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11 09:47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在江苏考察时,都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韵。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度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强大的文明力量和文化支撑。

把握连续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历史智慧

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于自身国情,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具有绵延不断的蓬勃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历史智慧,在中华大地传承不绝,能够极大地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把握创新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有很多强调创新的内容,如“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中华民族总是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改革精神,不断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力。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既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也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生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思想理念不断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把握统一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磅礴力量

中华儿女格外重视国家的统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始终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情结。

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内在规定,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开创的,也必须在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中继续向前推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一统”等思想理念不断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把握包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富养分

历史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相互包容、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同时,中华文明以开放胸怀与其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既繁荣发展了自身,也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不同文明应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不能在孤立封闭中实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容,德乃大”“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不断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为其提供丰富养分,使中国式现代化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向前推进。

把握和平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交往之道

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和为贵。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不同于充满暴力、侵略和掠夺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追求和平、和合、和睦、和谐,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不断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钟君  原载《经济日报》) 


编辑:hefan

上一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力共同缔造 —— 通城县北港镇“共同缔造”调研案例
下一篇: 抓好“关键点”,破解学用“两张皮”问题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