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赤壁,被诗歌点亮的城市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7-06 16:06

张升明(赤壁)

去年底,赤壁荣获诗歌之乡称号,在赤壁文学界很是引起了一些躁动。

我也由此得知,赤壁获诗歌之乡,也是有些历史渊源。

上世纪大概是七八十年代,诗歌在赤壁(当时叫蒲圻)已经大行其道。据陶发美老师和欧阳明大兄回忆,当时赤壁文学兴隆,诗人遍地,民间诗社更是独占风骚。

官塘驿镇有“冬笋”诗社,新店有“春鱼”诗社,车埠有“二月兰”诗社,赵李桥有弯月诗社……操办这些诗社的,大多是六十年代的人,作为七零后的我,当时连诗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证明,赤壁获诗歌之乡,的确是有文学土壤的。

最早认识的赤壁文人,是徐泰屏。当时我十六七岁,在乡下当鸭司令。当时能看到的书有限,报纸倒是有。邮递员有次给了我一本《楚南文学》,应该就是现在的《赤壁文学》的前身。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赤壁的文学杂志,也第一次知道赤壁有个徐泰屏,写了篇《苦竹》的散文。后来在报纸上经常读到徐泰屏的文章,倾慕之下,有了书信往来,这就是我踏入赤壁文学圈子的第一脚。

徐泰屏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但对于赤壁当年诗社林立,他却一无所知。他一真蜗居在神山镇西凉湖村,埋头写作时,对外界一无所知。直到三十岁,他才用诗歌敲开了神山镇政府的大门。

古力子属于赤壁诗人群体中,出道较早的诗人。官塘的“冬笋”诗社成立,他功莫大焉。有一年,他从浙江回来,搞了一个中秋诗会还是什么诗会,地点在现在的蒲圻师范。当时声势挺浩大。我作为打酱油的,有幸忝列一席。也在这次诗会上,认识了赤壁诗人张冲。

对张冲最大的印象,他为人忠厚,不修边幅。用赤壁话说,不讲好,就是不讲形象。但那次诗会后,他又留下了几个故事在我心里,印象深刻。

有一年,赤壁搞了个全国性的诗会,赤壁著名的大诗人叶文福先生也莅临该会。张冲对叶老也是倾慕已久,当时可能也是激动得,冲上去对叶老说:“你就是叶文福,你的诗写得不错。”

还有一次,也是主办诗歌朗诵会,可能是信息传递不畅,张冲知道了时,诗会已正在举行。他当时挎着个黄书包,装着自己的诗稿。穿一双黄球鞋,一只裤管高一只裤管底。瞅着别人诗歌朗诵刚止,主持人尚未转场之际,噔噔噔几步登上台,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诗稿,向观众介绍:我叫张冲,现在,我来朗诵我的诗。

至今,关于张冲的诗歌故事还在赤壁流传,成为赤壁诗坛一大乐事。我认为,不管张冲在诗上的造诣如何,他却是个真诗人。

赤壁老报人的记忆中,一定对一份周报记忆深刻,虽然只出了一期,但开启了赤壁(当时的蒲圻)报纸的滥殇。这份报纸的名字叫《莼川周报》。

1984年,蒲圻水泥厂职工,赤壁人唐雄获得湖北省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积极分子并出席省总工会颁奖大会,在蒲圻县引起轰动。领奖回来,共青团蒲圻县委趁热打铁,又授予唐雄蒲圻县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水泥厂更是觉得有了莫大荣光,推荐唐雄去西北新闻刊授学院深造,由厂里承担一切费用。

接二连三的荣誉让唐雄措不及防,于是有了办一张蒲圻的报纸的雄心壮志。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个体户宋先祥,五金公司员工邓海平响应,由二人出钱,唐雄组稿。年轻人澎湃的激情是压制不住的,于是,《莼川周报》轰轰烈烈地办了起来。可是,这份既无审批文号,又无主管单位的报纸,一面世,只印刷一期便即刻夭折,蒲圻县委宣传部立即予以查封。

