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坛春秋 >> 正文

照亮学生心灵之路 ——记咸宁市第二小学语文教师王玮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6-02 09:57

三尺讲台,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赤诚之士才能倾情育才,而这正是她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她,就是咸宁市第二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王玮,“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科研课题组研究员,多次获评咸安区“优秀支教老师”“优秀共产党员”。

静心教学

“我的父母、姐姐都从事教育行业。”兴许是受家庭的影响,成为一名教师对王玮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今年48岁的王玮,履历很简单。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咸宁市第二小学,教遍了各个年级,几乎年年兼任班主任。

采访当日,翻开王玮编写的《朗朗阅读》校本教材,只见图文并茂,排版精美。诗歌、短文、推荐书目、乃至插图都精心挑选,合理搭配教科书的内容,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看似不厚的一本书,凝聚了近一年的心血。

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体现在王玮的每一个课堂。

2018年,王玮主讲的公开课《鱼游到纸上》获“湖北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秀课例奖、咸宁市优秀课例奖。

课文描写的是一位聋哑年轻人在西湖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的情景,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在教学设计中,王玮格外注重读的训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王玮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观察想象能力,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也体现在和学生相处的点滴日常中。

她创新教法,因材施教,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她鼓励学生们海量阅读,丰富知识储备;她为有困难的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她引导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尽情感受生活中的语文课堂……

学生小莉敬爱王玮老师,毕业之后仍旧常常回来拜访。巧合的是,她的母亲是王玮的同事,但小莉总是充满童真地说:“王老师,我更喜欢听您的课!”

潜心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王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

在王玮心里,自己是一个“孩子王”,和学生们亲近得很。碰上调皮的孩子,王玮总是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引导、感化。

学生小伟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母长年在外,小伟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长期缺乏关爱,小伟不仅成绩下滑严重,性格也逐渐顽劣,在学校经常和同学打闹。

“那时候,小伟全校‘知名’。”王玮说,这样的情况从小伟升上一年级开始,直到四年级时,王玮成为了小伟的班主任。

王玮先是给小伟安排了紧挨讲台的座位。然而,这种被孩子们戏称为“左右护法”的“专座”,也没能让小伟有所收敛。

每次一打下课铃,小伟就一溜烟跑得没影了,王玮只得满校园去找。“不找到小伟不行!已经有很多家长生气地反映,孩子被小伟欺负过。”

把小伟找回来后,王玮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和他讲道理。慢慢地,小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开始有了改变。

“学习习惯改善了很多,以前上课如坐针毡,后来静得下心来听课了,也不再和同学打闹了。”王玮欣慰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导师,快乐的导游。”王玮常常这样勉励自己。她的言谈举止优雅潇洒,让学生如影随形;她的班级活动丰富多彩,从最美大课间,到班级大扫除,她和学生一同参与。

“记得有年冬天下大雪,正值周末,我一个人在班里画黑板报,心里充满了宁静和幸福。”王玮微笑着说。

用心帮带

二十余年教学生涯,王玮从初出茅庐的新人教师,成长为业务骨干。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她连续多次担任“青蓝结对”工程的指导老师。

今年,王玮结对帮带的汪琼瑶老师,就是众多“徒弟”中的一位。初为人师,汪琼瑶缺乏自信,王玮与汪琼瑶分享教学经验,使其缩短适应期,走好教学生涯的起始路程。

她先通过听课了解了汪琼瑶的教学水平,在每次听课后,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讨论,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随后,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置、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挖掘、教学常规的建立、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家长如何交流等问题……每一次指点、示范,都给了汪琼瑶以启迪,并付诸实践,转为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如今,汪琼瑶成为了学校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在这学期的教学活动月中荣获优质课一等奖。

“王老师敬业负责,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还带领教研团队一同进步。”同事马海明老师说。

“王老师业务扎实,为人勤恳,对年轻同志抱有关怀之心。”咸宁市第二小学校长梅冬丽说。

除了“青蓝结对”工程的教师一对一帮带,王玮还毫无保留地将教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教师,互敬互学。

“老教师自觉发挥传帮带作用,奠定了实现师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王玮始终牢记保持一份爱心,包容与呵护;保持一份良心,教书与育人;保持一份耐心,淡定而从容。她说,将继续秉持初心,哺育桃李满园。

本报记者 张欢


编辑:何珊

上一篇: 点亮孩子心中的小太阳 ——记通山县慈口小学老师谭义育
下一篇: 三尺讲台播撒爱 ——记通山县通羊镇第一完全小学教师梅婷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