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山脉绵延的褶皱里,在淦河潺潺的水声中,总有些执着的灵魂如麦田守望者般扎根教育。咸宁市第二小学教师余彦,就是这样一位坚守者。从教28年,她用岁月在斑驳的黑板上镌刻出朴实的教育诗行。
初心不改 梦想照进现实
余彦对教育的热爱,源于初中班主任李建华老师。正是李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她心中点亮了一盏灯,照亮她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1993年,初中毕业的余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
在阳新师范读书时,她曾在演讲稿中写道:“如果你读书时遇到了好老师,请你将好老师的职责传承下去;如果你读书时没有遇上好老师,你更有责任去当一名好老师。”1996年9月,余彦如愿以偿,登上了讲台,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28年来,余彦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扎根乡村教育。乡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教师流动大,但余彦从未动摇。学校缺数学老师时,她教数学;缺语文老师时,她又毫不犹豫地担起语文教学的重任。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余彦总是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注重课堂氛围的调节。在数学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她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工作后的余彦与曾经的老师联系更紧密,老师的指点,让她深深地明白“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潭水”。因此,她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订阅《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等教育类报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多年来,余彦的努力没有白费,先后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区级教学案例一等奖、论文一等奖和优质课一等奖。辅导学生在各级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级、区级优秀教师,并荣获国家级、省级作文优秀辅导老师奖。
荣誉纷至沓来,年少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爱心教育 引领学生成长
余彦在工作中长期担任班主任。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她都会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他们的不同思想状况和家庭背景,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她以高度的责任心管理班级,用爱心关心和鼓励学生,用耐心转化学生。
在班级管理上,余彦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余彦的爱不仅体现在班级管理上,更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中。在乡镇任教时,她曾遇到一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学生,行动不便。为了帮助该生适应学校生活,她在班级组建帮帮团,组织全班学生轮流照顾,在班级形成了友爱互助的氛围。几年时间的相处,帮助这名学生提振信心,家长的脸上也绽放了笑容。调离原来的学校后,这位学生家长还经常与余彦联系,这种超出家校沟通的关系,让余彦更加坚定做好爱心教育。
多年来,余彦始终牢记:“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春风化雨润桃李”,她不仅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更是乡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记者 熊大平 通讯员 孙勇光 胡梦萍)
编辑:何珊
获评“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第三届咸宁市道德模范”。
咸宁网讯记者甘青、陈红菊、通讯员张曙、徐甜甜报道:4月7日,咸宁市春雨乡村教育基金会一周年活动暨“春雨乡村教师激励资助...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心有光芒,必有远芳,近日, 2020“马云乡村教师奖”出炉,我市崇阳县青山镇尺冲教学点教师王值军获此...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教师队伍的水平...
“是众多像毛明院士一样关爱乡村教育的爱心人士,让我更坚定了扎根乡村学校的信心……”4月7日,春雨乡村教育基金会公益年会...
市教科院一直坚持开展“新春走基层教研在行动”活动,正是通过城乡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给...
“我们从短期支教逐步形成‘暑期夏令营+日常网络直播+顶岗支教’的全覆盖支教模式,就是希望能补充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光明日报记者胡晓军光明日报通讯员薛斌“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
全市“十佳师德标兵”——嘉鱼县官桥镇舒桥中学孙家万,长期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带着知识和爱心,来到乡村孩子们的身边,辛勤...
咸安区实验学校章福枝他潮红的脸上掠过一丝鄙夷,口中念念有词。正因为这份爱与责任,学会了包容学生的鲁莽与过错,因此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