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激发着城市活力,体现着城市品格。近年来,我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文化大发展机遇,注重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入手,积极发挥品牌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近日,我市“香城大舞台”创建工作通过验收,这是我市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眼一笔。
“香城大舞台”获广泛好评
自1995年开始,咸宁市举办“广场纳凉晚会”、“广场大家乐”、“广场周周乐”、“党员干部职工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逐渐打造为“一个品牌,十种形式,百个示范点,千支团队,万人参与,全民乐享”的创新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香城大舞台”。
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近日,湖北省文旅厅检查组莅临我市开展“香城大舞台”示范项目创建验收检查。
当天,检查组实地查看市非遗展示馆、市群艺馆、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咸安区高桥镇“乡村舞台”,听取了我市“香城大舞台”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汇报,查阅创建台账资料,对我市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检查组对我市“香城大舞台”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咸宁在城乡文化联盟等方面,形式内容新颖,尤其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档次高、设备配置规格高、场馆阵地利用率高、文化惠民的效率高,达到了示范项目的预期效果和目的。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导专家、河南省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玉琦认为,咸宁市通过示范项目创建,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达到90%,非常难得。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导专家来其发表示,咸宁市用“香城大舞台”一个项目的创新驱动,促进了一个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一个品牌、十种机制、百个生产点、千人配合、万人参与,体现了公共文化围绕群众做工作的思想和要求。“香城大舞台”的“三个标准”、城乡文化联盟和党委政府的保障机制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咸宁市“香城大舞台”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属于优秀等次!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
2018年4月,“香城大舞台”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3年来,我市以示范项目创建为抓手,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破解文化设施建设短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人才匮乏等突出难题,制定了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从制度保障、设施布局、队伍建设、服务创新、特色品牌等方面全面发力,用一个示范项目的创新实践,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提升、大跨越。
示范创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抓手。我市以“香城大舞台”国家示范项目和嘉鱼、崇阳、咸安3个省级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镇文化站所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乡两级年度考核内容。不断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激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建工作取得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嘉鱼、崇阳通过验收并获得省政府授牌。
针对文化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市文旅部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加快推进文化实施建设。
咸宁市文化中心、香城书房、李邕书画院暨咸宁市美术馆、咸宁市非遗馆、相山书院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县(市、区)“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1136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级71个,村、社区级1065个),于2018年实现100%挂牌,新建、改扩建基层文体广场3600余个,新建一批百姓舞台、文化礼堂、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文化俱乐部、文化中心户,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文化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吴玉琦建议,要创新长效发展机制,将项目后续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常态化运作;进一步加大创作力度,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搅活基层文艺“一池春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活跃基层部队的文化生活,需要拓宽思路、创新形式。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我市以第七届“香城大舞台”为载体,举办“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快闪、国庆主题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咸宁考古四十年成果展、山水咸宁美术展等20余场大型展览。
坚持“有戏才有戏”,我市把文艺精品创作作为“源头活水”,持续召开创作研讨会,制定《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楚剧《新凤还巢》、《拆围》入选第七届楚剧艺术节,提琴戏《一钱斩吏》入选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展演。广场舞《风火赤壁》、山歌《栽禾鼓》、簰洲说唱《一片丹心》入选2019年全省群众文艺展演,4幅美术作品入选湖北省“荆楚回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画院优秀作品双年展”;市新时代文艺中心编排创作《舞动咸宁》系列MV10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3次。创作咸宁风情歌舞剧《唱山唱水唱生活》、情景剧《乐游咸宁》等剧目,开展文化进景区演出近百场,通过文艺的形式助力咸宁旅游。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法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每年开展送戏下乡1400多场,戏曲进校园近600场,文化活动数量更多、质量更优、覆盖面更广、群众参与更积极,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此外,全市新增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事业编制岗位71个、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置2名以上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置至少1名兼职人员,破解乡镇长期缺乏文化管理服务人才的突出问题,走在全省前列。培育地方文艺骨干,“五馆同育”文化人才项目被评为2020年度全市人才工作“一等奖”。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魏张昕)
编辑:实习账户2
上一篇:
咸宁大竹山和龙凤山
下一篇:
咸安举办“孝道”文化宣讲
日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名单,赤壁市成功入围。至此,我市创建省级示范区...
【法眼观】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如何人人可及——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不久前,在广东东...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通讯员张浩近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上,我市2019年度人才工作创新项目评选结果揭晓...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朱亚平报道:近日,为做好文化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展现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我市“香城...
咸宁网讯 记者陈希子、通讯员张燕报道:5月11日,咸安区群艺馆文化志愿者桂香艺术团在咸安区体育中心举办了“颂党恩、听党话...
近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 2021年,市文旅局将围绕打造“文化强市”和全国旅居康养旅游胜地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咸宁网讯通讯员方文仁报道:2月1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第四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名单。据了解,省级示范...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伍伟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人之血脉,让古今交融,融城乡一体,彰显城市“...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亚平图/记者陈红菊通讯员余娜魏张昕近日,我市“香城大舞台”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
6月14日,市民经过体温检测、扫健康码后进入湖北省图书馆。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新华社武汉6月14日电(记者喻珮)根据湖北省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