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才能让古老的中国杂剧为现代人所接受?本期推荐古典文学教授陈美林的著作《元明清杂剧故事》。陈美林教授出于对杂剧的热爱和责任感,花费二十多年时间,尝试在保留精彩原文的前提下,将不易阅读的杂剧改写为通俗有趣的故事,汇为元明清三部不仅极具可读性,亦不乏学术含量的《杂剧故事》。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有助于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开阔眼界。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中国古代叙事艺术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岁月中文人作家们创作了许多曲折动人、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不少已经成为经典。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文学艺术同样经历了重大变革,如何顺应时代需要,将这些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故事讲给现代读者,这是一个关乎文化传承、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从故事的角度欣赏中国古代杂剧
以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戏曲来说,它是中国古代主要叙事体裁之一,每一个经典剧目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彩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直接阅读原作欣赏,也可以通过观剧欣赏。对现代读者来说,观看演出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即便偶尔到剧场,所能欣赏的剧目也是相当有限的,而中国古代戏曲剧目即便不算那些佚失的,也有好几千。也就是说,想欣赏戏曲故事,更多地需要去阅读原著。事实上,到了明代中期以后,杂剧逐渐从戏曲舞台上消失,变成纯粹的案头文学。而欣赏戏曲原著,对专业学者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对一般读者来说,则有相当的难度,对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因此有必要用现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述。这既是一种普及戏曲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手段。在此方面,陈美林教授的系列杂剧故事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美林教授的系列杂剧故事集分三种,即《元代杂剧故事》《明代杂剧故事》《清代杂剧故事》,三种书共收录51本杂剧,其中包括15本元代杂剧、15本明代杂剧、21本清代杂剧。元明清三代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康海的《中山狼》、徐渭的《替父从军》、吴伟业的《临春阁》等皆被选收。戏曲是一门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艺术,仅就其故事而言,同样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了解古代先民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获得美的享受。若要从故事的角度欣赏中国古代杂剧,陈美林教授的这套戏曲故事集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套杂剧故事集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剧目的精选上,更体现在讲述方式的创新上。众所周知,杂剧有其特有的体制,故事的讲述主要分曲词和宾白两种形式呈现,相比之下,宾白使用白话,更容易为现代读者接受。但唱词是全剧的核心所在,文句较为典雅,对一般读者来说,如果不加注释,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保留宾白而删去曲词,会变得过于直白肤浅,失去戏曲自身的韵味,而如何保留,则有着相当的难度。在此方面,陈美林教授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除了利用宾白,还将唱词的内容和风格有机地融入故事的讲述中,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增加了故事的内涵。这样就不仅仅是将代言体的杂剧改编成第三人称讲述的故事,而且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保留原作特有的个性风格。虽然不能完全替代戏曲的观赏,但可以通过故事的阅读领略其韵味,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享受。这就和简单地将杂剧改编成故事不同,增加了故事的内涵,让故事自身也具有文学价值。这已不再是改编,而是一种再创作了。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后不断再版,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这说明作者的这种再创作是成功的。
中国杂剧故事带给人美的享受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故事背后体现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杂剧有其特有的体制,与小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将其改写成小说体,需要对原作进行十分透彻的研究和揣摩,仅就具体的改写过程来说,从结构到语言,从人物刻画到讲述方式,都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既要尊重原作,又要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学术普及读物有时候比学术专著更为难写。
陈美林教授之所以做得如此成功,是因为他非常用心,此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通盘的考虑和长时间的积累,深厚的学养和过人的才华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据陈教授本人介绍,当初将杂剧改写成小说主要是出于教学的需要,讲授古代文学课程,戏曲无疑是重要内容。但当时被整理出版的戏曲数量很少,很多作品学生无法读到原作,因此遂起意将戏曲改写为小说。事实上,在明清时期就有将戏曲改写为小说的先例,比如《西厢记》《桃花扇》都有同名小说作品,但改写的数量很少。陈教授的改写不是急就章,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动笔,到八十年代公开出版,前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方式保证了改写的高质量。除元明清三代杂剧故事集外,陈美林教授还改写了《牡丹亭》《桃花扇》和《长生殿》,同样获得成功。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文句的优美、风格的优雅,该书的体例也很完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杂剧故事,三种书卷首皆写有前言,从整体上介绍这一时期杂剧创作的情况和特点,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对所收每一个剧目,前面有简要的作者介绍,后面有对该剧的说明分析,介绍相关情况,重在对读者进行引导。这样的考虑是很周到的,曲折动人的故事与必要的介绍、引导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对读者来说,阅读欣赏这些杂剧故事有着多方面的收获,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有助于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开阔眼界。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既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陈美林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为中国古代戏曲乃至中国文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参考。
