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层次人才 锻造核心竞争力
中共嘉鱼县委组织部
田野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1年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多年来,博士后工作站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致力于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筑巢引凤,着力引进和培养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大力研发高新技术、生产高科技产品,为公司构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高等教育、生态旅游、矿产资源等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的经济格局,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抓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功能
为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项工作正常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专班,由一名副总经理牵头,公司博管办负责具体工作,做到对外有人负责联系,对内有人负责管理。
为保障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条件和工作设施,投资2500多万元,兴建专家楼13000平方米,配有服务员、保洁员、专车,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健全了《博士后管理暂行办法》、《经济技术创新奖励制度》等相关管理文件,对科研课题制定、科研投入、研发报酬、成果评价与奖励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近几年,提取研发经费7600多万元,并设立“技术开发奖励基金”和“技术创新奖”,保障人才科研需求并激励他们创新发展。
抓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实力
工作站制订人才引进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努力抢占人才制高点。完善《博士后科研人员引进和管理条例》、《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来公司工作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引进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文件,对博士后和科研工作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的吸纳引进、选拔培养、考核管理、资金投入以及优惠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引进工作。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一是广泛收集外界人才信息,寻找企业生产经营急需人才;二是在媒体上做宣传,在公司网站和其他单位人才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广纳各方人才;三是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校找人才,积极参加各高校组织的人才招聘会,在学校现场物色人才;四是借助人事部门力量,发挥人事部门信息灵、门路广的优势,在大专院校、人才信息库中寻找和选择适合公司特点的专门人才。还多次参加省市人才交流会,多渠道、多途径、多种形式地吸纳人才。五是以优惠条件招回本地人才。公司规定,凡本地大学生与公司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按大专每年15000元、本科每年20000元、研究生每年25000元的标准发给教育、生活费补助。
工作站以求贤若渴的精神,以真挚的感情,以容才、爱才的人格力量,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盟。截至目前,拥有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省管专家4人、高级职称人员34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抓项目和平台建设,促进研发
结合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工艺改进,以及强化管理的需要,工作站主动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等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联络,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研究实验平台,高校为博士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围绕博士后攻关课题,公司专门组织企业内部技术骨干,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共同组成创新团队,通过共同研究、双向交流、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使得博士后研究人员尽快熟悉企业工艺技术流程,而企业技术力量也在研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目前,在站博士后3人,带动企业技术骨干研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近几年,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的在研项目9个,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项目8个,涌现研发成果30余项,获省重大科技成果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引进消化发明专利4项、报批实用新型专利6项,仅2016年就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明专利2项。有关项目获得各级行政部门资助基金1200余万。
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多个科研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获国家重点新产品;下属企业获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培养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并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011年6月,公司被授予湖北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