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中甫(通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通城县天星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瑶族《千家洞源流记》中的“千家洞”记载,就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桃花源一样: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洞天福地,也都只能通过一个“穿岩”或“山有小口”,才能进入到里面去。传说中的千家洞“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穿岩入内,内有数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洞”。《千家洞歌》是这样描述:
“日头出山照塘溪,寒鹏野鸭水上戏,
迎着红日洗翅羽,上岸理毛拍翅啼。
日上东山白石岭,洞里庄稼壮又青,
千家担禾门前晒,日下西山担回厅。
日上东山白石岭,水过龙门石谷中,
日落山阴映江水,弯弯河水似金龙。
日头落岭山背藏,收工回家过莲塘,
满塘莲花白又美,手摇莲花四面香。
日落江,蜜蜂过岭口含糖,
蜜蜂含糖酿窝里,哥妹同归过蓠旁。
日落岭,大洞禾苗绿油油,
过了七月目连节,金黄谷子勾了头。
………”
《千家洞源流记》中载,元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官兵攻打千家洞,瑶民首领自知不敌,于是吩咐瑶民从一个通往外县的山洞里逃走。瑶民在离开千家洞前,将一只牛角锯为十二截,每姓瑶族保存一截,又将祖先神像埋在平石岩口洞下。洞外有一座“石童子”为标记,相约五百年后,瑶族子孙重返千家洞,将十二截牛角拼合吹响,洞门自开,将祖先神像取出祭祀。出逃的瑶民如今大多散居在岭南大山中,他们向往失落的家园千家洞。其盘王大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中是这样描述:
“青山脚下千家洞,山宽地阔好安身,
落在洞中多少年?哪样大祸落洞村?
落在洞中六十年,开山种地好年成。
官府公差把洞进,逼交皇粮送京城。
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洞来,
蒋大官人发兵到,廿七营马围上来。
层层官兵人马众,洞中老少难阻挡,
众人商量离洞去,千家大洞又抛荒。
瑶人退出千家洞,爬山涉水开路行,
瑶人世上无出路,何处安身才太平?……”
所以寻回千家洞,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顽强生存与寻找皈依的精神寄托。那么,千家洞又在哪里?
2017年12月13日,中国民协副主席程建军带领专家组,一行三十多人不远千里来到通城县药姑山,就咸宁市创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和“中国古瑶文化研究中心”、通城县内冲瑶族村“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进行考察、论证、验收。
云雾朦朦,车盘路转,一镖探客悬崖。
满目残垣,于我诉苦千家。
喜泣梦回龙窖,更胜千里寻她。
六百年过后,大塝风头,空寂如花!
药姑当时初到,守白云祖庙,箬叶袈裟。
医病修身传教,正茂风华。
整座瑶山百世,又怎会、名改成她?
只为三仙坦上,出世桃源,道义天涯!
——锦堂春慢 · 千里寻她
· 遥想药姑 ·
而我,站在高高的相思山上眺望洞庭湖,想念着药姑。
药姑山静静的座落在通城县西北的洞庭湖畔,如一位美丽的浣纱少女,缓缓地从历史的迷雾中走来。
药姑山又叫箬姑山,原名龙窖山。相传明朝时有李氏三姊妹,从他乡逃难来此山中结庐修练。三姊妹以箬叶遮体,于山中采药行医济世,普渡众生。后于绝顶之三仙坦升仙,故被世人敬称为三仙娘娘。尔后,一座山为之更名,一方人为之倾倒。
每每谈到瑶族,谈到药姑山,谈到三仙娘娘,谈到李氏三姊妹,我总愿极力把仨药姑渲讲成瑶族三姊妹。相信她们三姊妹肩负了整个民族,对一座曾经养育他们一千多年的龙窖山的爱恋与守护。
医者、守护者、三仙娘娘,不同的化身符号同时注脚在药姑三姊妹的身上,并且以一座名叫药姑的大山作为她们永恒伟大的注释。