大学者改写的小故事
从古至今,以杂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文化都享有世界级名望。昔日,它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如今,基于杂剧的昆曲、京剧等纷纷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全人类的关注与珍惜。
就文化优势而言,文本、唱腔、演艺、舞台之美等自不待说之外,杂剧还有一个别的古典文学品种无可比拟的特点,也就是入世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普及性和强大影响力。诚如陈独秀所言,“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几百年来,寓教化于娱乐的杂剧,曾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民众的是非荣辱观。花木兰替父从军、中山狼忘恩负义、众人舍命救助赵氏孤儿、才子佳人墙头马上来相会……家喻户晓、口口相传的“中国情节”,沉淀于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中,时刻提醒我们坚守勤劳简朴、通情达理、尊老护幼、爱国如家的美好品德。
遗憾的是,杂剧目前似乎尚未散发出应有的光彩。同为文化瑰宝,与杂剧齐名的唐诗宋词已得到充分挖掘,孩子们在学校诵读古典诗歌,各种“最美诗词”成为许多人的床头书;杂剧却显然没有得到足够推广。比如,说到马致远,很多人一口就能报出他的《天净沙·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却鲜有人了解这位元曲四大家之一的杂剧代表作,如讲述王昭君爱情故事的《汉宫秋》,或者无厘头至极、堪比周星驰喜剧的《荐福碑》。杂剧为何遭到忽视?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杂剧本身的语言特点。关汉卿名剧《窦娥冤》中,用几句对话,极其简洁地交代了情节,实是极高明的戏剧表达。但是,古代汉语与现代差别甚大,生动的语言中,夹杂了不少独特的表述和词汇,以及诸如“正旦做悲科”之类术语。现如今一般人已没有观剧习惯,杂剧只能直接作为文本阅读,对现代人而言可谓颇为晦涩、障碍重重。其次,戏剧与简短的诗词不同,每每体量较大,把一整本杂剧读完,必然耗时甚多,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有所冲突。如此一来,杂剧这种蕴含典雅文字、生动情节、为我泱泱中华独有、对我们的整体性格影响甚大的优秀文体,无奈为现代读者所搁置,也就情有可原了。
如何才能让杂剧为现代人所接受,迎合弘扬优秀古典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需求?古典文学教授陈美林先生独辟蹊径,提出“以文学来研究文学”的解决思路。陈美林先生发现,即便专业学生,每每也因为杂剧语言之阻碍,难以读懂晦涩的原文。为了寻找一条帮助学生进入杂剧的捷径,他展开研究,发现文学史上多种文体不乏相通之处,小说和戏曲两种叙事体裁之间尤其如此,许多戏曲故事正源自小说,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小说也曾从“三国戏”“水浒戏”等戏曲作品中大量汲取素材。民间流传过程中,戏曲和故事本就彼此相融,唱词、情节兼用,亦演亦说,正是市井闲谈传播戏曲核心内容的本能手法。既然自古如此,何不以此为解,用一种易为当今读者接受的文学,来解读另一种内涵丰富、不容错过,只因时代隔阂而不易上手的文学呢?同时,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姐姐改莎翁剧本为通俗小说,炮制出世界名著《莎氏乐府本事》的做法,也给陈先生以启发。课余时间,陈美林先生开始尝试在保留核心元素,也就是充满中国韵味的古典情节,以及部分精彩原文的前提下,将不易阅读的杂剧改写为通俗有趣的故事。
文笔流畅通达的陈美林先生,身为大学者而甘写小作品,出于对杂剧的热爱和责任感,竟然一发不可收,在主业《儒林外史》和明清经典小说研究之余,坚持完成了对元代、明代、清代数十部杂剧的改写,并在每则后附上文学赏析和原剧源流考证,汇为元明清三部不仅极具可读性,亦不乏学术含量的《杂剧故事》。专家盛赞其为“把研究古典文学的治学的严谨作风全放在改写上面。改写的文字处处溶入原著的精华,每字每句几乎均有出处”。古老的杂剧,由此借精彩故事而重生,美感风华、道德教诲,在现代人熟悉的文字形式中再度绽放。
这些杂剧改写作品,虽然原先仅针对古典文学专业学生而作,却很快得到更广泛意义上读者的认可和欢迎。红娘、崔莺莺与她们美好的青春爱情、黑旋风李逵疾恶如仇除霸安良、青天包大人公正断案百姓叹服……张生煮海、钟馗庆寿、山寿马秉公执法、白居易与琵琶女……乃至一些我们已不再熟悉,却充满力量、值得重拾的杂剧情节,其独特韵味,也引来了国外读者的关注,在各种语言的译本中,它们正在对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感谢这些大学者改写的小故事。借助它们,古老的杂剧终于再度呈现出与诗歌词赋本就不相上下的古典美感,以故事来推广杂剧,正大有可为。
(咸宁日报综合)
编辑:但堂丹
徐海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一扫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任人欺压和宰割的局面,国家赢得独立,经济社会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日...
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10月1日至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戳视频↑↑↑...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白瀛、何凡牢记初心使命,奔赴新闻现场,见证时代...
长卷寻宝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以下简称“上海市委外宣办”)历时半年策划,与立足上海的青年插画团队聚变工作...
作者:冯凌宇(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从杂交水稻的扬帆出海、援非医生的无私奉献,到人工智能的技术攻坚、国潮设计的惊艳世界,越来越多值得分享的“中国方案”,...
疫情来袭时,我们是千万“逆行者”中的一员9月28日,记者重返武汉,再次抱起“小石榴”洪水奔涌时,我们奋战在抗洪一线脱贫战...
坚定“四个自信”,加快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着力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有助于在解...
原标题:借助电视台网络平台播出覆盖大量海外收视群体中国影视剧风靡海外华人圈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