办报的宏大理想如风中的肥皂泡,给予了唐雄沉重的打击。想起在出席省里颁奖大会时认识的湖北省作协主席骆文,唐雄只身前往武汉,去找老师指点方向。这一次,唐雄在省文联大院遇上了《诗中国》编辑部的编辑,蒲圻籍诗人胡南方和利川诗人野夫。在得知唐雄的遭遇后,两人凭着对诗歌的热忱及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推荐唐雄去《诗中国》做编辑。加之省作协主席骆文从中引荐,唐雄登堂入室,从水泥厂职工华丽转身,成为诗刊编辑。

唐雄的际遇瞬间传遍莼川大地,又一次在蒲圻文学界引发震动。这时,在蒲圻东南方的偏僻小镇新店,有一位叫郑斌的人,被唐雄的际遇搅起了心中的炽烈火焰。

郑斌当时在新店镇搞摄影,就是开照相馆。新店镇当时要设立文化站,但一是没有房子,二来,文化部门需有文化情怀的人干,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郑斌得知消息后,自告奋勇当了文化站的站长,并将文化站的招牌挂在自家房子门口。一下子为新店镇解除了房子和人选的棘手之难。

虽然是一个不在编的文化站长,但郑斌对文学的热情不减。也是天意眷顾。就在郑斌孤掌难鸣之时,蒲圻农业银行新店储蓄所街道办事处来了一个年轻小伙——欧阳明。

当时的欧阳明,诗歌写作已经小有名气。郑斌一下子看到了光明,于是找上欧阳明,合计弄一个文学社团。

新店地处湖北边缘,与湖南一河之隔。河叫蟠河,河里每到三月,便盛产一种寸长小鱼,十分美味,也是新店特有之物。当地人称之为春鱼。

郑斌和欧阳明一合计,文学社取名春鱼文学社。既然有了文学团体,办一份社团报就成了两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是,两人都没有办报经验。怎么办?这时,唐雄在《诗中国》任编辑的消息传来,二人辗转相寻,找上唐雄。唐雄一肚子对文学的热情,正要喷薄而出,这一下正中下怀。

于是,郑斌任社长,欧阳明任特邀总编,唐雄任执行总编的《春鱼》文学报开锣。为增加报纸影响力,唐雄又专程找到著名诗人曾卓、沙蕻为报纸题词。为提升报纸品位,由唐雄提议,报纸印刷不采用当时便宜的油印方式,改为铅印。欧阳明,郑斌凭着对诗歌的热忱,倾囊相助。蒲圻县第一份铅印文学报粉墨登场。

第一期《春鱼》报出版,立即在蒲圻大地聚焦了所有文学爱好者的目光。当时的赵李桥弯月诗社社长李三林,骑着自行车,硬生生踩三十多里去新店镇拜访欧阳明、郑斌,满是崇拜与羡慕。

奈何,因为资金的问题,春鱼文学报一期既出,即成绝响。如今,这份报纸复印件,被黄陂曾卓纪念馆永久收藏,将赤壁文学的光芒,辐射开来。也在赤壁文学史上,留下了宏大的篇章。

春鱼文学社的再次失败,让唐雄又一次遭受打击。回到武汉,怀揣《诗中国》杂志记者证的唐雄,自愿随军采访。1986年底,唐雄换上戎装,在云南边境,用一支笔穿行在枪林弹雨之中。这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让唐雄沉淀了人生的思想,也参悟了文学的真谛,让他完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蜕变。1988年,唐雄从部队回到武汉,先后任《书刊导报》《少儿周报》编辑,后来出任华师大文学院院刊《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

岁月的磨砺与生活的挤压,最终还是让唐雄妥协。没过多久,他南下海南,直至今日。但在赤壁文学圈,唐雄的传奇与春鱼文学社,一直在流传。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有一种风景叫安丰
下一篇: 爱的方式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