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求职现场
求职女性自主择业
用工企业收获颇丰
孔雀不再“东南飞”,家乡重筑“安乐窝”。2月19日,咸安区2008年春季首场招聘会,32家用人单位提供涉及餐饮娱乐、加工纺织等49个工种共2218个岗位,近5000多人寻找岗位,现场录用755人,被录用者中九成是女性。
上午9时许,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涌入会场。人群中,有下岗失业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培训学校的学生。出现在记者镜头里更多的是一群期待就业的妇女。
凌细先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咸安汀泗桥人,曾在沿海制鞋厂、制衣厂、沙发厂等数家工厂打工13载。小孩最需要呵护时,在外打工的她难得见上孩子一面。春节回家,孩子对她的陌生让她心痛不已。面对同等待遇,她做出决定:在家门口就业,同家人生活在一起,给孩子一些照顾。在会场转了大半天后,她和泰富百货、嘉诚制衣等4家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最终去哪家,她打算再回家好好琢磨琢磨,顺带看看是否有单位招聘兼职。
大幕乡高峰村30余名中青妇女集体被鄂南丝印花厂录用,她们围着支书兴奋得大声欢笑。支书蔡义贤告诉记者,他们村海拔1000米,地理位置偏远,种植经济作物收成低。得知区里有招聘会便带领乡亲们踏着积雪下山找工作了。村里的媳妇蔡六枝姐妹俩边填写企业招工表边开心地说,孩子上初中,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她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出来工作,为家里增加点收入。
“随着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本地用工人数大增。咸安每年有8万人在外地打工就业,家里留下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妇女们在外漂泊四处打工,饱受思念家人的苦楚。从我们用人角度来说,山里的村民更能吃苦耐劳,全部录用有利于大家的团结协作。我们愿意搭建这个平台让妇女留在家乡生活,让女性得到更多的关爱。”鄂南丝印花厂副总经理马哲新说道。
(记者 张大乐 陈红菊 特约记者 谭辉龙 通讯员 胡剑芳)
编辑:Administrator
每天,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装运电器;在高楼林立的小区楼梯间,背着大箱子艰难上楼。他们,就是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