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古村古树古韵 ——品读崇阳县大市村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6-15 16:19

王旺国(崇阳)

村庄是草木装订的册页,每一页都凝结草木清香的文字。那些终年栖息树木的鸟雀,则是灵动的标点。于是,树庄是诗意的,包括它青青的瓦舍,袅袅炊烟,及民居的鸡鸣犬吠……

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就是一帧美丽的册页。该村三面环山,中间平畈。大市河犹如一条银色飘带,挽起两岸如棋子般散落的村舍。大市村由殷商时期的驿市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在该村汪家咀出土的商代铜鼓,是悠久历史一抹浓重底色。同时期兴建的长虹状大市渡槽,是村庄现代文明绽放的一枝奇葩。村里十多棵被称为镇村之宝的古树,更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名片。

大市村古树有柏树、黄连木、枫香树、桂花树等,最吸人眼球的是一棵千年榔树。古榔树长在村南月山山腰,高约20米,树杆需10人合围,树荫达数亩。它像位冷静的智者,静看身边人来人往,云起云飞,不动声色生长着。淘气的鸟儿晃着尾巴站在它肩头,好奇询问:“高寿几何,高寿几何?”它沉默着,寂寞屹立其位。向春天送上翠绿微笑,向清风送上轻盈舞蹈。相传,有一次,日军进村打闹(打劫财物),听见榔树下隐约有人声。附近炮楼开炮轰击。待硝烟散去,村人见榔树桠被炸断一枝,而大榔树后的汪家,却毫无损失。因此,榔树被传为护佑一方平安的神树。村人清明或中元节给树燃香挂红祭祀。

离古榔树不远大市河边,有个上湾庞家。这座破败失修的古宅,门前一对雕花石旗杆墩,和静卧禾场一角拴马石,给村庄定下古老调子。在上世纪20年代,这里出了个护国军头领庞德。他和邻近洋港村曾少山、毁家组织上千名护国军,南征北战,使盘踞鄂南的吴佩孚北洋军望风而逃。距上湾庞家一里的下湾庞家,有一栋一进四幢,气宇轩昂的古宅。该宅一副雕花石门框,青砖铺地中堂官厅宽二丈。古色古香,保存完好。这座建造于清中叶古宅,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清朝、民国及新中国200多年岁月沧桑。与下湾庞家一路之隔,有座由古宅改建而成中西合璧四合院。宅院主人王先生年逾七旬,是位民间建筑师,这座别具一格的宅院,是他二十年前设计建造的。

从下湾庞家走笔直村道往南里许,就来到了大市河边,清明刚过,雨后的大市河水倒映着两岸翠色,弹奏起春的琴弦。仿佛一夜间,桃李花开后,映山红、野樱花悄悄登场了,处处姹紫嫣红,满眼春意。过高耸大市新桥右拐不远,有个村子叫石坑口程家。村东侧有两棵并排屹立,树龄500年的枫香树。它们张开绿色翅膀,在村头竖起一道屏障。春天,两树绿叶如盖,路人可树下避雨。秋天,绿叶经霜,如红霞坠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市村在这里修了个观景亭,建了条一溜圆圈缠有绿色藤蔓甬道。相传,这两棵树有段凄美的故事。明朝年间,大市河畔乾山脚下有一对青年,男子是个虎背熊腰英俊后生。女子是个富家姑娘。两人青梅竹马,私订终生。女子父亲嫌男子家贫,收了县大爷聘礼,答应将女儿嫁给丧偶县官作继室。女子哭干了眼泪,在出嫁前夕,男女相拥跳崖殉情。后来,他们常相会的路口长出了两棵小枫香树。因树叶相向生长。树杆相互倾斜,成了根连理,枝桠交缠“夫妻树”。春夏之季在树上落脚的鸟儿叫着“哥妹苦啊!”“哥妹苦啊!”夫妻树下有一圈保护木桩,木桩上系着许多让游客留言红布条。在一根条上,我看到一游客写的诗:独领风骚立村边,雌雄并肩耸云天,交柯连理情切切,爱如磐石越千年。

夫妻树边石坑口程家,是个有数百年历史古村落,青灰的屋顶,长着苔藓的老砖、腐败的缕花木窗,无不散发着繁华过后衰败气息。该湾子现有三座一进三幢古民居。清中叶这里出了个武举程超拔,曾在陕西安康府任职。他出仕后在家修了座雕梁画栋宅院,上堂屋两根大石柱上,刻有一联:美景良辰喜见天时初转泰,光风霁月喜逢人事又重新。

大市村与谢家桥交界的饶家垅路边,有三棵二百多年树龄桂花,人称姊妹桂。相传是大市饶家祖先因生了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就在村路口栽了三棵桂花树。这里是大市通往白霓桥的古驿路。春天,姊妹桂如同思春女子,擎着绿伞,打量着在其身边歇脚的男人。秋天,姊妹桂枝叶间缀着米粒大小的花朵,浓郁的香气飘至周边几里。这里因桂而名,周边男女在桂花开放季节,相约前来赏桂,把桂花树当成月下老人。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我在白霓中学读书,学校组织学生到大市丁家湾山上砍柴。归途中,一伙同学歇脚在姊妹桂下,有人上树掏鸟巢,树下引颈观望的大呼小叫。我人小力弱,待我摇摇摆摆挑着小小柴捆在桂花树下坐下,先头歇伙的同学一声吆喝:“走哇!”一溜风走了。我累得走不动,眼见离白霓桥不远了,就坐着歇一会。坐在香气沁人心脾的桂花树虬根,我仔细观察树下列队搬运桂花蚁群,和树上叽喳抗议被人毁巢的喜鹊。对桂花树上下小生灵顿生悲悯。

古树是佐证村庄历史活化石,村庄雕花石门框,门前旗杆墩,静卧禾场边拴马石,长着青苔的青砖及斗拱飞檐,及烟熏火燎门窗,无不传递着一个地方人文信息。大市村的古树古宅,流淌着乡土历史的古风古韵,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扯笋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