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 以“拼图”方式领略中华文明画卷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3-25 15:5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历程,到1万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再到5000多年的文明辉煌,每个阶段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然而,如何将这样一段浩瀚的历史呈现给青少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全景看中华文明”系列(以下简称“全景”系列)图书的问世,让我欣喜地看到诠释这一宏大话题的另一种角度。

“全景”系列是大专家与小读者的一次平等对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齐吉祥先生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与古代文物相关词汇的发展演变;南京大学的胡阿祥、中国人民大学的华林甫两位教授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带我们领略地名里的大学问;复旦大学的魏峻教授则将视角聚焦于脆弱又珍贵的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展现祖先们无限的创意与巧思;张致和博士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史入手,带小读者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乐;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高源则借助化石、标本,为我们打开认识远古人类的一扇窗。

这些专家、学者不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有着丰富的科普创作经验。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深的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文明得以亲切、浅近地走入生活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

系列图书涉及的内容既有从课本延伸而来的知识,也有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题材。《五千年中华地名》一册就围绕语文课本中提及的地名展开。如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指的是今天的扬州市,而此处用典的“扬州”,出自南朝梁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典故里的“扬州”是今天的南京市——两个“扬州”不是同一个地方。配合课文学习,作者深入浅出地解析,帮助孩子知晓正确的历史知识。《万年生活简史》则从具体的生活场景切入讲述历史,提到“鞋子”最开始不分左右脚、筷子的发展历程等,这些生活中常见却很少被关注到的事物,引人入胜地展现了古今之变。

从古人类的演化到古代人的日常,从国宝文物到地名文化,再到汉语词汇的发展,这套图书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看似零碎的小主题,如同一块块拼图,对青少年来说,恰恰是了解中华文明的最好媒介。作者们从大处谋篇布局,尽可能全面地关照所涉领域的知识,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有意地以读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演变,让读者能够顺利地将各块知识的碎片拼成一幅文明画卷。

毋庸讳言,本系列图书受限于篇幅、文物资料不足等,仍有个别未尽兴与可探讨之处,但瑕不掩瑜,这是一套值得向读者尤其青少年读者推荐的书。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引领青少年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原载《人民日报》,作者为顾玉才)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美在当下 —— 浅谈“中华技艺书系”的立意与制作
下一篇: 新书荐读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