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大的农民广场
园林小区
新谷丰收
农民新居
乡村大道
和谐家园
幸福的新生活
两排靓丽的小洋楼沿着笔直的街道延伸;街道绿树成荫,车辆络绎不绝……9月22日,在赤壁市柳山湖镇易家堤村,新农村的新景象让记者眼前一亮。 多措并举建新农村 据了解,近年来,赤壁市新农村建设注重找准发力点,着眼于鼓腰包,改面貌,变风貌。 (图/记者 张大乐 文/记者 甘 青 特约记者 彭志刚 通讯员 任 飞 周 婷)
“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我们的新家园!”中午,村民吴金堂铺晒完中稻后,在新建的农民广场悠然纳凉。距广场约20米处就是他的160平米新居。对于现在的生活,吴金堂表示“一万个满意”。
据吴金堂描述,以前从远处看,在易家堤村很难找到两层楼房,村里大多是60年代建设的兵营房;走近看,四处都是一人深的杂草,贯穿全村的沙石路两旁生活垃圾遍地。村里更甭谈各种休闲、购物便民设施了。
现在,易家堤村的499户农民,进门有新房,有电话,有电视,有宽带;出门有水泥路,有花园,有广场,有超市,有农家书屋,而且有致富的门路。去年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吴金堂改种了20亩棉花,获纯利3万元。
在易家堤村农民感叹生活变化的同时,柳山湖镇腊里山村的2500多位村民也在感受着幸福的新生活。
腊里山村的村民同样都住上了小洋楼,踏上了水泥路。更让他们觉得有面子的是村里建成了占地15亩,投资400余万元,全市最大的村级农民广场——望凤园广场。
下午6时许,记者在广场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已相约来到广场散步、聊天、健身。48岁的村民马七元操练起自己最感兴趣的健步器材。
“真不敢想象,这里以前还是个烂泥沟,半个村的垃圾都集中在这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在就变成了风景宜人的休闲地了。我想,许多城里人也没有这种享受。”马七元脸上满是兴奋和自豪。据悉,从拖土填沟到广场造型,栽种植被,建设景观,铺设地砖,安装健身设备,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是什么带来了这样的巨变?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变,主要在于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柳山湖镇党委书记、镇长刘训林说,当前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薄弱,农民的观念有待转变。而按照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农民发挥自己的“内力”推动,更需要“外力”的拉动。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从思想观念引导,到资金、项目、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是有效拉动新农村建设的“外力”。
目前,仅赤壁市柳山湖镇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就达1.5亿元,其中危房改造资金4680万元,有近2000户移民房屋得到重建改造,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性改观。
农民鼓腰包必须培育新产业。赤壁培育的60多个龙头企业带出农业产业化基地逾100万亩,20多个农副产品连接省内外专业市场。7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6000多户。
该市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在107国道和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市财政列支一点、镇村统筹安排一点、驻村单位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将沿线23个村1466户房屋进行了统一改造,并对房屋四周进行绿化、净化、美化,努力将沿线新农村建设成景观长廊。
赤壁市直单位筹资2000多万元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各规模企业选择1个村帮扶。去年,赤壁还争取16个省直部门倾斜资金近亿元,解决了柳山湖移民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诸多困难。
与此同时,为改变农民精神风貌,赤壁市制定了村民文明道德公约,通过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农民道德教育、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多措并举建新农村
据了解,近年来,赤壁市新农村建设注重找准发力点,着眼于鼓腰包,改面貌,变风貌。
农民鼓腰包必须培育新产业。赤壁培育的60多个龙头企业带出农业产业化基地逾100万亩,20多个农副产品连接省内外专业市场。7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6000多户。
该市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在107国道和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市财政列支一点、镇村统筹安排一点、驻村单位支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将沿线23个村1466户房屋进行了统一改造,并对房屋四周进行绿化、净化、美化,努力将沿线新农村建设成景观长廊。
赤壁市直单位筹资2000多万元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各规模企业选择1个村帮扶。去年,赤壁还争取16个省直部门倾斜资金近亿元,解决了柳山湖移民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诸多困难。
与此同时,为改变农民精神风貌,赤壁市制定了村民文明道德公约,通过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农民道德教育、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图/记者 张大乐 文/记者 甘 青 特约记者 彭志刚 通讯员 任 飞 周 婷)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组图:龙宗礼的剪纸情怀
下一篇:
组图:洪下十里画廊
每天,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装运电器;在高楼林立的小区楼梯间,背着大箱子艰难上楼。他们,就是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