第一次来内冲,已是十年前的初春时节。我们沿着清新而又弥漫着雾气的东冲水库往里行走,看见雨过天晴后的内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享受叫做美不胜收。原来一直以为江南的风光全在苏杭,一直在为身处荊蛮丘陵之地而纠结。其实真的是理解错了:眼前这水虽没有江浙那样横垣充盈,却清澈而又精致;眼前这山,更是有着苏杭没有的温柔与挺拔。这不,水库对岸绿油油的山峦,倒映在水面上舞动着春天灵动的影子,沿路沿路的映山红,让我怀想着药姑年青时的模样、在春天里的样子,应也是如此红艳。
水库上游是溪,溪河两旁便是内冲村落,浡浡溪流是从大风塝上急湍而来的。在溪流拐角山脚下的三仙娘娘庙里,我看见了药姑,还真的是很红很艳!我们爬上十几踏石砌台阶,看见一排废弃的破旧土砖屋,向里一转,再上几级石台阶,便到了三仙庙。这庙也很破,就是底矮的一层连三间的土房子,庙前石坎阶基一米多宽。推开一扇漆黑老旧的木门,便闻到一股浓浓的香火味,这里是庙的前堂。前堂进深约三米多,地上排放着几个拜祭用的草蒲团子,里面有些暗淡。正堂与前堂中间横着一堵木质门连窗隔断,再挂着一遮灰旧的布缦,在烟火飘渺里越发显得暗淡。好在里头有个小灯泡,我撩开布缦,透过幽幽的灯光看见了身被红绒、头戴雀钗的药姑神像:妩媚的眼、厚厚的红唇、丰满的身姿,端坐在神案上栩栩如生。在众多乡村老庙中,从没见过雕刻得如此妙嫚性感的女神仙。
原来,药姑不仅仅是在人们心中很美,而是真的很美!
· 寻根问祖 ·
如今的内冲已是中华古瑶第一村,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
从内冲村到大风塝,必经鹰嘴岩,上去便是蔡家港。蔡家港上有石板桥,桥边一棵大松树,树下一拳湫潭。潭边立一块近两米长的磨刀石,上有八处深深凹凹的弧形磨痕,似在诉说着人间岁月苍桑。千百年来,瑶民们定在此揪潭止渴、磨刀歇脚,人来人往。今身上无刀,想想磨刀石于我,相见应是很麻木。说是港,其实仍是条曲折蜿蜒的溪沟,只是蜿蜒至此忽而平坦,成了一湫湫的温柔小水面。两三串水面便串成了一个小水坝,溪水在小石坝上扑腾扑腾的,不小心便从坝顶滑落到鹰嘴岩脚下,给岩坝披上了一件漂亮的银丝绸缎。沿途峭壁幽潭、溪沟纵横,时不时只见有石桥相连溪边废弃的石屋基台,以及一路山坡上随处可见的石梯地,在迎接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我们。
过了将军庙,沿着古老的石砌小径,一路披荆斩棘、溯溪而上,约摸4个多小时,便到了大风塝。这是一处古老的大屋场,到处都是垮塌的石屋占满了整个山坡。站在大风塝上,满目是萋凉。这里应是古瑶人祖屋。与广东连南八排瑶寨布局甚为相似:伴溪而建、依塝而居,不同的是所有遗存建筑没有青砖只有片石。屋场后山坡上都是石砌梯地,杂草丛生。整个塝上残留着垮塌的石墙、石屋和石篱笆,还有几条保留完善的石砌水沟。杂草在这里最具生命力,斜长在石墙中、石屋上和一切砌石缝里。人工堆砌的石井、土地小石庙,依靠在苍劲古朴的树下孤独地守候,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大风塝兴衰离别的往事。
大风塝,又名大风洞,位于药姑山大坪乡内冲村境内,与临湘市的龙窖源、梅池、朱楼、漆坡、古塘相毗连。药姑山为幕阜山余脉,跨湘鄂两省四县:通城、临湘、崇阳、赤壁,方圆200余平方公里。药姑山上留存有大量石屋、石寨、石梯地和石墓葬等百余处垒石文化遗址遗存。这里原是瑶族人的根,这里的人们曾经和药姑三姊妹一样,守护着他们的祖庙白云观,守护着他们的祖山龙窖山。
从大风塝往西横走一公里,便是白云观。白云观又叫白云寺,位于大坪乡药姑村境内,花果园水库三里之上,海拔830米。这里是一块山间小平地,四面环山,独南面一缺口,便是雷公崖。一湾溪水从寺前自东而西蜿蜒而过,曲而向南,奔向雷公崖聚成一小塘面,便从崖顶急泄而下。山雨时节,形成山溪瀑布,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蔚为壮观。寺旁界碑,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立,上镌“药姑山上,白云缠绕;雷公岩下,瀑布飞泻;林木葱郁,古树参天;三仙娘娘,翩翩起舞”,至今犹存。
又清 · 同治《通城县志》记载:“白云山,在箬姑山南,与箬姑接连,突兀崄峻,山顶有唐建古寺”。通城古语云:先有白云寺,后有通城县。且据今白云观主持胡道长讲,该寺庙主殿下落有三层屋基脚。由此可见,白云山上唐时便有寺庙,并几经毁立。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正是龙窖山的莫徭发展鼎盛时期,而此时的白云古寺庙应就是龙窖山上的莫徭祖庙。那么,现在的白云观也就是现存最古老盘王庙的前世今生。
· 遇见千家洞 ·
我们通城和崇阳人的祖先,大多都是六百多年前从江西迁来的。
