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伟
身为小学班主任,在当下信息化浪潮中,班级QQ群、微信群已然成为日常工作里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既是畅通家校沟通的关键桥梁,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巧妙借助这些平台,充分释放其宣传、引导、凝聚效能,推动班级管理效能提升,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是我持续探索实践的核心课题。
精准定位,打造成长共同体。我深知班级群绝非“告状群”,而应是“成长共同体”。为此,我首先明确平台功能,它是家校协同育人的纽带、学生成长的记录者、教育理念的传播者,绝不只是“作业通知群”或“教师权威展示台”。通过群公告、家长会,我反复向家长强化这一理念。
其次,树立共同目标,制定“三不原则”:不发布负面评价、不讨论敏感话题、不传播未经核实信息,倡导“正向反馈”文化,鼓励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瞬间。如今,群里家长常分享孩子学新技能、获学校表扬之事,营造积极氛围。此外,建立角色分工。我从“群主权威”转为引导者、协调者、服务者,还设立家长志愿者岗位,如信息管理员、活动策划员,协助维护群秩序。
内容为王,传递德育温度。在内容建设上,我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德育内容。日常德育渗透里,定期记录学生成长,发布“今日之星”“劳动小能手”照片及点评,分享育儿文章并结合案例解读。逢传统节日或重大事件,设计主题内容,如国庆节“爱国故事会”、劳动节“家庭劳动打卡”,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主题活动策划采用线上线下联动。预热时提前发布详细方案,明确参与方式与评价标准;活动时实时分享精彩瞬间配文字说明;结束后整理作品展示并颁发电子奖状。遇校园欺凌、安全事故等敏感事件,我主动推送应对文章,强调学校防范措施,稳定家长情绪。
互动为要,构建双向沟通。为构建“双向奔赴”沟通模式,我设立“班主任答疑日”,每周五晚8点集中回复家长疑问,减少碎片化信息。鼓励家长非紧急私聊,同时创新互动形式,定期发起教育话题讨论,引导家长分享经验,并总结提炼形成共识。对班级事务发起投票调研,让家长参与决策,增强归属感。重要通知或复杂问题用语音发布,既亲切又避免歧义。对家长群内表扬或建议及时回应,个别学生问题私下沟通,保护隐私。
风险防范,筑牢安全防线。为保障班级群健康有序,我制定群规,明确禁止广告、拉票、人身攻击等行为,设“违规提醒—警告—移出群聊”三级处理机制,新家长入群签《群规承诺书》。保护学生隐私方面,发布学生照片视频先征得家长同意,对特殊学生格外注意隐私保护。利用技术赋能管理,用“群助手”设关键词自动回复,定期备份重要文件,提醒家长防范网络风险。
班级群是班主任的“第二课堂”,更是家校共育“云上桥梁”。我以“儿童立场”为起点,以“专业引领”为支撑,以“情感共鸣”为纽带,让班级群成为传播正能量、凝聚教育合力的主阵地,助力童心在爱与智慧中茁壮成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教研成为助推器
新闻随笔】作者:黄典林(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近几年,知识性内容正在成为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被热捧的“新元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在发布会上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注意了,吃这些会致癌”“这个窍门能治百病”“快把这些转给亲友”……智能手机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银发族”正成为网络...
“中国故事‘出海’,需要挖掘、制作、传播好故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日前在成都表示,要选择鲜活素材,利用新技...
作者:冯凌宇(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课题组组长:余朝晖课题组成员:聂应高熊鸣陈蕾彭茜珍吴新来孔薇湖北科技学院社科研究课题组。
”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形式载体、打造精品力作、强化传播力度、凝聚工作合力,把廉洁文化故事讲生动...
”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形式载体、打造精品力作、强化传播力度、凝聚工作合力,把廉洁文化故事讲生动...
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互联网企业、新闻媒体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等150余位嘉宾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