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科长班调研组
核心提要:实现“双碳”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理念,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战略性举措。作为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双碳”目标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战略契机。咸宁如何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实现双碳愿景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日前,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科长班全体学员到赤壁市、崇阳县和嘉鱼县等地调研,了解全市乡村振兴现状,探索“双碳”目标下推动咸宁乡村生态振兴的新路径,提出对策和建议。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农业和农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双碳”目标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战略契机。
一、绿色发展厚植乡村振兴的生态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农村低碳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调研中,我们看到从崇阳浪口村的山水田园到嘉鱼渡普赤城湖畔的湖光山色,从赤壁柳山湖花居民宿的小桥流水到官桥八组的现代风情,咸宁处处呈现村美人和产业旺的生动画卷。
(一)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和低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形成了新材料工业科技区、景观农业示范区、特色旅游休闲区、运动康体颐养区、东湖学院南校区等特色产业区,其中景观农业示范区集观光旅游、教育教研和产品销售为一体,初步实现了农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生产的莲藕、小龙虾和鳝鱼等无公害农产品畅销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新建 60kw光伏发电站、100亩茶叶基地、30 亩水产养殖基地和扶贫车间。各县市区逐渐形成了彰显本地资源禀赋特征的乡村特色产业,所有的脱贫村至少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
(二)清洁能源不断发展。调研发现,在咸宁,电、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成为农村主要能源,风电和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乡村成为清洁能源的主要生产地。中国广核集团拟在通山县投资建设总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储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打造千万千瓦级核蓄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华润赤壁日曜千亩渔光互补光伏项目、九宫山镇富有围垸“渔光互补”项目将渔业养殖、农产品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种植”的发电新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赤壁、嘉鱼、通城入选全国光伏开发试点名单,2020年,全市风力发电装机达23.05万千瓦,光伏发电达33.62万千瓦。
(三)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农村环境整治是农村节能减排重要方面,有利于减碳降污协同增效。比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拆破残房,改臭水塘,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全村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取得了环境优美整洁的良好成效。全市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位于禁养区内的172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关闭148家,改造升级24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0年我市化肥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了16.12%,农药施用量较2015年减少了22.9%;美丽乡村示范样板不断打造,建成41个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和170个整治村。赤壁、崇阳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省级生态乡镇51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475个。
(四)森林碳汇强化提升。通山县从2015年开始实施竹林碳汇造林项目,造林规模达1.05万亩,该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是全国首个可进入国内碳市场交易的CCER竹子造林碳汇项目。全市13个乡镇获评“省级森林城镇”、225个村获评“省级绿色乡村”,35个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999年到2019年,咸宁市森林覆盖率由35.99%增长到53.0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全市实施精准灭荒61.68万亩,完成面积排名全省第一,通山县、崇阳县、咸安区和通城县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今年,湖北省启动“两山”示范县创建,通城县、通山县和崇阳县三地入选。
二、“双碳”目标下的乡村振兴之困
当前,咸宁的乡村振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影响低碳发展的堵点和问题。
(一)低碳意识不强。调研发现,农村居民甚至镇村主要领导双碳相关知识缺乏,乡村振兴关注点集中在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上,对节能减碳要求认识不够。低碳宣传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开展不多,乡风文明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产品的建设上,低碳生活生产宣传教育不到位。调研的三个县村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乡土文化建设成效明效,但看不到一条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听不到一声低碳产业的宣传口号。农村地区形成低碳发展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降碳路径不清。乡村振兴服务双碳目标并提供有力支撑,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地区低碳发展缺乏规划,落实双碳目标的工作体系尚未构建;各级各部门把节能减碳目标融入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齐抓共管、多维度统筹协作的机制没有建立。乡村地区碳排放问题和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系统解决方案、治理路径尚不明确,治理模式难以与时俱进、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三)内生动力不足。农村节能减碳和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基层党组织带动群众致富能力不足,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集体资产出租、生态补偿款等。碳减排效果、成本、收益难于核算,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还有待于示范验证;部分低碳技术繁琐,使劳动力投入或生产成本有所增加,限制了其应用推广。在种植业方面,以小农户种植为主,减排固碳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成本效益低,亟须进行技术创新,探索区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配套政策滞后。针对农业农村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尚属空白,也未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导致减排固碳技术措施的推广面临障碍。农业农村领域不仅没有清晰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也没有专门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机构。农村交通、水利、电网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制约了双碳项目实施。
