期间,来自黄冈的运动员周民生通过小程序领略到咸宁山水的魅力,当即直呼:“我一定要再来一次咸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今年4月1日,周民生信守承诺,专门请了年假来到咸宁。

春日里,他马不停蹄地打卡隐水洞、玄素洞、太乙洞等景区。游玩过后,他兴奋地感叹:“咸宁的洞景奇特,游玩方式多种多样,玩得太舒心了,我回去要写篇游记,让更多人知道咸宁的美。”

被誉为“楚天第一洞”的太乙洞,形成时间约为360万年。为提升太乙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太乙村联合区文旅局、太乙洞景区对景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让景区焕发出新活力。

游客潘先生感慨道:“改造升级后,景区不仅更具趣味性和观赏性,还能观看主题表演,真是不虚此行。”

走进隐水洞,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经理助理刘正奇乘坐游船、小火车穿梭其中,领略着奇石林立的别样洞天,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刘正奇评价道:“不愧是华中最美的溶洞。希望咸宁能将隐水洞打造成更加精品的旅游产品。”

从清新秀丽的山水风光,到独具特色的温泉桂花,再到精彩纷呈的溶洞景观,咸宁始终秉持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以精益求精的服务品质,为每一位游客打造难忘的旅行体验。

来自湖南的游客张树隐每年秋季都会专程来咸宁观赏桂花,他沉醉地说:“满城尽飘桂花香,酒不醉人人自醉。”

洛阳游客曾欣月则是咸宁温泉的忠实粉丝,每年冬季都会前来享受温泉的滋养,她表示:“咸宁温泉最吸引我的就是其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特质。”

咸宁,这座魅力无限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笔,以优质的服务为墨,在生态与人文的画布上,精心绘制着一幅绚丽多彩的旅游新画卷,热忱服务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共同谱写旅游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汤一菜皆烟火

记者 陈希子

香飘万里的贺胜鸡汤

“京广铁路四千里,贺胜鸡汤万里香。”贺胜鸡汤是咸宁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

“我来咸宁泡温泉,鸡汤是必尝的美味!”4月6日,武汉游客魏先生带着家人自驾游来咸宁,直接“打卡”本地餐馆。“鸡汤非常鲜美,鸡肉嫩滑,粉条很吸味。下次还要来咸宁,试试其他菜品。”魏先生在朋友圈拍下了点赞咸宁美食的“九宫格”。

当日,走进咸安区贺胜桥镇,不少外地车辆停在107国道旁的鸡汤馆,游客专程来此品尝贺胜鸡汤。“旺季时,一天能卖出上千只鸡。”开鸡汤馆40余年的周大姐说。

咸宁贺胜鸡汤以当地农家土鸡和无污染地下泉水小火炖制而成,汤清而味鲜醇厚,鸡肉入口即化,汤中加入本地特有的苕粉条,一来爽口弹牙,二来粉条吸收汤中的油份,吃起来便不觉得腻。尤以旅宁、和平、正宗三酒店特制的“贺胜鸡汤”最为有名。

此前,我市举办了“愈见时光 香约鸡汤”首届贺胜鸡汤文化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千余名游客前来品尝观光,体验别样的乡村文化。这场活动以鸡汤为主题,让游客们畅快享受着喝鸡汤、跳舞、购物和美食的乐趣。

活动现场,各色鸡汤摊位纷纷摆出旗号,如旅宁鸡汤、和平鸡汤等,各家老板正在现场煨煮着美味的鸡汤。游客们品尝着香气四溢的鸡汤,不禁赞叹不已。

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变迁,贺胜鸡汤由当初路边小吃店,华丽转身“鸡汤小镇”。目前,贺胜鸡汤已形成罐装、袋装各类产品,通过拓展外地市场,当年只有在贺胜小镇才能喝到的鸡汤,如今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被带出国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齿颊留香的嘉鱼鱼圆

4月5日,嘉鱼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清明返乡的人群,大家在祭祖的同时,也不忘带些特色“伴手礼”。其中,人气最高的莫过于嘉鱼地方传统美食——鱼圆。

万里长江向东流,而到了嘉鱼县簰洲湾却转折西流,故这里的鱼格外鲜活,鱼圆也就与众不同。

鱼圆制作十分考究。鱼要先去皮剔刺,猪肉要选择上好的肥肉,鸡蛋只用蛋清,葱只选白色的部分。如果是煮面条、做汤,也可以把鱼圆切成小片,甚是鲜美。

鱼岳镇考棚村一条街是经营鱼圆门店最集中地,共有11家。吴冬生师嘉鱼鱼圆、耿氏家的簰洲鱼圆、鲁万里陆溪鸡蛋麻花……这些富有特色的店铺,甚至吸引了前来观光的外国游客。

