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把咸宁打造成为全域养老公园,主要基于“三个高度契合”。一是打造养老公园与我市良好的生态颜值、丰富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我市正在推进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高度契合。二是打造养老公园与新时代老年人追求的环境优良、设施优享、服务优质、便利自主的公园式养老新理念和老年人“康”“乐”核心需求高度契合。三是打造养老公园与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顺应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势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康养产业,让百万老人在咸宁养老”的要求高度契合。
一、从“门庭冷落”的尴尬,看咸宁养老服务业的不足
2016年咸宁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9年入选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市场的“人气”却不高,面临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养老项目招商成功率低、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低的尴尬处境,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1.养老行业前景看好,近景艰难。养老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将是巨大的产业蓝海。但是受传统观念和老人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绝大多数养老机构经营困难。
2.咸宁养老“家景”虽好,“家境”艰难。咸宁是公认的宜居宜养之地,但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设施配套、市场主体、服务队伍以及产业配套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人支付能力不足。依据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标准和养老金“一高一低”的实际,老人要想住中等条件的养老院需将近一个月的养老金全部交给养老机构用于养老;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如果需要请护工上门护理,按照我市社平工资4500元左右的标准,一般家庭更是难以承担。
二是政策支持不足。我市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助餐补贴、家庭养老等还没有支持政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保定点资质的申办、医保异地直接结算给老人带来诸多不便;高龄津贴、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等老年人福利政策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等。
三是养老服务水平不高。全市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档次不高;专业护理人员匮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四是城市适老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城市适老设施匮乏,没有充分把“适老性”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进行统筹谋划;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实际上只适合年轻态群体,缺乏养老服务配套,有的虽然打的是养老或康养地产旗号,但概念居多,落地较少。
二、突出“康”“乐”特色,展咸宁“养老公园”魅力
2019年底,我市总人口305.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48.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5.8%。2016年以来,我市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约1%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2年达到55万以上。要实现“百万老人在咸宁养老”,单靠“内生”是不足以支撑的,还需依托咸宁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扩大“朋友圈”。如何让广大老年群体到咸宁“来得了、留得下”?这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咸宁与老人之间的契合点,而且这个契合点必须具有独特性。
(一)“康”“乐”正逐渐成为老年人核心需求
5月份,我们会同厦门智宇孝老集团咸宁孝心养老服务中心对咸安区金叶社区、学府社区、南昌路社区、凤凰社区等几个老人较多的小区随机有效走访调查了730名居家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三个大类的服务需求问卷中,老人选择“需要”的占比分别达71%、80%和83%。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健康养生和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健康、快乐逐渐成为老年人的核心关注。
(二)咸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宜“康”“乐”
且不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温泉正合老人“康”“乐”胃口,更有那品种丰富的农林水产品和中草药,类型多样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以及乡村田园体验设施,日渐完善的医疗服务设施,加上正在实施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各种配套,都能给老人带来极好的“康”“乐”体验。将咸宁全域打造成康乐型“养老公园”,让来咸老人在环境优良、设施优享、服务优质、便利自主的“公园”里养老,游出健康、吃出健康、泡出健康、住出健康、长时间保持健康,享受生活便利之乐、活动多样之乐、精神丰富之乐、价值体现之乐,咸宁就一定能够成为老年人养生养老的理想之地、向往之地!
三、做足“融”“通”文章,促咸宁“养老公园”建设
除了要解决百万老人“来得了、留得下”的问题,我们还要着力解决“消费得起、消费得好”的问题。因此,咸宁要打造全域养老公园,必须做足“融”“通”文章。“融”是融合,就是要推进城市功能融合、服务体系融合、关联产业融合;“通”是打通,就是要打通养老政策支持体系。
(一)推进“三个融合”
1.推进城市功能融合。在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各种城市建设项目中,要优先考虑适老化设施配套,尤其要规划好适合老年人的步行通道、游憩休息、文体活动、安全指引、公共厕所、无障碍通道等一系列适老设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方便,在我们的城市之中营造浓厚的爱老敬老氛围。要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建设一批社区康乐驿站,打造一批康乐小区、康乐社区,开办一批香城康乐食堂、香城康乐活动中心等,让康乐充满整个城市。
2.推进为老服务体系融合。一是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专业养老机构,推进机构社区化和社区机构化。鼓励有实力、有经验的养老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业,兴办面向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实行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二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探索成立咸宁养老服务集团,整合公办养老机构资产,实施区域集中、分类供养、社会化服务,推进托底和代养融合,把农村福利院打造成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效益。
3.推进养老关联产业融合。养老服务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地产、老年用品、养老金融、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家政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推动与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融合,实现养老产业链的构建,既可丰富养老服务业态,形成覆盖领域广、提供服务多的产业新业态,又能在融合中相互促进,体现协同效应,提升经济效益。结合我市实际,重点推进养老产业与以下相关产业融合。
一是推进养老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依托我市中医、中药和温泉资源优势,重点加强中医保健和中医理疗、温泉养生与养老的融合。引进国内外健康养老领军企业,鼓励我市中医医院、温泉项目以及养老机构优化重组,盘活存量资源,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养老企业集团,通过提供优质的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来打造咸宁康养品牌。
二是推进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主动对接老年人需求,调整、开发一批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制定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老人来咸旅游,让咸宁成为老年人旅居、旅行、疗养的首选地。
