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0专题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成就巡礼 >> 正文

瑶媳妇摇出幸福生活—— 从大坪乡“瑶媳妇”华丽转身看通城乡村振兴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6-08 10:00

一场大雨过后,通城县药姑山下的大坪乡内冲瑶族村飞檐翘角、狗头牛角、小桥流水愈发灵动起来;石墙、石梯地、石板巷显得格外鲜明,瑶望千年广场两弯十二节牛角弯张有力,拥抱着游客的到来。

一大早,“瑶媳妇”一家忙碌起来。主人胡有志和5名贫困村民来到中药材基地打理钩藤,妻子刘英化了妆,疾步到瑶族风情广场高大牛角塑像下拍抖音,为大坪乡土特产品代言,还要接待远方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四川来帮忙的岳父则牵着马驮回一大包药材准备炮制,等下还要牵马演出。

守住一方绿,换来满山金。胡有志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主要是县委、县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让内冲村民吃上生态产业扶贫+旅游致富的饭。

两年前,胡有志家门口还是一条山水沟,经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成为4A景区,头脑活络的他嗅到商机,丢掉外头的生意回乡,山上种药材,山腰植水果,山脚播蔬菜,堂屋改酒店,还安排村里贫困劳力一起产业致富。


从卖木柴到卖风景


游客在瑶望千年广场观看民俗表演


胡有志少时家贫,帮着父母砍柴卖,维持生活。徜徉青山绿水之间,听着瑶歌入睡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乡亲们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1999年,初中毕业的他外出务工,从一名学徒做起,25岁便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900年的千家峒,300万瑶胞苦苦寻找的圣山。药姑山下的内冲瑶族村,自古为瑶汉杂居之中心,大量瑶族先民生活遗迹,赋予药姑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极为难得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都是难以估量的。

事业有成的胡有志一直心系桑梓,2003年家乡药姑山被认定为瑶族早期千家峒后,胡有志毅然辞掉了年薪三十万的工作,选择在家挖掘“瑶文化”,这一干就是5年。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底,咸宁市“中国古瑶文化之乡”的成功申报,胡有志的命运有了转机。

通城县依托内冲瑶族村优良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立足药姑山旅游规划,以“瑶望千年,药韵楚天”为主题,为美丽瑶乡量身打造了“一轴两环三片”的总体规划并逐步实施。

如今走进内冲村,以民俗酒店、古民居、风情街、广场风雨廊等瑶族建筑为核心,以现有民居瑶族风格打造为主体,重点保留的垒石墙、石梯地、干打垒、石板巷道等具有岁月痕迹和历史意义的建筑残存,留住了乡愁,留住了乡村记忆,引来了投资商和游人,带来了商机和生机。

为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通城还谋划建设了瑶乡大药谷景区,以瑶、药文化为主题,以溯溪、环山近3公里步道为主线,将瑶乡风情、山水田园、中医药文化创建融于一体,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的乡村旅游精品,展现了“中华古瑶第一村”的魅力,突出养身、养心特色,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民宿、餐饮、会议等于一身的AAAA级景区。

在当地,胡有志第一个意识到古瑶文化必定撬动乡村振兴,他主动作为立即将民房变民宿,形成吃、住一体的古瑶风格餐馆,注册“瑶媳妇”商标,“瑶媳妇”酒店、“瑶媳妇”时蔬采摘园、“瑶媳妇”土特产应运而生。

青山碧水绿道,涓流浅滩廊桥。“瑶媳妇”时蔬采摘园里,绿的辣椒、红的苋菜、紫的紫苏、黄的圣女果等分厢排列整齐,五彩斑斓如一副画。

来自湖南省平江县的刘海兵摘了一把紫苏,他的儿子跟在后面摘下几个辣椒,摆了一个姿势,老婆忙着拍照,采摘园里不时传来笑声。

“干农家活,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刘海兵觉得这趟邻县游超级值!


