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亚平
近日,“2024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期间,世界旅游联盟(WTA)与中国国际减贫中心联合发布《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其中《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内冲瑶族村: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成功入选。
据了解,《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研究成果,由世界旅游联盟与中国国际减贫中心联合发布,围绕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量化、创新性、材料的完整性和积极的社会影响等标准,遴选出50个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中国新农村建设成果,乡村旅游发展新面貌,为旅游减贫和乡村发展贡献经验。
1月22日,一群江西游客来到通城县内冲瑶族村。他们拉起横幅拍照,尽情畅游在山水之间。
“这里瑶族文化悠久,风景很美,来这里走走,心情都变得舒畅起来。”游客曾女士说,这是第三次来这里旅游,每次来都有新收获。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近年来,通城县内冲瑶族村联合通城城发隽达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立足本地旅游资源,将瑶乡风情、山水田园、中医药文化融合,打造吃瑶家饭、住瑶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如何保护地方文化?内冲瑶族村挖掘和保护其独特的、真实的瑶文化资源,对石神庙、瑶民居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发掘有文艺特长的本土人才,将“拍打舞”“锣鼓赛”等本地文艺品牌进一步做响;发挥瑶文化研究会等民间学术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各地瑶学会沟通交流,整理和编排瑶文化相关的民间习俗,为古瑶文化建设提供学术依据和参考。
如何促进文旅融合?内冲瑶族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牵引,以种植养殖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采摘园和示范基地,实现四季有花、田里有瓜、树上有果、园中有药,坚持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旅游发展结合,打造美丽乡村。
如何让文旅生金?内冲瑶族村通过开发农家乐、民宿、农产品深加工等,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村民增收。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农产品销售、交通运输、文化创意等,形成乡村经济的良性循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实现资源转化,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内冲瑶族村通过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和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旅游业的需求也激发了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实现乡村文化的活力焕发,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去年4月1日开始,药姑山古瑶村景区面向大众实施免票政策。内冲瑶族村把打破“门票经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顺应观光经济转向体验经济、单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把发展模式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沉浸式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药膳食疗康养、购物娱乐等产业。
内冲瑶族村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出瑶族特色餐饮、建立商户管理平台、村企合作打造民宿样板间等,完善景区文旅产业要素、延长游客消费时间、并增强产业的带动力,延伸吃、住、行、游、购、娱相关旅游产业链条,为游客提供差异化、有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作出贡献。
如今的内冲瑶族村群山环抱,古井、神台、梯地等瑶族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古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吃农家饭、住萌萌屋、赏民俗演艺、登山踏青、吸氧润肺……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药姑山古瑶村景区旅游打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逐渐转变为“网红村”。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走进红色故里 送戏下乡暖民心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丁伟毛亚轩11月24日, “2018世界旅游文化小姐之旅”活动在我市举行,全天活动分为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丁伟毛亚轩11月24日, “2018世界旅游文化小姐之旅”活动在我市举行,全天活动分为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