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中原人口经历了三次南迁浪潮。北方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曾经出现过几次剧烈的变动,迫使黄河流域人民南迁到淮汉、长江以至南岭以南地区。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永嘉丧乱之后,即西晋“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史称五胡)的永嘉南迁。南来的北方侨民大都集中在淮水以南、太湖以北地区,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武陵渔人,看到避秦时乱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反映出中原人们(包括荆蛮)南迁后美好生活景象。
唐中后期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荒无人烟的灾区,大批难民蜂拥而至淮汉以南地区,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这次大移民主要集中在苏南浙北,江西北、中部和鄂南湘西北三个地区。南方农业文化的发达区从江淮一带向西扩展到中南地区。
北宋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宋王室辗转南逃杭州,大批各阶层的北方人随之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
靖康之难后,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翻山越岭来到通城这片世外桃源。但同时挤压、占据了原著古瑶人的生存空间,并且导致古瑶人举族南迁。故而有族谱中记载,我们的祖先来到通城,发现一座座的山庄里有田、有地、有土筑石屋,却没有人居住,传说这里发了人瘟。
清 · 同治《通城县志》记载:宋高宗绍兴(公元1131—1162年)初,“杨幺等起义,衡、宝、永、郴四州的山瑶千里迢迢并肩战斗。后义军被岳飞讨伐,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菁的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由此可见,南方山瑶对北方移民是绝对排诉的,只是在经过一场看似正义的“岳飞镇杨幺”的战争后,他们被迫举族南迁。但龙窖山仍“尤为窟穴”、“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菁的通城地界”,藏匿了不少山瑶。这里称药姑山为龙窖山,由此可见龙窑山更名应是宋之后的事。也就是瑶族传说中被迫从千家洞迁逃至湖南之南后,我们的祖先则从江西迁来。
那么在元之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到底跨越多长的历史呢?这里面我们必须了解瑶学界的两点基本共识:1)瑶族主要起源荆蛮,荆蛮应该是自先秦时期一直到西晋末,分批次不断地从江北渡长江“漂洋过海”到洞庭湖区周边;2)瑶族第二次“漂洋过海”大致是到了南宋末,才大批大批离开“千家洞”,又“漂洋过海”过洞庭湖,到了现在的岭南地区。那么,在这两次史诗般的“漂洋过海”大迁徙事件中,龙窖山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从秦至南宋整个历史长度跨越了一千多年。
李本高先生于1995年,在其《瑶族迁徙的中转站——千家洞》中提出瑶族千家洞“很可能是指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的某一地区”这一科学论断。在2001年,广西瑶学学会与湖南省民委的专家通过考察,认定龙窖山(药姑山)为瑶族早期千家洞,也就是说“龙窖山千家洞”是瑶族最北最早的祖居地。
莫徭之名,最早见于《梁书·张缵传》,说湘州界零陵、衡阳等郡,住有"莫徭蛮"之人,长期以来依山为险,不归属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莫徭主要从事狩猎及刀耕火种农业。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洞庭湖畔写《岁晏行》一诗,反映了莫徭当时在龙窖山生活的情景:“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通城古瑶人在隋唐之前属南蛮的长沙蛮之例,而发展到隋唐时期已称莫徭,莫徭在下隽治域内得到汹猛发展,完成了从蛮到瑶的蜕变。
