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面窝就是我们咸宁孩子过早的“标配”,那个时候,面窝大多是五毛钱一个,炸得酥脆,吃完还想吃。面窝既能饱肚充饥,又软脆兼备,价廉物美,的确是一种别具地方特色的大众食品。
虽然名为“面窝”,其实它的原料并非面粉,而是用大米、黄豆按比例浸泡磨浆,混合炸制而成的食品。
面窝的特点是四周厚而中间薄,成一个小洞,形状呈凹状,除了“米面窝”外,还有“豌豆面窝”“红薯面窝”“苕面窝”,每种面窝,尽管风味不同,香味实在诱人。油炸时油温不宜太高,操作快速,变黄色即可。
以前,面窝通常在咸宁人吃早餐“过早”时提供,后来,也作为主食,被搬上了中餐或晚餐的饭桌。
面窝的历史悠久,据说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正街附近,有个叫昌智仁的师傅,他将大米、糯米和黄豆泡上一个晚上,将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黄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浆。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的盐、小葱末和姜末,搅拌均匀。锅中油热后,用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在底部撒些芝麻,再舀勺米浆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放入锅中炸,并将中间的孔用勺扒开。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
当时,人们觉得这种新食物外形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颇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
吃面窝过早的好处之一,是极为方便。
孩子们用家长给的过早钱,买上两个,用竹签串起来,边走边吃,不会耽误上学时间。
而且,面窝是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变形”的。比较喜欢脆脆口感的人,可以炸“薄”面窝,就是让师傅把面浆少放点,把整个面窝都炸成酥脆的薄饼,用来蘸着米粉汤汁吃,真是唇齿留香。
如果是小朋友或者牙口不太好的人,也可以要求只做外圈,炸完看起来就像个“呼啦圈”,圆胖可爱,吃起来香酥可口。
(记者 陈希子)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