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咸宁创建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对策建议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4-08 09:34

湖北省社科专家咸宁行专家组

核心提示: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根据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统一部署,围绕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湖北社科专家市县行”咸宁调研组赴咸安、赤壁、嘉鱼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就加快建设咸宁长江流域宜居美丽的公园城市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创建公园城市为咸宁带来独特价值和发展机遇,同时也须认识到公园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建设战略,目前尚无完善的标准和成熟的经验。咸宁作为一个后发型中等城市,建设公园城市更是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多方发力,整体推进。

(一)深化公园城市的认识层次,构建大文旅康养产业经济发展体系

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公园体系的完善、生态环境的维护,而且是对城市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论认识,对城市建设更高层次的战略创新。

一是推动从“公园+产业”到“产业+公园”的建设模式转型。与成都、杭州等城市相比,咸宁建设公园城市最大弱势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故建设重点并非单纯优先打造公园体系,而重在转变经济组织方式、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应从着眼于公园体系规划建设的“公园+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着眼于产业规划布局的“产业+公园”建设模式,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有机融合,以大文旅康养产业为引领,完善科技与产业支撑体系,构建产业生态圈,形成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

二是重视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优建美公园城市,一方面是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应将生态资源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规划建设一大批功能性配套设施,植入文体旅商农业态,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大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资本,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市与乡村共融共生。

三是以公共产品供给为基础,发展壮大混合产品供给。在规划和建设绿地系统、公园系统、景观系统等过程中,应借鉴成都市“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发挥公共产品的两个效益,推动公共空间成为以生态为本底、多功能复合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创新场景。政府在前期集中更多财力进行非营利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引进与公园城市建设相关的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田园观光、美食体验等专业化市场主体进行商业化运营管理,提供丰富多元的混合产品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大力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

(二)抓好公园城市建设项目,瞄准战略性重大项目引领全面建设

将公园城市建设落到实处须落脚于具体的项目建设,应紧密结合咸宁实际,谋划好战略性引领项目,完善雁阵模型,提升单个项目在公园城市整体规划中的协同效率。

一是统筹大文旅产业项目规划。整合协调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项目建设,促进大文旅产业“一盘棋”布局,构建完整的项目体系和产业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文旅产业项目对接,以公共项目刺激需求、拉动消费,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二是共同开发“斧头湖新城”(暂定名),谋划与武汉对接的战略性框架。联合武汉市政府共同启动省级新区“斧头湖新城”的规划立项和政策研究,规划范围可涵盖幕阜山、梓山湖、西凉湖、嘉鱼潘家湾(华夏产业新城)及江夏等区域。在创建幕阜山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同时,全面推进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统筹好环斧头湖区域“三生”空间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乡村文旅康养产业,建成一批文旅特色小镇。

三是以羊楼洞文化小镇为引领,完善雁阵模型。羊楼洞万里茶路小镇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羊楼洞万里茶道项目的开发,对于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著名品牌、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等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建议考虑将其优质文化资源转变为知名IP,并作为重大项目进行建设,以求实现战略突围、带动咸宁公园城市整体建设。

(三)明确公园城市规划先后秩序,结合“十四五”规划做好整体研究和部署

按照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规划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其中规划纲要居于规划体系最上位,是其他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不仅仅着眼于公园体系建设规划及专项规划,而且要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部署,将公园城市建设与咸宁“十四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发展规划深度融合,加快完善规划体系。

一是做好“十四五”公园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研究。咸宁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应与咸宁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内容紧密结合,公园城市各项目建设及行动计划应和“十四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同推进。

二是推进省级文化旅游新区“斧头湖新城”战略性规划。谋划与武汉市“十四五”对话合作机制,对接武汉产业转移需求,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共同研究规划省级新区“斧头湖新城”,合力申报设立省级文化旅游新区,打造城市新名片。

三是高水准、大格局规划羊楼洞万里茶路小镇。指导卓尔集团编制羊楼洞万里茶路小镇规划,将新镇规划与古镇相融合,将古街游线、新街游线和后山游线形成整体设计,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创客街区形成流量引擎,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核心品牌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万里茶道的“茶”文章,与国际需求接轨,寻找中国茶文化与国外生活方式的平衡点与契合点,提升羊楼洞国际知名度。

(四)突出公园城市制度创新,建立咸宁区域政策的比较优势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战略创新和重大项目引领,还需通过制度创新,使各方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充分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一是支持建设咸宁文化旅游信息管理平台,支持赤壁市实施文化旅游消费政策(2019-2025)试点。建立文化旅游信息平台,连通文化与旅游产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文化企业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鼓励引导文化消费,借鉴武汉市等创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经验,创新文化消费补贴方式,健全培育和扩大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探索开展城乡居民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刺激带动居民文化消费。