三、“双碳”愿景引领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
(一)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新要求,推动“产业兴旺”增活力。
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向生态高效循环要减排,要低碳。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工程,加快培育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平台、新业态。优先利用乡村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意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一批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基础项目,如通山县汇能生物质气电碳热能综合利用、崇阳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等项目。
探索农村能源生产和使用的咸宁特色之路。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占比,减少散煤使用和生物质直接燃烧,鼓励因地制宜推广清洁炉具;提高农房设计建造节能水平,着力解决农屋保温采暖、通风采光等问题;强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加快终端用能电气化;推动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燃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加快全市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研究解决土地集约供给、电力输送和能源综合利用等具体问题,推进“光伏+”、“风电+”项目建设。
(二)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新机遇,推动“生态宜居”赋新篇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应向节能减碳的持久美、内在美转变。加快创新农村生物质、垃圾等回收利用方式,推广“干湿垃圾分类”、“禁塑”行动等一批好做法。精准化应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实施农业物资的绿色替代,减少化肥农药应用。开展“低碳村庄”、“零碳村庄”的试点示范,树立一批典型,以保证双碳政策在村庄的全面实施。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整体谋划,以县为单位通盘考虑交通、水利、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落实基础设施养护责任主体和经费保障,如农村公路养护方面,探索推广“路长制”,经济条件允许的县市区可探索成立乡镇农村公路养护所。落实《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嘉鱼县滨江生态提升示范等工程建设。
(三)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理念,推动“乡风文明”添内涵
让低碳生活方式转化为民风民俗,必须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等传统宣传方式,创新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方式,把低碳理念融入村规民约、融入政治经济活动;要注重掌握农村群众对于低碳生活的重点需求,开发兼具趣味性、参与性的好工具,获取群众更广泛的认同和使用;要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建筑、农业遗迹和工程遗产中生态、环保、低碳的积极成分,通过地方文化表演、景点建设等表现形式宣传低碳理念;要在建设乡村书屋、乡村大舞台、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全面展现低碳理念,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的过程中传播绿色种养理念。
(四)把握低碳管理新使命,推动“治理有效”再提升
提升低碳管理水平,是三农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注意培养低碳管理人才,将低碳理念、低碳科技纳入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兴职业农民、基层党员定期培训体系中;要注意树立农业低碳生产生活楷模,让低碳生产生活蔚然成风;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引入在双碳领域有特长的乡贤开展对外沟通和回乡交流。引导高校等各类研究人员进行低碳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等的研发改造,全面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将碳减排纳入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体系,实现减碳降污同步发力。
积极搭建低碳服务平台,推动咸宁农村地区碳汇进入碳交易体系;发挥咸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及碳汇造林项目;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和草地固碳增汇能力;引入生物质能源发电配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相关项目试点,积极创造碳汇。增加农业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大众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认知,切实把低碳生产理念落实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全过程。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双碳行动,共同推进区域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和实践应用。
(五)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任务,推动“生活富裕”上台阶
将低碳发展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体系,把低碳生产生活和乡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发达地区、各类企业与脱贫地区开展低碳产业和技术协作活动。要加强县级层面统筹谋划和规划,利用各地资源禀赋,搭乘“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顺风车,将碳减排作为重要工作模块嵌入乡村振兴整体布局。充分总结通山县实施竹林碳汇造林项目经验,鼓励大力开发脱贫地区碳减排项目,实现经济脱贫与绿色低碳发展无缝衔接。提高“低碳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低碳金融”的制度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乡村低碳产业投融资。
碳达峰、碳中和必然带来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同时也必然带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又一次飞跃发展。让我们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升级双碳愿景下的咸宁乡村振兴路线图,为实现“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执笔:潘志明 朱哲
指导老师:黄凯 董芳 章凤香
编辑:hefan
上一篇:
农商银行应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敏15日,我市收视收听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丁小强指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