从种药材到卖健康

游客牵马游瑶乡风情街

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连。

“七片叶子的是七叶一枝花,像荷叶一样的是八角莲……”“瑶媳妇”餐馆后面的山坡上,胡有志指着自己的中药材基地如数家珍。

药姑山上随便抓一把土,都有药材的香味,随便走进一处树林,都有“隽六味”的芳香。

胡有志口中的“隽六味”是钩藤、黄精、白芨、金刚藤、七叶一枝花、白术六味药材。

胡有志返乡后,盯着县里提出的实施“五药”(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并举,着力打造中药材大县发展战略,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助力扶贫攻坚,几年下来,贫困户尝到了甜头。

“只要药材种得好,黄精变‘黄金’。”清晨,53岁的村民黎秋香山正在山林间的黄精地里拔杂草。

以前,黎秋香种2亩水稻和5亩红苕。胡有志劝他:种水稻难免使用农药化肥,种植道地中药材不会污染水源,市场供不应求,能赚更多钱。

黎秋香下决心全部改种黄精,年收入达到3万元。2018年,她成功摘掉穷帽。

“有了钱,改建了多年失修的老房子,宽敞又透亮。”黎秋香逢人就夸胡有志。

中药,不仅种在山头,储于仓库,还香沁舌尖。

“黄精位列‘隽六味’中药材之首,在通城县野生分布广、人工种植多。它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功效,是自古服食之重要补药,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就有‘蒸、晒’九制的记载。”说起药姑山的药膳,胡有志如数家珍。“紫苏煎蛋,霍香煮鱼,桔梗沌鸡,黄精泡酒,不仅味道鲜美,还可治未病,延年益寿呢。”

游客在“瑶媳妇”酒家能喝上滋阴补肾的黄精土鸡汤,壮阳补肾的黄精酒,就着紫苏煎小鱼仔,手剥竹笋和竹筒饭,足够你尝遍瑶乡美食。

今年五一黄金周,坐落于大坪乡内冲村的中华古瑶第一村,成为湘鄂赣毗邻地区最热的景区之一,每天入园游客4000多人次。他们中,很多是冲着药膳来的。

全乡药膳菜肴达到30多个品种,从大坪乡街道通往内冲瑶族村的风景路上,有12家药膳餐馆,用的是贫困户种植的瓜果蔬菜和药材,还为37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

“我们将进一步培育特色品牌,加大药材品种的保护、培育、申报力度,以药养打造药旅融合新引擎。”正在瑶乡调研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信心满满。


从村姑到瑶乡形象大使

瑶媳妇刘英在网上直播销售土特产品

“这是药姑山的生态竹笋,这是药姑山的楠竹仙酒……”

“瑶媳妇”刘英正撑着竹筏在绿水间直播,白云青山,碧波荡漾,唯美的自然画面引得粉丝纷纷点赞、转发、下单。

“为推介内冲瑶族村,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我们希望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把我们贫困地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农特产品展现出来,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瑶媳妇刘英一身瑶装,尽显瑶妹子气息。

刘英老家在四川,2007年嫁到内冲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外同丈夫胡有志闯荡几年后,又回到家乡中华古瑶第一村——内冲村挖掘“瑶文化”。

“内冲村是我的家乡,我有义务将自己家乡的风景、文化宣传出去。”2019年,内冲村举行最美药姑仙子的海选活动,刘英当仁不让。

从此,内冲村到处可见刘英拍摄、直播的身影,网红“喊泉”、网红“摇摆桥”、网红捉鱼更是通过她发的朋友圈、抖音,刷爆微信群。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

循着热情奔放的歌声,遥望千年广场,一支支穿着瑶族盛装的队伍正在表演拍打舞,整齐的动作,铿锵的音响,一群群外地来客饶有兴致地拍照欣赏。

“瑶媳妇”刘英边走边介绍,这就是她组建的村民表演团,她们通过歌舞的形式将古瑶文化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游玩。

跳得最带劲的村姑黄菊凤兴奋地说:“瑶媳妇”刘英每月给她们每人千多块钱演出费不说,还从湖南聘请专业团队指导她们,丰富内涵,让我们更专业、更专注推介瑶文化。

“正月里,姐劝郎莫赌钱……”广场另一边,87岁的2组村民胡仁保正在用苍凉的声音唱着瑶歌《四季劝郎》,引来游人驻足围观。

“想不到我这80多岁的老头子,临死前还能为瑶族村作点贡献。”胡仁保收集整理几十首山歌自编自唱,有时赢得游客叫好打赏。

今天的内冲村,不仅是旅游村,更是网红打卡村。更让“瑶媳妇”刘英夫妻充满期待的是,希望更多的网红参与进来,将内冲村的风景和土特产宣传出去,把村里的山水、古瑶文化拍成电影“卖”出去,让内冲瑶族村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文/图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刘建平 通讯员 胡雄文 葛七甫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村社一体携手迈富路 —— 通城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助攻坚
下一篇: 通城县“防贫保”筑牢防贫“保护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