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本书以“历史自信”为切入点,从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历史思维、历史智慧、历史修养五个维度,对其现实依据、理论内涵与未来指向做了深入探析,展示了“历史自信”的深厚与多维。围绕“历史自信”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今后理论界、学术界亟待深研的多个议题,本书对这些议题多有涉及与阐释。书中征引大量古代经史子集的相关论述,又以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古代文人楷模为样本,论述古人修齐治平的修为对今人的启示。读来既能吸取新知,又生动有趣。这本书值得广大党政工作者与广大青年朋友阅读。
《历史自信与中国道路》,王学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2022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讲话开篇,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引用“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名句,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充分凸显出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所独具的悠久鉴戒传统与现实资政功能。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南齐书》是记录南朝萧齐一代正史作品,总编撰是出身于萧齐皇室、身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的萧子显。整体而言,《南齐书》详略得当、史实可信、体例齐备、颇显见识,较全面地反映了萧齐一代的历史面貌。然任何著作终非完璧,因萧子显乃皇室嫡系、个人行文“喜自驰骋”,加之南齐首尾存续仅二十四年,史料搜辑不易,不免存在曲笔较多、典志不全的缺憾。职是之故,一度在北宋任职史馆的曾巩整理《南齐书》时就指出“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缋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材固不可以强而有邪?”
众所周知,曾巩乃名扬古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然其史学造诣亦非寻常。他负责编校过古代史籍,纂撰《英宗实录》,典修《五朝国史》,还作过许多史论文章和咏史诗词。曾巩之史学,生前就“见称士类”,深受朝野赞赏。
曾巩在文中提炼“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这一论断前,还专就古之良史标准给出个人意见:“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在曾氏心目中,著史者须明察必定能够遍及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其所持道必定要适合天下的运用,其才智必定能够通晓难理解的意思,其文笔必定能够阐发难以显露的情形。如此,方能彰明治国理政之大道,史学经世致用之功能方可展开。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对于我们当代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或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这将为完善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不可替代的成果与思想,堪称规模庞大、价值巨大、意义重大、影响远大。
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原始一手材料或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由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与此同时,也唯有秉持“通”的宗旨,我们才能真正讲清楚中华文明缘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治史者以求真求是之心,才能撰写崇德向善之作。换言之,对待我们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作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如此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我们的伟大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深深扎根于五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延长线上,我们的历史自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稳稳奠基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其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当是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征引“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的深沉思考与殷切期望所在。
由此延伸,历史自信的出场因缘已如“山高月小”,自是“水落石出”。正是经历过五千多年的过程,承受了一百八十多载的困厄,铸就了一百零二个春秋的辉煌,我们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方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顶天立地、述往知来。这是一种深厚的自信,又是一种多维的自信。为了更好地揭示与呈现该重大命题的深沉渊源与实现属性,本书着重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进行系统梳理与剖析。
首先,当循名责实解释与阐释何谓“历史自信”,故其提出的现实依据、理论内涵、未来指向、考察视野、言说对象,都值得深入考察与思量。其次,自信之形成与涵育,万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可贵而敏锐的历史自觉,故从精神属性与思想内涵角度就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精神密码、抗疫精神、大历史观等重大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探索,以期展现历史自觉之三昧,则显得尤为必要。再次,无论古之掌权秉钧,还是当前治国理政,治理者缺少了历史思维,是不可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故综合古今中外之历史经验,提炼作为“七大思维”之一历史思维的特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历史感、处理问题善于以史为鉴很有裨益。复次,中华文明是诞生于悠久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鲜明历史传统习惯的民族,故我们走过的山川江海、沟沟坎坎,无不铺满了诸多历史智慧,并潜移默化中融入我们的文化、制度、社会乃至日常生活里。如何将日用而不觉的智慧唤醒,并赋予其新的价值,且运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之中,是个甚具实践意义的大课题。最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代大儒孔颖达疏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可知我们的历史传统在德性层面自古是有标杆可依,有标准可循,更有前贤可学的。故在第五章,笔者以“历史修养”为题,由《中庸》至理名言导入,择取孔子、孟子、范仲淹、王阳明和曾国藩五位公认的立德为政之模范,述其平生,彰其德行,从而借历史人物来说明历史自信的鲜活面向。
要之,历史自信是枢纽,历史自觉是属性,历史思维是灵魂,历史智慧是躯壳,历史修养是标识,五者大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主干与内容。坦率而言,该重大命题提出时间不足一年,思想理论界研究尚处于方兴未艾之拓荒阶段,笔者之作自是思虑不周、钻研不深,权作寸砖,期待美玉闻声而至。
(原载《天津日报》)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用阅读塑造自我
下一篇:
金泽老师(金土皓):快乐工作与幸福人生
刘斌是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发掘主持人,崔勇则是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队员、南海I号考古发掘领队……这10位学者将考古报告中的地...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作者: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张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人类文明...
绘画艺术,不仅是以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表达画家情感的艺术创作,亦是反映文明进程的重要载体。
这是一本田野考察片段的记录,带你回到传统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从中重拾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激发传统造物在民众生活...
特别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充分吸收其中...
(作者:蒋乐平,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主要发现者、发掘者).
内容提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提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
大会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当日在上海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