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力共同缔造 —— 通城县北港镇“共同缔造”调研案例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11 09:4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在共同缔造理念中,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持续深入加强治理。

一、背景信息

2022年9月,湖北在全省启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汇聚最大治理合力,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共同缔造的重要环节,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又能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相促进。

二、主要做法

2023年5月25日,北港镇以“聚力共同缔造·共建靓丽北港”为主题,围绕推动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组织全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五进促五共”活动。活动过程中许多村民反映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现象,人大代表将该问题反映至北港镇人大主席团后,经研判交由本级政府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北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共同缔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强化重点攻坚、长效管护,组织镇人大代表率先垂范,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优化群众安心居、村庄处处美的村容村貌,营造洁净优美、文明有序的居住环境。围绕农村环境整治、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实地察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力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人大代表上门宣传,充分发挥北港镇人大代表自觉能动性以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深入农户,宣传提升人居环境的意义和利弊,让群众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引导群众不乱搭乱建、不乱堆乱放、不乱排乱倒,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立足实际,推动全域治理

自2023年4月以来,北港镇每周五组织镇机关及镇直部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各村(社区)党员干部、镇人大代表、全镇志愿者、村(居)民以及北港中小学校师生开展“万人洁城”活动,对道路、村湾、特别是河道开展清洁活动。夏季北港镇庄湘线大道两旁杂草迅猛生长,遮挡了公路安防设施,影响了路容路貌和过往车辆通行安全。北港镇枫树村为改善公路两旁的环境,消除村路安全隐患,迅速组织本村村干部、人大代表、人居环境管理员、志愿者开展村路清理除草活动,人居环境管理人员负责用专业除草设备对大片区域的杂草进行割除清扫,随后将处理的杂草集中转运,并将道路清扫干净,共同营造“畅、安、绿、美”的路域环境。同时为加强河道环境卫生的管理,在清洁河道时利用火钳等工具清理河岸垃圾,碰到某些无法使用工具彻底处理干净的杂物、垃圾,就直接徒手捞起,集中清理。人大代表和志愿者们向过路的行人与周围农户分发宣传手册,普及关于河道的保护知识,引导广大村(居)民关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问题。

(三)强化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建章立制。为了全面贯彻“为人民、为发展、高站位、高标准、全覆盖、全时段、严考核、严奖惩”的综合管理总要求,北港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2023年人居环境卫生考评方案》,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靓”,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和谐文明”的整体形象。同时,成立了环境卫生考核评估专班,每周对各村(社区)、环境服务公司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拍照取证、记录收集问题信息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扣分,每周的考核情况纳入年终环境卫生考评,并实行奖惩机制。还采取“日巡查、周评比、月通报”方式,助推工作共同进步,提质增效。7月份以来,通过环境卫生巡查专班日常巡查发现问题35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要将路、街、巷整治保洁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小组,对照标准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确保整治、保洁效果常态化、长效化。

(四)强化监督,推动履职尽责

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不定期走访调研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监督促整治,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镇政府,并要求问题所在社区和村举一反三,全面梳理、限期整改。同时在督查中,人大代表以“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办,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办”为原则,收集群众对环境卫生的整改意见建议,围绕“沟边、路边、田边、墙边、屋边”,镇村干部、人大代表们深入村头巷尾,扑下身子,与村民们一起践行“码整齐、扫干净、清死角”的号召,全方位排查整治环境问题点位。经过环境卫生周评比后,村居环境呈现出“房前屋后敞亮了、垃圾堆减少了、小广告不见了、污水恶臭没有了、空气更加清新了”的美丽蜕变。今年以来,北港镇共组织镇村干部、下沉党员、人大代表、人居环境管理员以及群众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8200余人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950余吨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声出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其广泛参与是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的关键。一些居民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认识,主动性不强,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甚至个别群众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因此成了环境整治工作的旁观者、局外人。二是部分群众自觉性还较弱。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认可度高,但参与度不高,部分地方甚至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虽然大部分村庄通过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了村民主体责任,但是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焚烧秸秆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机制不完善。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运营机制缺失。部分村(社区)满足于一般性管理,缺乏长效管护制度。二是示范引导不够。缺乏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有效方法,引导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农民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三是基础保障还有所欠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村庄自身无力承担清洁乡村活动的经费投入,无足够的资金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及后期维护,农村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出现反复。同时,一些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专业性还不够强,参与整治能力有限。

四、处理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实要求和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把省、市、县的工作要求贯彻好、落实好。一要加大宣传,激发农民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强化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动员群众自己动手、亲自参与,让村民们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切实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二要落实责任。各级政府是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农民群众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农村党员带动示范作用。三要因村施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村情,区别对待,遵循“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原则,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巩固成果,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建章立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管理办法,明确乡镇村居、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引导村居建立乡规民约,推动长效管护。健全垃圾转运保洁机制。环境整治包括垃圾治理、厕所改建和污水处理等多个方面,在建立村庄保洁机制、垃圾清运处理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长效机制的同时,建议全覆盖开展“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清运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常态化长效保障;二是强化检查考核。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美丽乡村创建等列入部门、乡镇村居和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强化投入保障。整合涉农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县财政给予一定配套;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共同缔造”理念可以融入到每一项农村具体工作中,“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要把群众的意识提上来,观念改过来,上下一心,共同谋划,这样农村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接下来,通城人大将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理念,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身体力行作表率,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社会共建、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黎逢世 李颖智 作者单位:通城县北港镇人大主席团) 


编辑:hefan

上一篇: 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