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恬
近期,市图书馆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人们时时处处接受文化熏陶、感知文化魅力。
“一到周末,便会带上孩子来这里看书,让孩子接受文化熏陶。”2月16日,市民周先生像往常一样带着儿子来到市图书馆二楼市少儿图书馆,选择了一本儿子感兴趣的书后,两人静静地坐在一起阅读书籍。
据了解,市图书馆以其优美的环境、新颖的设计风格、琳琅满目的书籍,受到市民青睐。
“安静、别致、休闲,这里让人放松,让人情不自禁爱上读书。”中学生李丽说,阅读区为市民准备了舒适的沙发、圆凳、软垫的扶手椅等等,加之四周绿植环绕,在这里看一天书都不会觉得闷。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听故事。”每周六下午,在市少儿图书馆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咸宝故事分享会”采取故事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浸润在书香中,感受阅读的魅力,并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如火如荼的阅读活动背后,是我市打造“书香咸宁”,推动全民阅读热潮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我市强化全民阅读阵地建设,扩大公共阅读场所,投入公共阅读设施,引导数字化阅读新趋势,扶持实体书店发展,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扎实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全民爱读书、想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
“阅满香城”系列活动、读书分享会、国画工笔画培训……丰富多彩的活动、琳琅满目的书籍、新颖有趣的互动体验,吸引了市民从阅读出发,开启美好的旅程。
“活到老,学到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市图书馆里,70多岁的刘奶奶是图书馆里的常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刘奶奶说,每天读书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养成每天看书读书读报的习惯,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市图书馆互动区内,不少市民拿着手机正在“扫一扫”,走近一看,原来是市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电子借阅机,读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将喜欢的书存入手机,携带方便,让阅读更加随意和便捷。
“这样一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掏出手机,就能看书了。”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图书馆或者书店看书,电子借阅机的推出及其便捷的服务,让市民阅读热情高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年来,我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阅读活动,倡导、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共读,促进父母与孩子分享阅读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勇气、热情和信心。
正在图书馆一角看书的小学生戴元杰,有着每天阅读的习惯,他的爸爸告诉记者,阅读开拓了孩子的眼界,增长了见识,让孩子充满了自信。而这些与父母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密不可分。
“每天晚上我们都有专门的阅读时间,两人一起阅读,或分别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阅读兴趣要从小培养。”戴元杰的爸爸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春雨落在古诗里
下一篇:
通山县岩山庄传承文化培育新风
○胡庆华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战时的书》里,有一段非常形象、精彩的话,是这样描述文人与书的:“如果说梅和鹤是隐士的妻和...
○刘念我喜欢买书,但看书的速度比不上买书的速度,往往让一些书籍束之高阁。最近搬家,书籍收拾了满满一大箱,惊觉自己买了...
○刘念去年底,我很苦恼,虽然有不少好友,但随着年龄增长,各忙各的事业,很难相聚,也很难得有时间在QQ、微信上聊天。考虑...
○陈希子一本本飘逸墨香的书籍,陪伴懵懂无知的我成长。记得初次与书相识是在一个盛夏,我那时还小,身高不够,站在椅子上,...
潮玩、动漫、科幻展混搭书香,在沪新开的“但是还有书籍”实体书店,透着浓浓的B站风。”蜗牛感慨, “但是还有书籍”实体书...
○焦姣俗话说,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懂得享受孤独。确实,虽然有家人、朋友相伴,但父母会先于我们而走,朋友会天各一方...
○刘念最近,朋友小雅告诉我,她觉得自己的业余生活很无趣,每天一回家就拿着手机不放手,刷着网页、看电视剧,时间匆匆而逝...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阳、任陈萍报道:近日,笔者走访蒲圻四小看到,校园有一个温馨的小角落,散发着书香气息,童话故事、名人传记...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报道:“首次办理借阅的市民朋友请先扫码登记,并出示健康码,谢谢。”近日,佳节刚过,记者和其他市民一起...
○焦姣读书首先要爱读书,其次是读好书,最后是深读书。但有些书我们看过就忘,但有的书却会让我们受益终生,一本经典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