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11 09:4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条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通山包坨是咸宁市的一张特色美食名片,是华中地区饮食文化优秀品牌,也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包坨产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品牌唯一,全国仅通山县有包坨,其他省市县均未有以红薯为主要原料的同类产品。二是用料讲究,所选用原材料和调料均选用国内上等原产地材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在制作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三是工艺细密,制作过程采用传统工艺,在高效制作的同时保留着地方文化和传统特色。四是创新发展,随着通山包坨机的研发,传统产业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包坨可通过冷链物流快速地发往全国各地。咸宁人民用勤劳朴实的身影,诠释着包坨质朴无华的内涵,也提升了咸宁美食文化的地方形象。我们要以小包坨撬动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政府搭台唱戏。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合适的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爱心助农”文章,在市场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联合电商平台、专家团队、邮政快递、大数据管理联合共奏“服务曲”,给包坨产业发展赋予更多销售渠道、技术支撑和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以包坨产业为核心促进种植业、食品加工业、文化产业、服务业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功能,多向助农增收致富。加强产品监管。将食品质量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完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多措并举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坚决守牢质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重大质量安全风险。

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挖掘传统文化。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我们要挖掘通山县通山包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传承其尊崇自然、顺应时节的传统观念,传承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食用方式,提高通山县通山包坨的美食文化价值,把名小吃变成大产业。加大创新开发。传承不是守旧,我们在保持传统的包坨工艺基础上,对包坨手艺进行革新改良,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装备和设计水平,以顺应时代变迁和人们需求的改变。助力人才培养。成立通山包坨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包坨制作的培训工作,聘请包坨专业技师任课,编制专门教材,与包坨经营店联合建立专门的实习场所,无论群众和外地加盟学员均可做到随到随学。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对一些热门店进行扶持,申请专卖店,加快其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

处理好“鼓”与“呼”的关系。做好宣传推介。突破地域限制,大力宣传推广美食文化,用电影、戏剧和微信、抖音等新兴社交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如参考“舌尖上的中国”去对美食追根溯源,还可开展一些诗歌比赛、摄影比赛等特色活动,提升通山包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特色品牌。鼓励地方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主引擎作用,按照市场需求塑造专业品牌。从经营管理方法入手,做好管理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拓展,不断地向现代化标准化改良,建立科学管理的体制,进行多元化销售。树立典型带动。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可以从沙县小吃、逍遥镇胡辣汤学起,学习规范化管理,围绕一个金字招牌,进行产业升级,规范运作,提升包坨品牌的高知晓度、高赞扬度、高市场占据率。

(王成林 作者单位:咸宁市委党校) 


编辑:hefan

上一篇: 金土皓:宅兹中国 宅道中华
下一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力共同缔造 —— 通城县北港镇“共同缔造”调研案例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