二是搭建咸宁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加大文化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构建政策、平台、项目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建设咸宁市级、赤壁市级二级金融平台试点,用好省县域经济发展基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擎,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对文旅产业的融资比例,切实加大对小微文创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三是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营造两大“注意力资源”。咸宁作为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还缺少“注意力资源”这一信息时代的核心资源,须策划高注意力品牌项目或品牌活动。建议借力“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咸宁文化资源赋值,重点打造两大“注意力资源”——筹办中国砖茶茶产业博览会和“中国村长文化发展论坛”,营造高知名度文化品牌。

四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筹建“一城一镇”旅游经济特区。设置“一城”,即市级派出机构省级新区“幕阜新城”,借鉴武汉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建议由咸宁市与武汉市共建共管。设置“一镇”,即羊楼洞万里茶路小镇,由咸宁市与赤壁市共建共管。创新“一城一镇”管理模式,其行政机制采取“景政合一”,内部机构设置采取“党政合一”,这样可有效避免职能部门的交叉管理,减少行政摩擦,集中行政力量,提升协作开发效率。

五是创设新的协调机构。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战略工程,党委政府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可借鉴学习成都做法,整合职能,组建咸宁公园城市建设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市县(市、区)联动机制。谋划建立公园城市建设新的协作机制,如与自然及国土资源相关各部门协作构建的生态保护及用地机制、与新经济新动能相关各部门协作构建的产业发展机制、与人居活动相关各部门协作构建的文化创新机制等,加强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发改、城管、交通、水利、林业、生态环境、文旅、财政等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形成系统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五)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与公园深度融合

一是对外承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避免承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在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背景下,抓住承接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立足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布局积极谋划推动本地产业发展。推进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培育绿色、智慧、高效物流产业,围绕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传承发展长江文化、培育长江旅游产业,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移化平台,引进省内外重点应用科技成果来咸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在产业上建设全面开放的大格局,主动融入高质量的发展产业,进一步明晰产业布局和承接重点,杜绝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

二是对内改造现有产业,关停并转部分产业,使其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解决产能过剩,关停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以创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生产升级换代;以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营销升级换代;以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管理升级换代;以做好上下结合,形成产业集群;以兼并重组,走协同发展的价值链之路;以融合发展,走传统产业转型之路。促进冶金建材、森工造纸、机电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家级智能机电传新产业集群试点,支持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华夏产业新城,金融信息港,官桥新材料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产业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融入“公园+产业”理念,促进产业与公园深度融合。办厂先绿化、加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重点排污企业实现工业“零排放”,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的社会效应,培育壮大绿色产能的聚集力和绿色生态经济规模,提高品牌效应上创新力和带动性,起到聚集要素、吸引人才、吸附资源的作用。实现产业发展更“绿”、更“新”、更“高”,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产业分布格局。全面推进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为着力点,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一批业态多元的生态旅游文化功能区;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华中医养结合样板区;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以云母等电器绝缘材料、再生材料绿色建材等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六)高质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好农业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离不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 “四好农村路”、“美丽农村路”,到2020年全市完成1500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巩固和提升农村路网生命防护工程,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乡村内部道路建设。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工程,通过净化水质,保护地下水资源。着力完成拆除农村破旧危房任务,有序推进农村危旧房、破旧闲置房拆迁改造,完成现有存量危房改造任务。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互联网、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64个行政村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加快农村燃气管线建设。构建基础设施长效管护运行机制,鼓励将管护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起来,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两湖四河”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顺利验收。与“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起来,创新“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处理一体推进模式,全面完成新建、改建厕所6.9万座,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市902个行政村全达标,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90公里入户管网建设。实施“百村引领、千村共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建成60个美丽乡村,新启动65个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3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治”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六大专项行动”。

三是发展壮大美好农业,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提高农业观赏价值。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建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观光农业,推进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态等科学理念,以乡村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以休闲商业为配套,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以高品质服务为保障,进行综合开发。可以结合农业特色、田园文化打造多具风格的休闲农业项目。打造具有整洁完善独具风貌特色的田园社区,完善的居住区及服务配套是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构建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调研人员名单:安向荣、傅才武、黄永明、陈波、胡继亮、胡俊超、彭心睿、余佳、陈芳、陈弘、郑福汉、吴学明)


编辑:hefan

上一篇: 疫情呼唤政府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
下一篇: 农村商业银行要做好抗疫春耕支农服务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