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兴(通山)
每次回家,总要去母亲的菜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母亲也总是从菜园里为我采摘大包小包的当季菜带回城里。
母亲今年72岁了,按说到了这个年龄,本应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母亲由于几十年间养成的劳作习惯,闲不住,在城里住不了几天,就吵着,非要我送她回老家住。
母亲的菜园在老家屋后背的山坡上,大约有100米远。在我的记忆中,菜园倾注着母亲的心血,母亲把菜园里的菜苗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平日一有空闲就往菜园跑,松土,锄草,除虫,浇水,施肥,辛勤而快乐地耕种着,一脸幸福地盼望着沉甸甸的收获!冬春,母亲在菜园里种白菜萝卜和葱蒜,夏秋就种茄子黄瓜和辣椒,瓜瓜果果发芽开花,一地生机勃勃。一年四季,菜园没有闲着,母亲也不会闲着。她一下摘回一捆菜叶,一下摘来几个黄瓜。那鲜嫩水灵的黄瓜,冲洗干净,嚼在嘴里脆脆爽爽,满口清香。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母亲种出来的蔬果,不但养活了我们一家十口人,让我们的餐桌变得丰富多彩,让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
母亲说:种菜是一项细致活儿,虽然辛苦,但能带来无限乐趣。“种菜如绣花”“一亩园十亩田”,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要花费母亲大量的劳动力,但是这个时候母亲连蔬菜的影子都看不到,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希望却能给母亲带来很大的鼓舞。因为母亲相信,人勤地不会懒,出一份劳力就一定能有一份收成。
小时候,我常去菜园看母亲种菜,她先整好地,再用锄尖拔拉开一道道浅沟,然后把种子撒进去,最后用锄头推动沿土将沟埋住。等过十天八天,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就会冒出又绿又嫩的瓜菜的新芽,这时母亲也会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母亲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母亲给菜苗浇粪水时,不是鸟儿啼鸣的清晨,就是倦鸟归巢的落日黄昏。母亲说这个时候浇粪水,便于菜苗吸收养分,而且浇洒粪水时,一定要浇在根脚,要是浇在菜叶上,菜苗就会慢慢枯死。等到菜苗长高长大后,母亲就会弯下腰背,往菜苗稠密的地方,拔掉一些柔小枯黄的菜苗。母亲说种菜其实和做人一样,有舍才会有得,哪怕是一棵小小的菜苗也需要适合自己生长的空间、阳光和雨露。
母亲的菜园一直都是用家里的猪粪或木柴火灰来追肥,没有一点化肥农药,每隔一两天母亲就会从家里挑粪水浇一次,让各类蔬菜长得葱茏茂盛。不打农药的菜地,虽然有许多菜叶上常爬有绿色的小青虫,菜叶有窟窿,影响菜的美观,但一点不影响菜品。不像现在菜摊售卖的蔬菜,看起来漂漂亮亮,可远远地就能闻到农药味。本可生食的西红柿黄瓜,回家要多多泡洗,才敢入胃,其它的更要炒熟。
刚进城的那几年,因经济比较困难,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让父亲送一大袋自家菜园子的菜到镇上,让妹夫托人带给我,说城里买的菜,农药化肥用得多,日照养分都不足,吃多了人容易生病。那满满一袋子菜,盛满母亲的心血,足够我们吃一个星期。母亲感觉我们的菜吃得差不多了,就会再让父亲为我送新鲜的菜,如此往复,我们夏天基本很少买蔬菜。
如今父亲已不在了,母亲也老了许多,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但她依然固执地在菜园里侍弄。只要有空,就扛起锄头,给各种菜蔬拔草、除虫、施肥。那些蔬菜也好像是通了灵性似的,西红柿嘟嘟嘟地涨红着脸,茄子紫光照人,还有辣椒黄瓜,也一个个长得油光水滑的,鲜嫩得不得了。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母亲自然吃不了,除了分给我几姐妹外,就送给湾里没有菜园的人家。所以,左邻右舍有什么好吃的,也总忘不了母亲。
现在我每次回去,都会到母亲的菜园里转转,帮母亲除除草、施施肥,看看菜地里硕果累累的情景,总是嘴角流露出得意或自豪的微笑。菜园里有母亲的牵挂,也有我的担忧;菜园里撒满了思念,也结满了乡愁。
编辑:但堂丹
目前,该镇新增早稻播种面积1300余亩,储备各类农资物品200余吨,农田水利改造完善投入资金106万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
目前“红色书屋”已配置各类书籍2000余册,台式电脑4台,寒暑假期间吸引村民、学生借阅书籍超200人次。
昨日,嘉鱼县渡普镇东湖村二组,农技员高亮在水稻田里帮助受灾农户施肥、撒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通讯员杨雪梁加柔摄。
11月16日,通城县塘湖镇龙印村村民趁着晴好天气,在千亩直播油菜基地开展管护工作。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4月13日,赤壁市余家桥乡大岭村蓝莓种植基地,当地工人们正在给蓝莓苗除草施肥。
咸宁网讯记者王馨茁报道: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月21日,市第...
人物名片:市人大代表、崇阳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本报讯记者马丽娅报道:到去年底,崇阳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卫兵已经投身...
全公司有5.53万亩水田,采用无人机作业占总面积的90%。
11月20日,通城县塘湖镇龙印村村民在千亩油菜示范基地管护油菜。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产业基地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65万元,现种植猕猴桃、黄桃、蓝莓,基地建成后每年为莲塘村增加集体经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