“顾客吃的就是一个新鲜,原汁原味,所以我们也要赶时间。”凌晨5点多,专门制作鱼圆的吴师傅和工人就开始忙活起来,刮鱼鳞、起鱼红、绞肉、搅拌、挤丸、蒸煮等一道道工序经过分工协作,有条不紊,一直到晚上10点歇业。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制作师傅们还会在工艺和口味上进行创新。例如,开发了不同口味的鱼圆,如蒜香味、清淡味等;或者在制作工艺上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如使用先进的烹饪设备、使用更健康的食材等。

别具风味的麦市干子

“麦市干子”是一种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小吃,起源于通城县麦市镇,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的口感广受食客喜爱。

近年来,麦市镇充分发挥本土特色,做足豆制品产业文章,小黄豆成就小镇亿元大产业。

4月7日,在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九曲泉豆制品厂内,机器轰鸣,豆香扑鼻。经过浸泡、磨浆、煮浆、过滤、压制、切割、卤制等工序,各种散发着浓浓豆香的豆制产品新鲜出炉,随后被销售到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

麦市干子的制作从筛选和浸泡黄豆开始,在石磨中将黄豆磨成浆,磨浆完毕,加水摇浆过滤。

过滤后的生豆浆在厨房里烧煮直到沸腾,再加入熟石膏,静置一段时间。压制好的豆腐干进厨房卤煮,需在阳光下晾晒。

“我们豆制品都是采用黄龙山泉水和本地产非转基因黄豆,经过传统的工艺精心加工制作而成。每天生产量需要1000多斤黄豆。一定要保证质量,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豆制品厂负责人胡经理说。

在10公里外的麦市镇七里村的麦市豆制品厂内,工人师傅们也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抓紧制作当天的豆制品。据悉,近年来该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工艺与口感,“麦市干子”推出了五香味、炕干味、酱干等二十多个品种,深受消费者的好评,麦市豆制品“麦市”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我们成立了麦市豆制品产业联盟和协会,已经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麦市镇正在规划建设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引导企业、小作坊入驻,并融入文旅发展,打造豆制品体验园,促进豆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小黄豆”做成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大产业”。


编辑:hefan

上一篇: 2025咸宁马拉松市卫健委发布健康指南
下一篇: 绿色发展 “泉”程加速 咸马选手们,这些景区免票欢迎您

相关新闻

  • 走读山水

    郁林(通城)爱读纸上的文字,也爱读自然的山水。年轻的时候,身处一乡下学校,穷乡僻壤,囊中羞涩,交通不便,条件所限,无法...

  • 行走山水间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行人,在山水间行走,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修行。

  • 孟浩然的独白

    寄情于清风明月,徜徉在山原旷野,纵情于田园之乐,那些许遗憾和无奈,就诉诸笔端,写在纸上,人依旧诗意地生活着。

  • 风景这边独好 ——“山水咸宁”美术展剪影

    特邀画家有咸宁籍全国知名画家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董继宁、武汉市美术馆原馆长樊枫、湖北中国画研究院原院长孔奇,省美协推荐...

  • 通山的气质

    许爱琼(嘉鱼)从通山采风归来,已是深夜,一个人仰望这寂静的星空,没一丝的睡意。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燎原到通...

  • 通山的气质

    许爱琼(嘉鱼)从通山采风归来,已是深夜,一个人仰望这寂静的星空,没一丝的睡意。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燎原到通...

  • 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审美气韵

    图画书,又称为“绘本”,是以一系列图画为主,辅以少量文字来传播信息,或者讲故事的书籍。

  • “山水咸宁—商源晋中—问情忻州” 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合...

    据介绍,我市将借助本次联合展览,进一步搭建三地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深度发掘三座城市的文旅发展潜力,将自然和人文优势转化...

  • 山雾渐暖起诗意

    孔帆升我总是沉迷于幕阜山脉北麓朗朗的山水间,那里常有云雾缭绕。大地有雾才是万物之母,有万千气象于四季纷呈!

  • 心中的山水

    袁丽明(通山)霪雨霏霏,山尖锁不住的雾浪涌向村庄,深深浅浅铺在屋顶上。清澈澄明的河水缓缓绕过村庄,惊飞的野鸭搅碎了水底...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