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金顶挑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一块平平无奇的木料,经过手艺人的精雕细刻、耐心打磨后,便能华丽变身为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这就是木雕。
通山木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素有木上“刺绣”、画中戏的美誉。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型的荆楚特色,并以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
12月20日,记者走进通山县非遗馆,一件精工雕镂的木雕作品“看橱”引人驻足,楼台亭阁玲珑剔透,绽放的花朵,灵动的神兽,细节栩栩如生。
通山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成希介绍,这件“看橱”雕饰有98组图案、86个人物,展现“三顾茅庐”“太白醉酒”“黛玉葬花”等多个民间戏曲、历史典故。
通山木雕,是中国民间木雕流派之一。其雕刻用材取自当地,在雕刻技法上以浮雕为主,利用材料本身纹理色彩的处理手段构成独特的技艺体系;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作品包含木制古建筑及建筑装饰木雕、木雕家具和日常用品装饰木雕、陈设欣赏装饰木雕等。
“通山木雕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保留原木天然纹理和色泽,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通山的古民居、祠堂、戏台、家具大量用到木雕。”成希说,通山木雕历经制图、选料、粘贴图纸、打坯、细工雕刻、修光打磨、打蜡7道基本工序,用到大小、弧度不等的刻刀多达60种,包含线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完成一件通山木雕作品往往以月计时,甚至以年计时。
在成希的工作室里,木屑纷落,凿木声中,印有崭新图案的通山木雕正一刀刀变得清晰。作为年轻一代通山木雕传承人,成希正探索引入数字技术,促进通山木雕传承发展,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爱通山木雕。在成希的悉心指导下,通山县职教中心学生的木雕项目“神雕小侠”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湖北复赛中摘得金奖,成为湖北省唯一晋级国赛的中职项目。
通山木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熊应华,深耕木雕55年,他熟练掌握通山木雕传统的圆雕、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等各种雕刻技法,尤其擅长将镂空雕和深浮雕相结合,雕刻的人物造型鲜活、逼真,服饰细腻,纹理自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熊应华将各种戏曲人物故事融进木雕工艺品之中。他刀下的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草虫、风景、器物、几何纹等各种图案都构思精巧,形神皆备,令人拍案叫绝。几十年间,由熊应华亲自授艺的徒弟达60多人。
“寻得一块好木料,并将其雕琢成作品的过程其实是非常享受的。”2014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荆楚风”湖北非遗展上,熊应华的女儿熊宝杏现场展示雕刻技艺,通山木雕自此走出国门。熊宝杏说,所谓的榆木疙瘩,其实是有生命的。“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蕴含着手艺人的情感、时间与思维,非机械所能及。这就是手工雕刻与机器雕刻的本质区别。”
木雕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古老的技艺,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让世人在喧嚣的尘世中,能够触摸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丰富动植物类标本展出九宫山自然科普馆今日开馆
下一篇:
咸安文明活动树新风
”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的召开,对于加强咸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推动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院将带领医院传承人团队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镇氏风湿病马...
创作新内容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传统技法绘出现代风本报记者朱虹在天津霍庆有年画博物馆的画室里,一排刚画...
咸宁网讯记者朱亚平、通讯员刘欢、余娜报道:4月15日,在市图书馆5楼报告厅,我市召开群众文化和非遗工作会议。打磨舞台艺术、...
记者刘念桂花树下打桂花、茶园里采茶、公园内游玩健身、白鹭纷飞……日前,走进续恒雕刻工作室,一幅展现咸宁生态美、自然美...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通讯员田丽报道:“青砖茶是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中的一个奇迹。”湖北科技学院教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
市文旅局要求,与会人员要开拓思路,搭建专班,严格标准,规范管理,加大对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系统和全...
该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不仅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县的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浪、徐燕红报道:拣豆、搓豆、蒸煮、烧炉、翻晒……24日,笔者来到通山县杨芳林乡,在吉利通豆制品厂,省级非...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黄贝华报道:23日,市委书记丁小强率党代表小组成员赴通山县杨芳林乡开展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