我们对通城古瑶的研究,脱离不了对古下隽的研究。古下隽始立于西汉、没于隋唐,前后七百多年。下隽初为长沙国十三县之一,治域包刮今崇阳、通城、蒲圻、临湘、岳阳及嘉鱼部分等六县市,环幕阜山、包含药姑山全部。据史料载,古下隽县治在今通城县治西北,即药姑山脚下。
据同治五年《崇阳县志》记载:“汉下隽县治位于邑西暇心畈,今沿沟里许,有城址可寻,其东曰东关,西曰西关,南为风城岭,崩处出铠甲戈矛之属,西北泉陂市,遗墟长二里许,弥望皆荒冢,为古达岳州驿路。近,土人挖地得碑曰‘伍家镇’,疑隋废隽州后改称也”。故而,我们研究通城古瑶,不能局限于药姑山一座山,而应扩展到整个幕阜山脉周边。鉴于古下隽治域及存续时段与瑶族先民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年代基本吻合,所以我们要还原通城及周边地区瑶汉杂居之历史原貌,都绕不开下隽。
走上药姑山,我在一处处瑶族先民居住过的溪边石屋残垣前停停走走,在一片片瑶族先民耕作过的山坡石梯地面前昂首仰望,在一座座瑶族先民沉睡千年的石墓群中低头徘徊……我追忆着这座深山老林中曾经的王者——通城古瑶人。对于我,她们是多么熟悉而又遥远。
我们的先祖不远千里,从江西来到这片陌生而又优美的土地上,入乡随俗地继承了古瑶风俗,至今还影响、熏陶着我们。在这片世外桃源里,不期而遇地遇见最美的她——千家洞。
你虽然是一个传说
淹没在岁月的长河
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
等待着我来与你对歌
你虽然是一个传说
掩盖了远久的辉煌
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
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
你虽然是一个传说
光芒曾经照耀南江
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
如隽水一样温柔绵长
而我对你的思念
则是一堆干草
淋湿了两千年的风雨
仍然一点就着
——《千家洞与下隽之歌》
2019.12。于武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一位党员医生的战“疫”日记: 家人的支持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下一篇:
为身边的逆行者鼓与呼
药姑山,坐落在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原名龙窖山,属幕阜山余脉,主峰海拔1261.6米。那里的山水风物、历史遗址、居民建筑、及...
近年来,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通城县抓住特色、大胆布局,立足特有旅游资源现状,建设具有浓厚文化和人文...
11月30日,采访团从通城县城出发,车行25公里,到达东冲水库,湖面平静如砥,旅游公路依山盘旋,几经曲折穿过“中华古瑶第一...
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九井峰茶园结对了基地所在村组贫困户60余户,通过扶贫贷款参股分红、临时用工和茶叶采摘支付工资等方...
一场大雨过后,通城县药姑山下的大坪乡内冲瑶族村飞檐翘角、狗头牛角、小桥流水愈发灵动起来。如今走进内冲村,以民俗酒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内冲瑶族村曾是瑶族先民的"聚居地", 2012年被通城...
图说:清晨,内冲村小孩排着队等校车接他们去上学 导读:以往,只有在电影看到的,在欧美、日韩等国的乡村里才有的一幕,如今...
近年来,该县因势利导,科学谋划,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促进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批...
瑶族村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在瑶族村设立助农服务点,既是县农商行支持“三农”经济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县农商行践行“普惠金...
通讯员黄齐智在天刚蒙蒙亮的通城县城大街小巷,总能见一个穿着税服,拿着扫帚火钳的老头,专挑被人遗忘的小巷,专打扫卫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