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研是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专业力量。
11月27日,市教科院院长汪永富说,教科院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引领指导,为教学找准方向;二是研究服务,为课堂找好方法;三是创新供给,为教育提供方略。
引领指导,为教学找准方向
教科院的职能定位是“研究、引领、指导、服务”。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研何为?”这是近年来,市教科院一直、思考和作答的时代命题。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强调要“强化教研专业引领”,专业引领首先必须是时代、政策的引领,是思想、理念的引领,是方向的引领。
“魂在则本固,居高声自远。”市教科院院长汪永富认为,教研要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就必须“往高处站”,有望远镜意识,有世界眼光和未来思维,以最前沿的理论、最先进的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政策来指导工作。
引导,体现在“两个强化”上。
——强化时代政策引领。市教科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理解力,对党和国家重要政策,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和使命,“双减”工作的意义和落实等有深刻认识。
从2019年起,市教科院每年编印《主要教育政策文件资料汇编》,旨在站在时代的高处、政策的高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的逻辑和规律,强化“教”的使命,提升“研”的站位。
——强化课改理念引领。市教科院站在思想、观念的高处,强化课改理念引领。一次次学习中,教师们知晓了新课改是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倒逼”课程教学改革,是通过课程修订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一场场的探讨中,教师们懂得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普通高中)是融通课程、教学、考试、招生诸关键环节,通过高考综合改革、高中课程修订来共同推进落实。
一次次的交流中,教师们明白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依赖于高考综合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倒逼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两者共同推动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学校育人方式转变立足于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转型、管理机制创新。
在政策引领下“教研成就美好人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教师内心。在理念引领下, “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越来越触及学校内心。
全市教研成果越来越彰显教研实力。
2022年,在湖北省优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市推送的教学成果“破冰”,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实现从零到四的重大突破。其中,一项教学成果获评省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三项教学成果获评省级二等奖。
2023年,在湖北省首届基础教育“湖北好教研”成果展评活动中,我市报送的20项成果共有16项获奖。其中,有3项获得一等奖、9项获得二等奖、4项获得三等奖。
“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市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中的积极作为,为推动咸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汪永富说。
研究服务,为课堂找好办法
今年4月11日,在首届初中理化生教研节上,理化生学科教师合作,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魔术”盛宴,学生纷纷走上台,参与实验体验。老师们纷纷感叹:“原来教研还可以这样有趣。”
教研很有趣,是因为教研部门的核心工作是研究,研究是教研员立业、立身之本。
那么,新时代教研该如何转型?
市教科院副院长汪洋认为,新时代教研转型,需要教研员跳出学科微观教研的窠臼,树立广角镜的新意识,更多地关注宏观研究、重视中观研究。
宏观研究上,市教科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新目标,围绕实施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围绕国家、省、市规范办学行为的新要求,去研究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探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师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中观研究上,从关注“育分”转向全面“育人” ;从基于“传统”转向强化“引领” ;从关注“研教”转向更多关注“研学”;从基于“经验”转向更多基于“证据”;从凸显“个人”转向更加依靠“团队”。
——指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是新时代赋予教研员的核心使命。
市教科院把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学改革的“梦工厂”,把课堂作为主阵地,聚焦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组织学习,落实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主题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课堂新理念。
目前,全市有76个名师工作室,这些名师工作室通过“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方式积极探索,大力研讨研究智慧课堂、情境教学、问题式教学、跨学科教学、启发式教学,积极探索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突破路径,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
数据显示,近几年咸宁名师工作室参加湖北好课堂、一师一优课、精品课、微课比赛等,获国家、省、市级奖602节。
