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四面青山藏村落,一泓碧水绕人家。
随着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在群山中穿行着,忽而车子右拐,眼前顿现古木参天,松柏掩映。一弯篱笆后,一座木质结构的小屋在丛林间欣然相迎。
下得车来,一块巨大的石碑雄踞一侧,上书“白霓古桂园”五个大字。在石碑的背后,三棵硕大的桂花树成品字形相对而立,华盖葱茏,好一片蓊蓊郁郁。
白霓村,地处崇阳古桂公园。崇阳作家舒浩武兄介绍,公园内近年来陆陆续续发现野生古桂树47棵,平均树龄在254岁,最大树龄超600岁。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发现。在一个开放地带,能有这么多野生的古树保存至今,依然郁郁葱葱,实不多见。
徜徉在桂花树下,举头望着三棵桂树枝杈相交,绿叶相叠,像是兄弟一般融洽。正感叹着崇阳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舒浩武介绍说,这三棵桂树叫“桃园三结义”。因为它们三棵树相对而立,且枝杈相连,正如三兄弟相互行拱手礼,恰似刘关张三人结义之趣,故而命名。不得不说,这个命名形象、贴切,也很有景观内涵。
身处白霓,举头四顾,但见群山逶迤,茂林修竹之上,白云飞霞,云蒸霞蔚,这景象,莫不让人生出些但得身名退,此地寄余生的向往来。于是,对身处在崇阳这一片山水中的村民,有着无限的羡慕嫉妒。
继续前行,耳畔忽传来潺潺流水声,循声而望,只见得山下平畴之间,有一条小河在夕阳的余晖里泛着层层金光。拐下山去,眼前忽然开阔,一座明净的村落似从天而降,傍水而居。村子里,场净路阔,村头,一排儿古树参天而起,径可盈尺。树下,石头铺砌的台阶整齐平坦,石凳、石桌干净光滑。那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从树下河流传来。
据介绍,河名大市,是崇阳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河流上,一座拦水坝横截流水,产生落差,上游的水翻过水坝,直落而下,白花花如珠似瀑。当地村民叫此坝为滚水坝,大约也就是象形的说法,大坝将水拦住,水漫坝顶,滚滚而下,是为滚水。河水清澈,一眼见底,让人忍不住就要掬上一捧。
站在河流旁搭建的木质观景台上,远望群山,静听流水,想起那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白霓村,不就是这样的么。
一位姓柯的大冶美女一路陪伴着我们。面对我们一行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她毫不讳言地说:“我就是看见这一片大好景色,才留下来的。”她与村党支部书记一起,独创出一封家书的视频,通过微信向白霓村在外的游子展现。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景,再配上声情并茂的文字朗诵,一下子勾住了在外游子的心。大家面对家乡建设的需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掀起了一轮新时代的家乡建设热潮。
时代的步伐也势不可挡,山水却是永恒,要用乡愁在时代的步伐留下脚印,必须得有一颗真挚的,真诚的,热爱乡村的心。用自己的热爱,真挚地召唤着乡村的守望者,真诚地挽留着乡村的人间烟火。要用乡村每一个真切的变化,告诉那些乡村的原住民:乡愁,不是乡村的挽歌,而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序曲。
就像这白霓村。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最爱家乡油菜花
下一篇:
人生淬炼出真诗 ——跋张昌武诗集《童心吟草》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敏15日,我市收视收听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丁小强指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