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龙
我的父亲名叫王仲苏,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一日,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七日逝世,享年五十五岁月。虽是短暂而平凡的一生,但他毕生专注于他从事的教育事业,获得当时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父亲从一九五O年蒲圻师范毕业后,在沔阳师范学习一年,其后一直常年在外教书,需要到寒暑假期才能回家同家人团聚。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其实并不多,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大约有三段时光:
第一次是吃缽子饭。具体是哪一年,同父亲在一起是两天还是三天,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了。依稀记得是我快要入学,又还没有上学的童年时代,推算的话,估计是在一九六八年期间。一次父亲回家,我便吵着要跟父亲去他教书的学校玩。得知父亲和母亲商量同意的时候,自然很是高兴。那个年代交通不方便,我时而跟着父亲前行,时而跑到父亲前面,希望能快点到。还是年纪太小了,或许高兴走路太快走累了,到后面就走不动了,父亲便背着我继续向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才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蔡墩学校。学校由呈四合院式围起来的低矮平房组成,房前有一排水杉树,房屋的中间就是蓝球场、乒乓球台和操场。到目前还能让我回想起来的,就是可以随意的在操场上玩。有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最高兴,在旁边学着做操等。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瓦缽子蒸的米饭,就是将二三两大米放在瓦缽子里并加入适量的水,放在木制的蒸茏里蒸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开吃。米饭晶莹剔透、味道香气扑鼻。只可惜每位老师限量一缽(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我和父亲有时一人一缽,有时共吃一缽,再加一个蒸红薯。我特别喜欢吃缽子饭,从蔡墩学校回来就问母亲,下次再什么时候去,特别期待能吃上缽子饭。母亲就告诉我,父亲为了让我能吃上几天的缽子米饭,需要每次休假回家时少吃一餐,累积节约起来才能补上我在那吃的。同时,还说“想吃缽子饭需要好好读书,将来在外面找到工作”。正这是朴素的道理,成了父母对我最好的理想教育!从那时起,便经常想着怎样才能走出我的那个小乡村,吃上缽子饭,过上我想要的生活。确实,在那个温饱尚且没有解决的年代,同父亲在一起吃上一顿顿缽子米饭,是多么的幸福和不易。如今,缽子米饭已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但它却成了父亲给我留下的最美好回忆。现在想起那个味道,仍是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第二次应该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大概是一九七四年上半年吧。父亲因肝病在青山卫生院住院,我去照顾他。我当时个子也比较小,又从没有出过远门,什么也不知道,也做不了多少事。主要是因为当时家里没有劳力,母亲需要在家照顾奶奶和整个家里的生活,还要出工挣工分;大哥是民办老师在校教书不能请假,所以,照顾父亲住院的事就顺应到我了。当时父亲能起床,只是因肝病需要多卧床休息。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开热水、买早餐、煮面条,父亲打吊针换药瓶时叫护士(那时还没有呼叫系统)等。煮面条的印象尤其深刻,平时我在家没有做过,父亲就教我用煤油炉先把水烧开,其后再下面条,这样便不会糊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学会下面条(做饭)。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事,虽然知道父亲因病痛苦,但却没有给父亲安慰的话语,偶尔或不情愿,只是听着父亲使唤去做,现在想起来甚感羞愧。通过这一段同父亲在一起的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容易。更应感恩的正是因为去照顾父亲,耽误了上学,父母便让我重读一年。也正是推迟小学毕业这一年的原因,我才正好赶上一九七八年九月,崇阳一中首次在全县各学校高一年级学生中招九十名新生(共二个班)的考试,我便顺利进入崇阳一中读高二,这样便才有机会参加一九七九年的高考。虽说考试失利,没能实现我的理想,但总算走出了乡村,开启了新的生活。