三是推进养老产业与房地产业融合。必须让标示为养老地产的房地产企业真正落实养老服务;推进其它地产配置好养老服务设施,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四是推进养老产业与农业融合。鼓励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集约使用,以租赁等方式整合农村闲置住房,建设集生态观光、健康农产品消费、果蔬采摘、特色农业体验和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田园养老综合体。
五是推进养老产业与加工制造业融合。据预测,到2025年,老年食品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市场广阔。要依托高新区和已落户高新区的甲子商城等相关养老企业,加大政策支持,推动老年食品用品的加工、生产和流通,建设老年食品用品产业园,把我市建成老年食品用品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
六是推进养老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平台建设和线上线下融合,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科技,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服务。
七是推进养老产业与教育产业融合。积极拓展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产品和培训课程。依托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咸宁职教集团等,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引进专业养老护理教育机构和专业养老机构来我市设置护工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咸宁养老服务人才高地。
八是推进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不断完善城乡老年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器材,引导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带动体育市场消费;配套建设老年健身活动场馆,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老年运动项目;举办各种老年运动赛事和论坛活动,积极申办承办全国性、全省性老年体育赛事、论坛,形成咸宁老年人体育运动品牌。
(二)打通三类政策
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尽快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当前,必须着力打通三类政策。
1.打通咸宁市内老龄政策。着力打通多层次养老保险、养老普惠金融、老年人医疗保障、长期护理险和老年助餐补贴、家庭养老等一系列老年人福利支持政策,尤其是要尽快建立针对低收入家庭的长期护理保险等支持政策,适当提高高龄津贴、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人补贴标准,不断增强老人支付能力。
2.打通咸宁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支持包,在建设运营、用地用房、税费、公用事业收费优惠、融资、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养老关联企业更大支持和激励,全方位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
3.打通城市间老龄政策壁垒。在进一步完善医保、长护险政策基础上,打通武汉城市圈及其他周边城市间有关政策壁垒,实现异地支付;要制定更加实在的老年优待政策,逐步将老年优待政策扩大到武汉城市圈乃至全国的老年群体。
(三)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打造全域养老公园,落实“推进三个融合、打通三类政策”的思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着力谋划并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
1.实施城市适老空间计划。规划、住建牵部门头,城管、卫健、民政、文旅、体育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商场、医院、酒店、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楼宇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
2.实施社区长者康乐驿站计划。民政部门牵头,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康乐驿站、康乐食堂等为老服务设施。
3.建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加快建成市区一体、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4.组建咸宁康养服务集团。以市城发集团为主体,依托市社会福利中心,整合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适当整合温泉酒店、中医养生及相关旅游资源,组建咸宁康养服务集团,打造成既能保障基础、又能辐射带动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
5.实施养老服务“四化”工程。积极支持“健康久久”、“康泰”等养老服务企业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品牌化。
6.引进、实施一批康养项目。组建康养项目招商专班,加大专业养老机构、老年用品企业、康养小镇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优质康养项目落地。
7.实施养老服务专业教育计划。推动我市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引进一批专业护工培训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8.实施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着力推进养老服务护理管理人员和老人家属护理技能培训,培训百名院长、千名护工、万名孝子。
9.建设老年食品用品产业园。建设老年食品用品孵化园,以此为基础,加大老年食品用品研发和企业招商,逐步形成产业园区。
10.举办老年人运动赛事及康养论坛。体育、卫健、文旅、民政等部门积极作为,承办或主办相关赛事活动,努力办成永久会址或活动品牌。
11.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医保部门牵头,积极推进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早日形成社保和商业保险结合,覆盖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养老支付能力。
12.出台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从完善老年人福利保障、支持养老企业发展、规范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区域联动等方面制定一揽子发展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以咸宁为圆心,以1小时车程为半径画圆,所覆盖人口为1亿左右;以3小时车程为半径画圆,所覆盖人口达到6亿左右。按我国2019年18.1%的老龄化率测算,其中老人分别达到1800万和1亿以上,这些老人都是到咸宁养老的潜在对象。只要我们突出“康”“乐”主题,做足“融”“通”文章,咸宁“养老公园”就一定会焕发出无限魅力,这些“潜在对象”就会成为“现实对象”,“百万老人在咸养老”的愿景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市民政局局长 陈红卫)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金融支持咸宁砖茶特色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下一篇:
加快咸宁高质量发展的四种可能路径
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近日,老年人被数字时代“抛弃”的新闻,频频登上了热搜。在董登新...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贾真、通讯员 李艳梅报道:7日,市政府召开“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介绍与探讨”座谈会,商讨智慧养...
对于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等问题,吕建中建议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机械等,通过打造数...
在泰康商业模式的富足闭环中,泰康资产至关重要。目前泰康资产的企业年金管理规模稳居市场首位,同时,截至2019年底,全国29...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
“大健康产业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生命周期的全部运动过程。”在围绕大健康产业话题讨论时,阚远全委员表示,大健...
“我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应该像高速公路收费站一样,有个绿色通道。针对这一情况,有的地方专门开辟“无健康码绿色通道”。”...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毛亚轩)冬日的咸宁,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示范区依托斧头湖世界级湖区建设,结合丰富的滨湖...
针对家政业从业人员供给不足,人员素质、技能与消费者需求差距大等问题, “南粤家政”工程推出22项具体举措,全面推动家政服...
低保家庭的幸福变迁讲述人:谢桂香(咸安浮山办事处双龙社区居民)1980年,我和丈夫经人介绍认识结了婚。福利院里的养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