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文艺作品 >> 散文 >> 正文

【柯于明美文】根深才能叶茂

来源:管理员 时间:2024-04-23 09:09

根深才能叶茂

——我与著名作家蒋子龙的“文缘”

我与蒋子龙先生早就约定了他来咸宁采风的时间,但陈建功突然“抢”在了他前面,因此我没办法分身去机场接他,只好派文联的同事去接机。7月28日,他乘坐天津航空GS7451航班,11时到达天河机场,赶到咸宁午餐。我安排人提前给他准备了有关咸宁香城建设的图书和文章,他在碧桂园宾馆里看了整个下午的资料。晚餐也只有副市长镇方松来陪,实在有点冷落了他。

若讲究起来,接待应该是非常隆重、“高规格”的。须知这蒋子龙先生可是“真龙下凡”。34年前,一篇震聋发聩的《乔厂长上任记》首开“改革文学”先河,让他闻名全国;他先后三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次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还有百花文学奖、丁玲文学奖等;论头衔,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论年纪,已是73岁高龄,冒着酷暑千里迢迢赶来这里,实属不易。直到第二天早餐时我才“拜见”他,向他表示歉意,他却一脸的质朴亲和,一个劲儿地说,没事没事,吃得好,睡得好。

吃罢早餐,我陪蒋老上潜山。先看一片茂林修竹,再看桂花博物馆。他对这里的生态夸赞不止,认为把咸宁称为“中国香城”恰到好处。我此前不知道的是,蒋老的书法也很厉害。他在桂花博物馆挥毫写下“天与清香”四字,结字中正,运笔洒脱。下山参观规划博物馆时,他又题写了“万国咸宁,一片胜地”。

下午3点,我陪蒋老前往通山采风。在城郊一处小学教室里,云集了30多位农民,他们是赶来为我们表演山歌山鼓的。这些质朴的男男女女敲打着山鼓,扯起喉咙唱歌,且争先恐后抢着表演。蒋老坐在一条矮木凳上,目不转睛,看得很兴奋。他拿出随身的小本子不停地记着,还不时向歌手提问。我原担心他听不懂通山方言,听几段就会离场,没想到他听得入迷,根本不想离开,硬是听了一个多小时。他还向歌手要来手抄本歌词,仔细研究了一番。要离开时,他要我代表他学唱几句山歌以表示答谢,我只好“现买现卖”,同一名女歌手对唱了两段。

返程途中,蒋老意欲未尽,说不该这么快就结束演唱。他发现还有些歌手没来得及唱,他们大老远大热天的赶来,想一展歌喉,却不给机会,太不应该了。他唸叨了好几次,第二天早晨起来还在记挂这件事。他对我说:“那些兄弟姐妹多么可爱!他们什么也不图,只图痛痛快快唱个心情。这事应该让中南海知道,我们追求的和谐中国在哪里?在这里! 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30日上午,蒋子龙来到市博物馆参观。他深有感触地说,咸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这些文物可见一斑。我请他为博物馆题词,他大笔一挥:“珍藏瑰宝凝结历史之魂;温故知新强固咸宁之根。”蒋老在题写中间停下笔来很谦虚地问我:“是用‘守住’还是用‘留住’?”我脱口而出:“用‘强固’。”当天下午,蒋老离开咸宁返程。来去虽匆匆,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彼此建立了信赖和感情。他给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又赠我一本线装书《牙齿的功能》。挥别时,他笑容灿烂,连说“后会有期”。

果然在5年后的2018年5月下旬,我与蒋老在山西侯马重逢了。这里举办的活动是“全国著名作家、艺术名家走进中国手艺小镇 . 侯马行”,由侯马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蒋老一见我便说:“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又见面了!”开幕式上,他在台上讲话,我作为贵宾坐在台下倾听;每到吃自助餐时,我们就有机会见面,常坐到一张桌子旁。他向夫人介绍我,并回忆起咸宁采风的一些事情来。那天夜里,主办单位让作家们留下墨宝,蒋老在那里尽情挥洒。在他的鼓励下,我也“涂鸦”了几幅。他一点也不见老,快80的人了,还是那么精神。主办单位组织我们游览黄河壶口瀑布,旅行社给每人发一条红领巾作团队标识。蒋老把它规范地系在脖子上,步履矫健,俨然一副“归来仍少年”模样。

又过了5年,即2023年,我一口气写了十几部中短篇小说。忽然想起蒋老一直关心我的创作,他不止一次说过,让我有好作品可寄给他。4月1日,我通过邮箱传去一个短篇《致户主》,请他斧正。蒋老当日回复:已转《天津文学》,并告诉我,因年岁大了,他现在常住广东。我心想,发表的希望不大,因为蒋老已退休多年,并不亲自编刊,人家未必买他的面子。8月1日,我收到了蒋老的邮件:“柯先生近好!你的小说不错,争取上头条拖的时间太长了,不好意思。终于在今年第八期的《天津文学》上发出来了,短篇类的头条。此祝安佳!”我喜出望外,没想到小说这么快就发出来了,而蒋老竟说拖了时间不好意思,足见他是一个多么认真、谦逊、乐于助人、办事热情的人,也足见他在天津文学界德高望重“面子”之大。我发自内心敬仰他守信如铁的人品和秉性。算起来,这应该是我与蒋老的又一次“文缘”吧。                    

蒋子龙是中国文坛的“不老松”,耄耋之年仍佳作不断,已出版近百部集子,各种荣誉仍雪片样飞来。尤其是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那次全国受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只有两位作家,一是路遥,一是蒋子龙。路遥已经去世,蒋子龙作为“改革文学”的创始者,是百人名单中唯一健在的作家。

蒋子龙也是一个“传奇作家”。他的经历奇特而丰富,农家小子、产业工人、海军绘图战士,蒋子龙经过三级跳把“工农兵”全干遍了。他敢于思考,大胆突破,性格直率,笔锋犀利,使他的作品饱受争议,几乎每诞生一部新作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经常上领奖台,又不断受到批判。作为“改革文学”的扛旗人物,他经受过许多风风雨雨,老挨打却没有被打死,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一种生命的奇迹。而这一切都是生活的馈赠。蒋子龙曾自我评价,自己阅历丰富,见的世面多,这对创作很有帮助,生活越丰富就越好。他非常重视积累,短篇《乔厂长上任记》也好,长篇《人气》《空洞》也好,都是先有了生活的积累。他的积累方式是“永远都在观察”。他幽默地说:“连头发梢和脚后跟都在观察。”

蒋子龙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正是得力于他把文学的根深深扎进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我有幸与这位重量级作家结“文缘”,受益颇多,其中之一就是强化了“根深才能叶茂”的认知。

2024年4月9日于汉口



作者:柯于明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柯于明美文】青春万岁
下一篇: 辛普森死了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