父亲一生专注于他的教育事业,细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和热爱自己的工作,愿尽己之力,育学生成才;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迫于生计。当时家庭成份不好(富农),需要加倍努力的工作,获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得以保全家人有一个相对安全和稳定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父亲由于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听母亲说,父亲在我高考前一直希望去一中看看我叮嘱我,但深感体力不支未能成行。可在工作上,父亲当时带的是毕业班,仍坚持把那一届的教学全部完成。放暑假了,正准备回家,却接到大哥因急性阑尾炎被救护车送至崇阳县医院诊治,父亲连家都没回,便匆忙的赶到医院照顾大哥。几天后,父亲完全支持不住病倒了,即刻转该院住院治疗。
那是一九七九年七月九日高考结束之后,我刚回家,才知道父亲病重住院了。来到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父亲的床边,这是我第三次同父亲在一起,也是同父亲的最后一次。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在崇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竞成了我们最后的永别。我到医院的时候,看到父亲脸色蜡黄,一点力气也没有,已经不能下床走动,只能躺在床上,说话都很吃力。医生说是重症肝炎。前几天,人还比较清楚,时常说到家里和学校的事。治疗父亲的病比较好的方法是护肝降酶退黄,如果能用到血浆和白蛋白等药品,情况一般都会好起来。可在那时,给父亲治病需要的常用药品都不够,遗憾的是当时医院连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药物都不够使用需求,后来便发展到肝昏迷。父亲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人事不知。大哥疾病初愈,到处托人买药,但因当时条件所限,仍未能买到满足父亲病情所需的药品。得知父亲的病情很严重,父亲所在学校领导、老师,教育组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邻里乡亲纷纷前来医院探望父亲。记得父亲同事程汉源老师握着父亲的手,说了很多很多安慰的话,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至今我仍历历在目。父亲病情严重,又没有医药治疗,无奈之下,大哥同母亲商量,便于八月十五日上午将父亲接回了老家。一天后,也就是八月十七日(农历闰六月二十五日),这个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父亲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才十七岁。父亲的离世,对我的前途和命运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父亲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毛笔字,那个重视标语宣传的时代,记得许多地方都曾有父亲留下的宣传语手写笔迹,只可惜却没有来得及教会我们;我也不仅高考失利,更让我没有了复读再战高考的机会。
时间飞逝,按父亲的出生计起,今年已是百年诞辰之时。这么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心里、在梦中、在脑海。尽管高考未能如愿,需要父亲指点迷茫的时候我没有;工作遇到挫折需要父亲鼓励的时候我没有;人生陷入困惑需要父亲释惑引领的时候我没有。但一路走来,我自己逐渐学会了在思念中成长、在痛苦中成熟。感恩有我伟大的父母,是他们坚忍的品格让我成长和成熟起来!也请父母放心,家族成员团结和睦、奋力向前,一定会发展强大起来!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朱封金美文】印象徐州
下一篇:
寻道颜子仙山
昨晚,余大哥发来微信----清明明,谷雨雨,忠国家,孝父母。那时候,余大哥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也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吹口琴、...
广大市民在进行投资、签约过程中,若涉及项目工程等事宜,可向相关部门对工程立项情况进行详细查询,防止被不法分子的谎言迷...
你们放心啊,我和侄辈们定会彻悟生命延续的意义,秉承遗志,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滚滚车轮欣然前行。
陈怡升(咸安)今天是端午节,是一个引入思念的日子,呆坐家中的我,陡然想起了我一周前离世的大嫂!其后,大哥因为工作关系转至...
希望父亲长命百岁,走过寒冬,战胜疫魔,在未来可期的日子,与儿女们一起平安健康地生活,平凡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每一月,每...
阮家传(温泉)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母亲对每天晚上中央电视一台的《天气预报》情有独钟,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母亲就这样...
古人迁居,理由各一,或为求学,或为任官,或为经商,或为逃难,等等,不一而足,定茂公迁陕则因政策使然。此...
古人迁居,理由各一,或为求学,或为任官,或为经商,或为逃难,等等,不一而足,定茂公迁陕则因政策使然。此...
今晚就拿起《小狗钱钱》,与你的孩子来经历这一趟美妙的亲子共读之旅吧!
谭永高(通城)在我印象中,己年逾古稀的妈妈一直是个坚韧顽强,勤劳勇敢的人。留给妈妈的,除了债务,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