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专
当王定钊深深爱上故乡的老屋之际,也正是老屋岌岌可危之时。江源人外出务工所挣的钱源源汇进古老的山村,拆老屋建新屋的冲动一波接一波。从2005年起,江源悄然兴起建房热,一幢幢的老屋被拆掉。
王定钊经常放下南昌那边的生意,三番五次跑回江源,苦苦劝说乡亲,但不起作用。2008年,承志堂被拆前夕,王定钊反复劝说无效,向县里反映。对方答复没有挂牌,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无权干涉。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拆掉。所谓“挂牌”就是列入保护单位,不但不能拆,还要维修保护。
急中生智的王定钊想到了网络,于是,写推文,发照片。2010年7月,一篇《清代进士谢俊敏老屋亟待保护》的帖子在网上广为传播,《湖北内参》作了转载,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此间,王定钊身边也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王定钦、王德厚、王能训、王光华等被人称之为“少壮派联盟”。义筹老屋的住户王龙祥想拆掉纯寡妇屋建新房,王定钊带上“联盟”成员轮番做工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王龙祥不但不拆纯寡妇屋,还自筹经费对义筹老屋修葺一新。2014年4月,江源村王氏族长要把老宗屋主体部分拆掉,建成新祠堂。王定钊连夜联系“联盟”成员,一起做老族长的工作,保全了老屋。
两个月后,湖北省政府网公布,迪德堂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坚守,功成一旦,王定钊喜极而泣。当年争取省政府专项抢修补助20万元,三年后省政府又安排维修款214万元。2015年8月,王定钊发起成立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这是全省首个民间保护古民居的社会组织。全村家家都有人当代表,订规则建章程筹经费,越来越多的乡亲汇入古民居保护洪流。理事会自筹资金三十多万元,王定钊个人捐款十万元以上。村民自愿将自家老宅清空交理事会统一管理,将各家收藏的古董文物交给理事会统一保存,将迪德堂打造“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村史馆”。国家文物局网站发文《以江源村为试点,探索湖北古民居保护新模式》,推广新乡贤汇聚民间力量保护古民居的做法。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邀请,王定钊出席2016年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并做《公众参与古民居保护——以江源村为例》的主题演讲,与会领导、专家认为江源古民居保护模式是一种落地性高、复制性强、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典范。
2016年,全村38户享受扶贫项目建房,村民全部自愿选择偏僻之地异地建房。理事会长期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保持合作关系,聘请专家团队为保护建设出谋划策。2019年1月,老宗屋、义筹屋与迪德堂合并,以“江源村古民居”命名,列入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江源村已成为“看老屋住老屋吃农家饭”的旅游打卡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2022年10月26日,江源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选自《路自通山》一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创新性产业决策者必备的战略思维—— 洞察终局 以终为始
下一篇:
我喜欢游泳
十八年如一日,致力于守护家乡古民居,让江源村上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得以保留,被专家称为“江源模式”。
本报记者阮智愚通讯员阮红旗十八年如一日,致力于守护家乡古民居,让江源村上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得以保留,被专家称为“江...
要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点,用实干凝聚力量,用真情温暖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定钊的脚步没有闲着,他一直在为家乡古民居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积极奔走呼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他说,只要自己还“跑得...
特别是在保护古民居的过程中践行的就是“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全面推广。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报道:12月6日,市政协召开“加强古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对口协商座谈会。
4日,咸安区汀泗桥镇团委组织青年代表到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及纪念馆,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我市精心...
记者丁婉莹通讯员许同同7月4日上午,咸安区“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启动仪式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拉开了我市大学生...
咸宁网讯记者陈希子、通讯员侯周洁报道:近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公布了2023年“井冈情·中国梦”全...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将采取立即停止使用、设置警示标识等管理措施,并向自建房产权人和使用人及时送达房屋安全隐患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