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王秀兰整理/本报记者 王恬
秋高气爽,遍地金黄,桂气缭绕,心澄意爽。此时捧读,最是书香伴秋滋味长。
秋日读书,读的是闲适惬意。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有曰:“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床前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翁森是南宋诗人,曾担任过几任小吏。南宋覆灭后,便退隐山林,过着清贫生活。但只要可以闭门读书,他宁愿粗食布衣、宿居陋舍。他在庭院栽种梧桐,夜里也能听到梧叶秋声。院前篱笆旁种下豆花,夜深人静时,亦能听到窗外蟋蟀的浅唱低吟。如此诗意的环境,他心满意足地在床边安放一盏明灯,精神旺盛时伏案而读。倘若倦了,就在床上小憩一会,既能放松身体,又可凝神静思,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他沐浴书香,身心愉悦,精神陶醉,有感而发:“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趁着月色皎洁、秋光正好,让我们在“乐淘淘”中读书赏月,莫负大好时光。
秋日读书,读的是闲愁相思意。秋夜独居,捧读诗书,亦能读出一腔思情愁意。“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这首《秋风词》把“风清月明相思浓”的意境写得婉转多情,含蓄隽永。而“千古才女”李清照的秋思却是妙俏玲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天是容易催生悲愁的,一阵秋风、一枕秋雨,都会让人伤怀。那“梧桐更兼细雨”的绵柔多情让孤寂寡欢之人思念萦怀。此时倘若沏一杯热茶,捧诗听雨,却是韵味无穷。袅袅茶香里,空气中氤氲着书香气息,心中愁思顿消,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莫名的欢愉。
秋日读书,读的是人生意蕴。“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首《秋夕读书幽兴》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之手。他出生于南阳新野,父亲在他十岁时去世,而后家境逐渐困顿,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永无止境。岑参从小勤奋刻苦,十五岁开始遍读经史,成年后工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及异域风情情有独钟。此诗写他在秋夕读书时所感所思,诗中通过“苔藓侵阶绿”“梧桐覆井黄”等自然景象,感叹年华似水,光阴易逝。他自喻“惊蝉”“旅雁”,借用“凿壁偷光”典故,表达了自己不甘人后、力争上游的决心和毅力,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情感丰富,意蕴隽永,是一首难得的励志诗。
秋日读书,读的是心静岁月馨。清代学者王夫之在秋夜勤学苦读,思味人生。“秋夜凉生静,枕簟冷于冰。研墨理纸铺,坐榻读书灯。皓月当轩照,清风拂书声。凝神细思味,入境心愈清。古人秉烛学,孜孜勤不休。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读书之乐何如哉?劳逸结合益身心。”此诗描绘诗人秋夜静读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警句“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是说:功夫需要每天坚持不懈地积累,不浪费点滴微小之功,最终才能将溪流汇成大海。这是对读书精神的深刻概括,告诫人们要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坚持不懈地努力,方能成就熠熠生辉的人生。
秋风起处书香浓,落叶聚还散,读书心自静。秋天是一个适合读书的季节。在袅袅秋风中,在月明如镜里,在岁月静好中,让我们捧读一本赏心悦目的书,静享秋之美好滋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执法办案要有哀矜勿喜的情怀
○陈希子淡淡的书香,韵味悠长,沁人心脾,那是来自于灵魂的香气。也有不少书店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子,借助互联网,通过线...
眼下咸宁正在着力打造“中国桂花城”,我相信,如果桂香满天的鄂南到处弥漫书香,一定会锦上添花,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自然会...
走进通山一中,质朴内敛的教学楼里和清幽恬静的桂花林内,到处是不绝于耳的读书声,充满浓浓的书香气韵……这是该校开展“书...
据了解,在实施全民阅读活动中,我市针对机关职工、市(村)民、师生、游客、企业职工等不同人群,着力打造书香咸宁、书香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采访时间:6月27日采访地点:咸安区城北街本期悦读人:郭皓月小时候第一次读课外读物,是我读小学四...
据了解,在实施全民阅读活动中,我市针对机关职工、市(村)民、师生、游客、企业职工等不同人群,着力打造书香咸宁、书香机...
数据显示, 2022年开展“阅满香城”品牌阅读活动431场次,其中线上直播活动浏览量达千万人次。
学校希望借此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助力文明校园创建。
通羊二小袁文斌校长说,读书活动将陆续举办“书签设计比赛”“共读一本书知识竞赛”“教师朗诵比赛”等活动,评出书香学生、...
区妇联将与区教育局联动,以书香育家风,让阅读成为生活常态,引导广大家庭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亲子共读,让浓郁的书香溢满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