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旅游 >> 咸宁特产 >> 正文

咸宁特产,路在何方?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9-22 08:26

  旅游热起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购物问题。“来咸宁旅游,想带点特产回去,买什么好呢?”近日,一位外地游客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

  咸宁有哪些土特产可买?它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并成为提高咸宁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有力旅游资源吗?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区部分特产店及相关人士。

  一年新开16家特产店

  走在城区大街小巷,各种土特产店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一号桥一家特产店内,二十多平米的店面,摆满了各种来自我市各地的土特产品,包装精美,品种多样,有桂花系列、茶系列、酒系列、小食品系列。

  老板介绍,从2007年开店以来,每年的产品品种都在增加,包装也是越来越精美,大部分游客都对这些产品比较满意,特别是温泉文化旅游节过后,来这里买东西的游客和市民明显增多,人气旺的时候,车子会在店门前排起长龙。

  月亮湾正强烟酒店,去年11月份开张,主要经营咸宁特产。老板孙红霞介绍,店里光桂花产品就有25种。

  业内人士都知道,旅游有六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购物是旅游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土特产销售,占据了购物环节很大的比重。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游客购物消费占到了我市旅游收入的四成左右。

  由此看来,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土特产的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就如滨河东路楚乡土特产店老板王泽凡所说的,“因为有市场,土特产店才会逐渐增多。”

  来自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注册特产字号的商铺有54家,仅今年新开的就有16家,实际经营咸宁特产的,可能还不止这些。

  旺季日均百余人光顾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月亮湾一家名为强连达的特产超市,时值上午10时许,店内并无客人,几位售货员正在一旁闲坐。

  看看店内摆设的商品,以桂花、竹笋、茶叶为主,在店内销售的土特产有几十个品种,如通城豆制品、赤壁水产、通山麻饼等。“我们店开张时间不长,生意不怎么样。”一位售货员懒洋洋地回答道。

  “上半年不怎么样,下半年生意会好些吧。”楚乡土特产商行老板王泽凡说道。在决定开特产店之前,王泽凡对咸宁的市场做过调查,特产销售也分淡旺季,与咸宁的旅游情况挂钩。旺季的时候,大多数客人是外地游客,淡季的时候,卖的就是人情关系了,顾客主要是企业、单位。

  咸宁佳成特产中心是我市一家上规模的特产店,经营本地土特产品种千余种。中心经理沈前进介绍,每年的5月至8月是淡季,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等,入不敷出,每天都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沈前进想尽办法,面向街边的小店、酒店、商铺、代理商做批发生意。“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接待两、三百人,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额上万元。”沈前进分析,人们的购物欲望在炎热天气会下降,天气也会影响人的心情,不愿出门购物。此外,暑期来咸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避暑、漂流等项目,这些景点都远离城区,游客进城少,没时间购物,这些都是夏季土特产处于销售淡季的原因。

  “夏季是温泉旅游的淡季,不少温泉酒店都会想方设法吸引游客,如何在淡季提高咸宁土特产的销售量?这是所有特产店都面临的难题。”一号桥一家特产店如是说。

  咸宁特产困难重重,名头仍不够响

  “咸宁土特产品多,但是真正能打响品牌的精品却是屈指可数。”采访中,不少特产店店主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咸宁特产品种大同小异、品牌不集中是咸宁特产的不足之一。以桂花酒为例,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桂花酒,从名字、内容到外包装,有着90%的相似度,没有自己的卖点。一个厂家生产出了一款畅销的产品,其他厂家就争相模仿。随后,为了抢夺市场,就会互相杀价,你卖10元,我就卖8元,从而使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佳成特产中心经理沈前进介绍,一般市民不会购买特产自己消费,主要是作为礼品送亲朋好友,而我市特产质量和外包装档次均不高,他认为特产产品应该走高档路线。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胡晓锋认为,目前,全市大部分旅游商品企业尚属于“小、散、弱”。有开发资源和开发能力的大企业还没有将目光投向这一块,规模化生产比重小。

  此外,胡晓锋还认为我市旅游商品的特色也不突出,在太乙洞、星星竹海、131工程等景区,一些旅游商品摊或者小店售卖的佛珠、小罗汉等商品,大多是全国各景区都可见的“熟脸孔”。虽然有土特产专柜,也有高档茶具、根雕作品等旅游商品,但真正能反映咸宁民俗风情的特色旅游商品还是不多见。

  咸宁特产,如何跃出龙门

  咸宁土特产如何克服现有的不足,做大做强,实现大卖?

  市工商局商广科负责人曾家富认为,咸宁土特产品要实现突破,必须走科技发展之路,特别是在代表咸宁形象的桂花、茶叶、竹制品生产上,政府须正确引导,并扶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其次土特产生产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包装打造品牌,用品牌闯市场,以品质赢市场。崇阳小麻花产品热销海内外,赤壁赵李桥砖茶在北方市场供不应求,都是成功打造知名品牌后的效应。

  胡晓锋告诉记者,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应遵循“文、新、特、实、藏、量”六字原则。

  “文”即文化性,文化渊源是旅游商品发展的生命力。“新”即创新性,旅游商品应创意新颖,具有时尚感。“特”即特色性,每件旅游商品都应主题突出,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咸宁地方特色。“藏”即收藏性,要求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量”即量产性,市场要有一定的占有率,经济效益好且具有批量生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在旅游商品的市场建设上,胡晓锋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应纳入城市规划、景区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去,在流动人口多、商店林立的地区应建立专营旅游商品的商店。另应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导购,通过导游对咸宁特产文化进行讲解,游客可以一边感受文化熏陶,一边欣赏精湛的民间工艺,增加游客购买欲。(记者 庞赟 黄珊  图片 赵骥)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汀泗川玉”香传万家
下一篇: 我市六县特产打包成“咸宁八珍”

相关新闻

  • 南山猪脚

  • 土菜系列

  • 合菜面

  • 崇阳“土茅台”崇花春

  • 火烧赤壁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直逼赤壁水域。吴军都督周瑜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针对曹军不习水战和曹操骄傲轻敌等弱点,决定实行火攻...

  • 宝塔肉

    宝塔肉又名大席肉、海参条肉,千百年来是咸安农家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

  • 嘉鱼藕夹子

    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

  • 襄阳大头菜

    芥菜又叫大头菜。襄阳的大头菜个儿大,味儿正,京城里的大官们常常点着吃它。据说大头菜的渊源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居住隆...

  • 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用传统方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

  • 通城“笑脸薯”:餐桌上的“新宠”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