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下的罾网 徐汉阳/摄
喜悦 徐汉阳/摄
拣鱼 潘纪东/摄
收网 冯李林/摄
收获 徐汉阳/摄
满舱 冯李林/摄
咸宁山多水阔,江河湖泊相通,稻米盛产,水族游动自如,淡水鱼种类繁多,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密泉湖六大湖泊都是水乡中的翘楚。勤劳智慧的咸宁人不仅会养鱼,会捕鱼,而且善食鱼,喜欢鱼。捕鱼,自然是咸宁人一年中的大事。
与过去在湖面自由捕捞鱼类不同,现在更多的人发展起了养殖渔业。冬季是塘鱼的捕捞季节,咸宁人向来有“无鱼不成宴”的习俗,从冬至开始,渔民也就拉开了捕鱼的序幕。
捕鱼是很有讲究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工具名目繁多,拉网、撒网、赶罾子、扳罾子、叉、地钩子、拖钩子、钓竿……什么都用。临水而居的村民们个个都懂鱼识性,人人都是捕鱼捉虾的好手,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湖畔鱼塘里的鱼一般采取“竭泽而渔”。“渔把式”们先用抽水泵降低池塘水面,然后拿着渔网在四个角落撒开。水慢慢地被抽到其它田地里,过一段时间后,“渔把式”就开始从另外两个角收网,直到四个角的渔网全部合拢,网中尽是活蹦乱跳的大鱼,让人兴奋不已。
对于湖面广阔的鱼场,把水抽干,用手抓显然是不实际的。罾网就派上用场了。那一段段长长的网布,一张张宽阔的罾网,像一条条曲曲折折长龙般的“幻”。在网布的两端,有起笼。起笼,约有七八米长,由尼龙网制成的,中间有竹竿把它拱起来,像洞拦着。鱼儿在水中游的时候忽然被网布挡住去路,就会顺着网布游到起笼里。起笼易进难出,鱼儿就困在里面。第二天,渔民就荡着小船去起鱼,使劲拉绳,猛力一兜,起笼驮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鱼儿在起笼里啵啦啵啦蹦跳着,激起一片水花。渔民解开起笼尾部的绳子,把鱼倒在船舱里,再用三轮车运到市场上去卖。这种起鱼方式适合一天起一点,边起边卖,持续要卖上个把月,能保证鱼的鲜活。
日暮乡间,夕阳撒向湖面,泛出金色的光,渔民们还驾着渔船在湖面上来回穿梭。在报刊杂志上见惯了水欢鱼跃的场面,也曾在画报上欣赏过“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的壮观景色。而在寒冬腊月的斧头湖边,目睹捕鱼人的艰苦卓绝,除了让我们心生感动外,更让我们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周围的一事一物懂得了珍惜。(文/杜培清)
编辑:Administrator
每天,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装运电器;在高楼林立的小区楼梯间,背着大箱子艰难上楼。他们,就是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