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鸣(赤壁)
赤脚蹚入水里,水没过小腿肚。水温清凉,从双脚开始清爽,顿时就将燥热的初秋往宜人的仲秋里赶。水底,圆圆的卵石抵触着我的脚掌,石枧堰奔涌了千年的流水,早已经将它们浸淫得温和,对我的脚掌并没有任何的伤害。
弯腰掬一捧水,清冽的水就在我手掌中荡漾着,仿佛我们是前世的朋友,今生也不曾忘却一样,灿烂地笑在我的手掌心里。
石枧堰,这座在大山深处与水相亲,与水相搏,也与水相生了1100多年的古堰,依然雄壮地守望在乱石滩头,让流水不再桀骜不驯,让干旱不再枯焦禾苗,让人民不再流离失所,让百姓从此衣食有靠。
我来得正是时候,可以近距离清晰地触摸石枧堰的每一块砌石,也可以欣赏到水流从堰上奔涌而下,那洁白的水幕冲击到乱石之上珠溅玉跳的壮美,还可以深入河床,看水流在乱石丛中,蜿蜒潺潺的样子。更可以站在堰头,远望堰河,曲水逶迤远去的恬静。这情景,让我很自然想起王羲之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景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趣,自古就是人类精神愉悦之所寄。据《荆楚岁时记》,古代先民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的习俗。这一天,无论是士大夫还是百姓村民,都会到溪流里去洗澡,以为祓禊之祭,就是祈祷年稔岁丰之意。祈祷完毕,大家就坐在岸边,在上游将倒满酒的酒杯放在水中,让它随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端起来饮酒,也预示着此人会有好的运气。由此可见,人与水的交集,有着多么久远的繁密交织。
水是一切生命的胎盘,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温床。人类文明每向前一步,必定是水流向前奔涌了一个浪花。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水斗智斗勇的战争史。
水利万物而不争。说水是仁厚的,平和的。但水毁万物而不悯。水是凶狠的,残暴的。上善若水,同样也有灭顶之灾。水一边对人类尽显温柔之美,一边又展现暴戾之残。人同样一边对水有着敬仰与爱惜,一边又对水有着仇恨与征服。所以,大禹以及历史深处,那些前赴后继与水进行着智勇博弈的人,在每一处水流,筑下来一座座爱恨交织的砥柱碑。
石枧堰,也是一座砥柱碑。从地理环境来看,古堰上游,山壑环绕,每至雨季,山壑间的水流奔涌到低洼的古堰这里,必定是汹涌的,凶残的,是摧枯拉朽的。这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必定是一种灾难。这座横卧在崇阳白霓古镇山野间的古堰,用它不怒自威的气势,将从上游群山之间奔涌而出的水流汇聚到堰里,让它们从一个野丫头,完成到大家闺秀的蜕变,从此规规矩矩,从此风姿婀娜。这就是1100多年前的先民,与水斗智斗勇的胜利旗帜。
由此可见,石枧堰不仅仅是一座古堰,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责任,它更是人类文明向前进迈进的一个坚实的脚印。它让野蛮有束缚,它让文明有丰腴。
我见到过很多的堰坝,它们或大或小,却都是人类文明向前的印证。都江堰,白堤、苏堤、葛洲坝……哪一座堰不是在水的惨痛侵略之后,所发起的反击的纪念碑。人类在对水的反击中,积累经验,展现智慧,制订规矩,树立纲绳。
逐水而居。水提供着生命延续的保证,也奠定着人类文明的基础。有了水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有稼穑,有了稼穑才有竞争,有了竞争才有进步。但这一切,前提是有了水。还得要水为我所用,不能为我之害。所以,人类的进步,就是水的进步,就是治水的进步,文明的进步,是与水共同的进步。
中华民族的两大水系: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而追溯两大流域的形成,哪一步不是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黄河滔滔,长江淼淼,哪一朵浪花,流的不是智慧、不是责任?哪一个波涛,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魂,文明魂?
雄浑的黄河,流淌着北方的粗狂,壮美的长江,孕育了南方的清奇。文化与文化的对撞,文明与文明的交织,到最后,都只是一捧水。
水之博大,谁与并肩欤?
在石枧堰蹚水,我仿佛行走在千年的曲水流觞里。每一道水流,都是文明的一道皱褶,每一朵浪花,都是文明的一句私语。
在石枧堰蹚水,侧耳可听滔滔流水,诉说着千年来的繁荣昌盛;举目即见魏巍古堰,见证着文明的葳蕤繁祉。
编辑:但堂丹
核心提示:中国不输入也不输出现代化模式,而且现用“中国式现代化”而非“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提法,就是表明现代化没有最好...
《天下中国: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范式》武斌著广东人民出版社“人类文明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方”,古往今来引发无数人思...
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
这是人类文明的火种这是世界共赏的盛会100天后的北京将又一次聚集全世界的目光心有热爱我们不畏严寒我们或曾遭遇挫折更需披荆...
譬如《诗经》中表述民间爱情的“风”,如果那时中国乡村是一个奴隶社会,没有自由的人能够写出“思无邪”的爱情?中国的历史不是...
核心阅读中国式现代化顺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为坚...
从先秦至清代,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从未间断,其间凝结的设计思想,不仅指导了过去的设计,构筑了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石,同样,...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张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科学故事和文明史故事,引领我们用动态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对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地球的...
王林军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丝绸之路这个充满历史感和异域味的古老词汇一时成为热词,相关图书层出不穷,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