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组图:我们的井下兄弟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7-24 10:31
  有人说煤矿工人活在生命的“罅隙”中,有人说煤矿工人是在刀尖上“跳舞”……就是这样让人熟悉又陌生的群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背负着危险,挖掘深藏的火种——

 

走向井下

 

重见光明

生命需要安全护佑

 

情同手足

 

井下采煤

 

亲人的牵挂

 

转运煤场

 

满载上井

洗去尘埃

  7月10日,气温超过37℃。我们驱车来到蒲圻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海源煤矿。
  穿上绝缘胶鞋,带上安全帽,我们填好下井记录,跟着徐鸿工程师走进矿洞。进洞不过10米,眼前就漆黑一片了,越往深处走,越感到一股明显的压力,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借着安全帽上矿灯微弱的光,我们看到,地上有很多脚印,那是矿上的工人们每天来回留下来的。
  在距离洞口500米左右的地方,我们见到了正在打斜井的廖学兵和文洛军二人,现场的机器轰鸣声振聋发聩。
  39岁的廖学兵来自崇阳县高枧乡,在矿上工作已有3个年头。每天早8点,吃过饭,廖学兵便和工友们一起领安全帽,绝缘胶鞋和矿灯,带上工具,朝矿井深处走去。到工作面全靠步行,一般要走上半个小时才到。
  虽然每个月工资并不多,但廖学兵似乎早已习惯了这里嘈杂潮湿、黑暗阴冷的环境,习惯了每天的劳动强度,习惯了回来后,洗澡、吃饭、睡觉。这一切是为了能多赚点钱,让两个孩子读书。
  “在这里,我们的安全有保障,从来没有担心过会出事故。”当我们问及在井下作业有没有害怕时,廖学兵一脸自信。“我在这做了8年都没有出过事,上头很重视安全工作。”一旁的工友文洛军说道。
  一上午时间,他俩要开钻机开炮眼10多个,一直要到下午3点多钟,对工区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后并填好安全记录上井,下一班人接着开钻。
  再向下就是负120的取煤深井,步行要3个小时,这个层面主要是采煤区。这里的煤矿和北方的煤矿有很大差异。煤层夹在石灰岩缝隙中,既分散,又很薄,俗称“鸡窝煤”。大型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开采,所有的煤都是工人们你一铲,我一锹地挖出来的。
  矿洞出口,我们遇上一辆运煤车,工人们上前卯足了劲,帮着把运煤车推向晒煤场。粗黑的双手,满脸的灰尘,两眼却明亮有神。一步一步,一车一车。每天,这样的情景都在不断上演。
  中午时分,井上简陋的职工宿舍,和廖学兵同在一班的工友们正围在饭桌旁吃饭。厨师便是廖学兵的妻子王美云。丈夫来到矿上,她也把家搬到了矿上,并担起了11个人的后勤服务——做饭、洗衣。“矿上实行的是三班倒轮流下井,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让他们回来能吃上一顿饱饭。”王美云笑着说。每天她都会坐在门口的走廊上,面朝矿井的方向,静静地等候着廖学兵回来,平安是她对丈夫的最好祈福。
  回到井上,切身感受到了市安监局肖科长的那句话,只有抓好安全工作,工人在矿井下的安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新闻解读:
  地心深处那束光

  不知何时,井下的矿工兄弟在我们的记忆里模糊。
  穿着深蓝的矿衣,戴着能照明的矿帽,沿着30度斜面的巷道,沉入到几百米深的井底;在狭长漆黑的巷道里,在煤灰飞扬的工作面汗流浃背,拼命工作,常常要蹲着、跪着或趴着去挖煤。
  在海源煤矿,我们接触到的煤矿工人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而抱怨。相反,他们却很坦然,把挖煤看得很平淡、很平凡。
  为了我们的热源,为了城市的建设,他们走进黑暗的矿井,头顶矿灯,像一个一个地心深处的“精灵”。
  黑暗之中,寒冷之外,这些默默无闻的矿工,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掀开地心深处那尘封的记忆,为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记者 张大乐 夏正锋 通讯员 胡保国)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行摄生活第18期
下一篇: 组图:家住淦河边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