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坛春秋 >> 正文

点亮希望 呵护成长 ——记崇阳一中教师赵菊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3-26 09:27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赵菊冰已在英语教学岗位上度过了二十六个春秋。回首多年的教学历程,她有辛勤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成长的困惑,更有前行的动力。

倾心守护乡村教育

春日时节,走进崇阳一中,琅琅读书声充盈在校园里,英语课堂上,赵菊冰形象的授课、生动的动作,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欢笑声。

赵菊冰的履历,和“教书育人”四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1999年,赵菊冰毕业于咸宁师专英语系后,分配在崇阳县青山镇青山中学教英语,后借调崇阳县白义高中任教,2004年调入现任学校崇阳县第一中学。

第一次走进课堂的那天,赵菊冰仍记忆深刻,简单办理入职手续之后,她很快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因刚到新环境、教学经验不足等,赵菊冰遇到了诸多困难,学生的不配合、同事的快节奏、教学的严要求……无一不给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施加了强大压力。

“当时只能多学多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主要通过研读课标、深挖教材、听课学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后来我把握教材和把控课堂的能力渐渐得到质的提升。”赵菊冰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菊冰不仅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因年轻活泼的性格,成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教师之一。“早操给我的桌上放小零食,分享他们的生活趣事……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学生,我的福气也太好了吧。” 赵菊冰欣喜回忆着,字里行间透露着满满的幸福感。和学生以朋友相处,是她处理师生关系的主要方式。

因材施教提升教学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引导他们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班里有个女孩叫小月,成绩优异,但英语并非她的强项。赵菊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起初,赵菊冰对该学生的印象是聪明但有些散漫,尤其是在书写方面,女孩的字迹潦草,显然没有下过功夫。赵菊冰意识到,要想让她有所突破,首先要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赵菊冰找来了几份作文试卷,其中一份字迹工整、内容平平,但得分却高于小月。当小月看到这份试卷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不服。赵菊冰趁机告诉她:“书写是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字迹工整不仅能提升卷面分,还能让老师更愿意仔细阅读你的内容。”这次触动让小月开始认真练字,短短几周,她的字迹就有了显著进步。

高考前一个月,小月再次找到赵菊冰,焦虑地说《高考说明》上的内容太多,她背不下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赵菊冰让小月把《高考说明》放在课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有空就读。而赵菊冰则每天检查小月的进度。

起初,小月感到压力很大,但在赵菊冰的陪伴和鼓励下,小月逐渐找到了节奏。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月最终完成了任务。“老师,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努力和惜时。”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小月以英语134分的成绩成为县高考状元。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赵菊冰有幸见证了一位高三女孩的蜕变历程,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德育的力量——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陪伴与引导,是静待花开的耐心与守候。

关爱点亮希望之光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赵菊冰深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而她的使命,就是用爱和耐心去发现并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在一所位于偏远山区的高中,赵菊冰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开学初,她便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孩子。

小明是班上的留守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几亩薄田,生活十分拮据。孩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成绩也总是垫底。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赵菊冰决定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在一个周末,赵菊冰来到了小明的家。那是一个破旧的小院,院子里杂草丛生,屋子里昏暗潮湿。孩子的奶奶正在厨房忙碌,看到老师来了,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儿,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赵菊冰和孩子的奶奶聊了起来,了解到小明从小就很懂事,放学后总是先做完家务,然后才开始写作业。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学习指导,加上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辅导资料,他的学习进度逐渐跟不上。

奶奶无奈地说:“孩子太可怜了,我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孩子的经历让赵菊冰深受触动,她意识到,孩子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困难,更多的是家庭环境和心理上的困境。赵菊冰决定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回到学校后,赵菊冰开始制定帮扶计划。首先,她联系了学校的资助办公室,为小明争取到了贫困生助学金,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还发动班里的同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让成绩优异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对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渐渐,小明的学习逐渐有了起色,他的脸上也开始露出笑容。小明的奶奶看到小明的变化,激动地说:“老师,谢谢您!孩子现在开朗多了,学习也认真了。”听到这些,她的心里充满了欣慰。

记者 陈希子


编辑:何珊

上一篇: 在传承中点亮梦想 记咸宁市第二小学优秀教师余彦
下一篇: 以育人的思维教数学——记优秀教师刘春芬的教育情怀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