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和国庆节刚过,巧合的是,两节同时出现在10月1日这一天。天文专家表示,就21世纪而言,这种“巧合”仅出现4次,比较罕见。
中秋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闰月”。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我国目前同时使用公历(阳历)和夏历(农历)两种历法。
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个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既考虑到与太阳直接相关的阳历回归年,又考虑到与月亮位相变化的朔望月。1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积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超过1个月。
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古人采用“置闰”的方法,即在有的农历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
庚子鼠年为闰年,增加了一个“闰四月”。受“闰四月”影响,自此以后,庚子鼠年内的农历节日,如中秋节等,在阳历中的对应日期相较去年来说,都将向后推迟18天。
己亥猪年的中秋节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9年9月13日,因此,庚子鼠年的中秋节对应的阳历日期自然就落到2020年10月1日。
赵之珩说,中秋节和国庆节同时出现在10月1日这一天,在21世纪仅发生4次,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两次是2031年和2077年。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文化
明月几时有……在古诗词中读懂中秋。
中秋自然也最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古往今来咏月写中秋的名篇佳作车载斗量。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坡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过,大众不熟悉的是,苏轼吟咏中秋的作品远不止这一阕,还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围绕一个“凉”字,以凉风、明月、孤灯等意象凸显人生之悲凉。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则效仿屈子,不断发出天问:“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用一连串奇特的想象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织成一幅绮丽的画面。
女作家中喜以中秋为题的也不在少数。明代杭州才女梁孟昭是诗人,也是剧作家。有一年她人在异乡,节到中秋思乡情切,情不自禁提笔写下一首《中秋后三日寄怀》:“钱塘在哪厢,何方是故乡?空叫泪眼成凝望。”明明白白的乡愁,西风泪两行,又哪堪雨横风狂砧声响:“罗衣怯晚凉,西风送雨狂,砧声韵得人痴想。离居在远方,离居在远方。谁裁称体裳,寒衣欲寄谁赍往?”
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中秋帖》现收藏在故宫,中秋佳节也是书法家兴致大发的时候。
北宋大观四年(1110),宋徽宗赵佶在赏月过节时即兴写下七律《闰中秋月》:“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书写自然用的是他著名的瘦金体,笔画瘦挺秀润,婀娜舒展,腴润飘逸,气韵生动,不仅是赵佶的书法代表作,也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闰中秋月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的另一位书画大家米芾有一幅草书《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存世,又称《中秋诗帖》,是其在涟水军使任上,登临海岱楼,登高望远,有感而发:“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当然,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中秋帖非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王献之的草书《中秋帖》莫属。该帖又名《十二月帖》,书法古厚,点画柔婉而富于变化,墨彩鲜润而气韵贯通,气势雄浑磅礴奔放,又不失清雅净洁,透出晋人秀媚洒脱的时代特点。该帖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号为“三希”。
编辑:胡慧娟
上一篇:
气象专家辟谣“60年来最冷”
下一篇:
今年中秋最圆月有点“小”!最佳赏月时间是……
9月26日,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准备把做好的月饼送入烤箱。当日,浙江省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青年志愿者们与当地工...
中秋忆古时皇帝也吃自来红月饼“金风玉露共徘徊,为奉慈母特地来。事实上,皇帝的中秋节和民间百姓的并无不同,也要供月、赏...
手绘黄鹤楼图案的文创月饼□楚天都市报记者曹磊黄鹤楼、江汉关、归元寺等武汉地标跃然月饼之上,带着“武汉味”的节令食品正...
节前买来节后扔月饼如何走出浪费怪圈(养生杂谈)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
来源:中新网2020-09-09 15:50 大闸蟹醋爆珠月饼横空出世,立即成为爆品。”吃大闸蟹必须要蘸醋,吃大闸蟹月饼,也能一口蟹...
领队周舟拿起话筒给孩子们“开讲了”,她要求孩子们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鼓励孩子们完成今天的书画学习任务和手工任务,争取...
新华社上海9月28日电 题:消费热、旅游旺、文化浓——国庆中秋“超长”黄金周热点前瞻新华社记者陈爱平、罗鑫、余俊杰...
■张西武(临江)新年的阳光冲破雾霭,落在山坡上,落在雪地上,落在我的肩头。如今我们有了元旦和春节两个新年,在民间,元旦...
焦姣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不禁让人们对读书与赏月也慢慢生出些许联想:广寒清虚、琼楼玉宇、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