——脱离学校课堂教学的教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市教科院深入课堂、教师、学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课例、课程、课题、备考、作业、命题、学校办学等多方面研究。研究课标,做到“知向”;研究教材,做到“知书”;研究教学,做到“知法”;研究学生,做到“知学”;研究考试,做到“知考”。
教研员把研究做在课堂上,把论文和著作写在下校听课和工作实际中,共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84 篇,出版专著 8 部。近年来,市教科院还结合教研活动培训教师6万多人次,仅2022年,全院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培训各学科教师32964人次。
今年3月25日至4月19日,市教科院创新性地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首届教研活动月。26天,10000余名师生、教研专家、教研员参加了26场教研活动;26天,通过办节的方式,对全市上课备课等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展示,以研促教不断探索,全面提升学科教研水平。
创新供给,为教育提供方案
当好教育的“参谋员”,做好学校的“智囊团”,也是教科院的重要职责。
“我们围绕调研学情考情,提供精准参考;广泛开展调研,助力智慧决策;关切师德师风,树立典型楷模;关注重大问题,显示担当作为,开展工作。”汪永富说。
为了当好教育的“参谋员”,市教科院先后完成《咸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在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咸宁市特殊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咸宁市教联体调研报告》等考察报告、调研报告20多篇。这些考察调研形成的报告和意见,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起了参谋作用。
特别是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是群众关心的教育民生工程。市教科院2021年至2023年一直承担这两项工作,形成《咸宁市农村教学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关于推进咸宁市农村教学点撤销工作的情况汇报》等系列报告。
为了当好学校的“智囊团”,市教科院组织赴荆州市教科院交流,学习“四全视导”,并制订《咸宁市高中学校教学视导方案》,新视导方案实现“四变”:变单个学校为区域活动,变单一听课为全域视导,变请进来为送研上门,变“我视导什么,你要提供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指导什么”。
市教科院还成立了高中教学指导委员会,采取市县联合的创新模式,进行“带团队、带资源、带思考”的“三带”区域视导;建立教科研员“下沉一线”工作制度,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学校、直插教室的课堂工作法,赴多所学校开展“下沉听课”活动,开展“菜单式”“诊断式”“处方式”的教研。
当前,学校对美好教研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市教科院将加大教研供给力度。
在“咸宁好课堂”上用力,将提升课堂教学全要素研究力,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进,持之以恒地打造“咸宁好课堂”“湖北好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咸宁好教研”上发力,市教科院将实施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做实教研支撑,落实到行动当中。鼓励教研员多听课、评课、上课,教研员带头上示范课、评价课和研讨课,带头参与教研活动,多组织活动,发现、培养和选树校本教研典型。
在“咸宁好方案”上倾力,市教科院将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全面转化落地行动”,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由碎片化推进转向系统化建构,通过区域统筹、系统设计、数智赋能、教研改进等举措,推动国家课程方案的转化落地,探索区域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咸宁路径”。
(记者 甘青 通讯员 阮媛)
编辑:何珊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香报小记者招募开始啦!
:26日,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对咸宁名师工作室进行年度工作考评的通知》要求,组织专家团队对全市2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19年工...
近日, 2019年度“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正式公布,鄂南高中朱旋农老师榜上有名。据悉,该校专门制定了《鄂南高中名师工...
6月3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上,我市通报了2019年度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评选结果,市教育局申报的项目——名师工...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通讯员孙文英、朱丽春报道:近日,咸宁市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在鄂南高级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咸宁市教科院...
咸宁网讯通讯员姚志红报道:近日,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评审委员会专家网络评审和综合评议,我市黄新阶名师工作...
通过此次培训,大家明确了建立名师工作室的目标,掌握了建好名师工作室的方法,提振了建设好名师工作室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
咸宁网讯通讯员汪永富报道:12月5日—7日,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峰论坛暨“后疫情时代”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2020研...
通山,通通是山,在山区的201所学校, 90608名学生是如何跨越大山的阻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通山县教育局局长王定明说,经...
咸宁网讯记者王恬报道:2月18日, ,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人选名单》,该校语文教师程静成功入选,...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查生辉甘青他在教育战线奋斗了26年,连续8年参加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卷,先后在省级以上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