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的“首善之为”不断凸显 从四个维度看咸安高质量发展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三年前,为咸安区量身打造的“文明城市之首善区、城乡统筹之首善区、营商环境之首善区、人民幸福之首善区”发展战略,似一把承上启下、启迪智慧的金钥匙,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
刚刚过去的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思维上破冰、在观念上突围、在方法上求变,以新成绩不断彰显“四个首善”之区建设的生命力,高质量发展呈现上下联动、蹄疾步稳、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合议共管”预防化解村组合同纠纷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104个先进典型之一,向阳湖司法所作为全国3个基层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交流发言。
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以及省级创新型县(市、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区)、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科创工作实现了6个历史性突破、7个全市第一,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为科技创新优秀单位,工业成长工程受省政府表彰。
全国首本农村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在咸安颁发,全省首创基层减负一套表,全省首建共享园区,全省首推“企业解忧码”“香城代办”特色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医养结合、耕地流出整治、农村寄递物流、林长制等一批工作在全国、全省、全市作经验交流。
看速度——“进”字添彩、“稳”字贯穿,经济增长韧性十足
在刚刚结束的咸安区“两会”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亮眼成绩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8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75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08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进出口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400元、23649元,同比分别增长6%、8%。
正是因为全区上下坚定信心、拼搏赶超,全力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才能在多重考验下承压前行,取得殊为不易的成绩。
招商引资提效率。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7个,协议投资额35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56个。京东物流供应链基地、汀泗桥红色文化旅游区、共创达新能源结构件、奋进智能行车等一批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签约落户。
项目建设提速度。全年新入库项目164个,总投资1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3个省重点、24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0亿元、53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中港金属产业园、恒烁智能、咸宁国际陆港、博盛汽车、桂香满园、凤凰生态科创园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华劲铝业、精确新能源、捷优信达、御鼎新材料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园区建设提能级。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借智借力,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首发”“满园”,半年来,共吸引15家科创企业入驻,上缴税收近300万元,与23所武汉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综合考评位列全市第一。以“六个一批”为抓手,举全区之力推进咸安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9家企业入选2023年湖北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数量为2022年的4倍多,生物医药·咸安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凤凰新区产城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凤凰城人才公寓一期竣工。成功引入筹资、建设、招商“三位一体”的东湖高新咸安产业园,总投资10.5亿元,推动园区裂变式增长、引领式突破。引进工业地产、孵化园招商、园区更新“三合一”的中龙元高科项目。创新推出“共享园区”,为企业节约配套成本15%以上。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税收同比增长80%。
看厚度——以“新”为先、以“实”为要,发展优势不断夯实
质,有效提升;量,合理增长。过去一年,咸安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5%。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230家,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占规上企业数50%。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4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新增国家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实施技改项目61个,完成技改投资15.5亿元。
可以看到,高质量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成色十足,而这样的成色,还体现在其他领域。
服务业活力凸显。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3家、出口破零企业8家。海德公馆商业街区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成为全市首个“双省级”街区。盘活国贸三角洲广场,南山夜市、月亮湾夜市、永安阁夜市,“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消费场景越来越多。潜山文化体育公园、际华园香城滑雪馆建成开业,引爆一波运动健身热潮。通过实施乡村旅游“万千百”工程,改造旅游客房2614间,完成农家饭2746桌,研发特色菜30道,不仅有效拉动了消费,还盘活了一批农村资源、带动了一批农民增收,强化了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内部支撑。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向阳湖奶牛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完成1.2万亩水田集中连片垦造,引入北大荒集团发展现代农业,首季种植8000亩水稻喜获丰收。推进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小田变大田”“农民变股民”“位置变数字”等多种模式,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区农村耕地流转率超过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环境做“加法”、成本做“减法”;政策做“加法”、引力再“加码”。持续深化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持续深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近6100户,实现了从营商到“宜商”“赢商”“引商”的跃升。创新推出“企业解忧码”,实现企业线上“点菜”,部门线下服务,精准做到有呼必应。创业担保贷“高效办”等9项事项获批省级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8亿元。“再担园区贷”“科担联合贷”“再担创业贷”多种形式为企业全年担保630笔5.67亿元,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69亿元。
看亮度——精雕细琢、塑“形”铸“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车水马龙,乡村阡陌交通,行走其间,处处展露新“颜值”,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城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抓城市更新。重点做好省级强县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改造完成45个老旧小区,惠及14550户居民,托举“一老一小”的幸福。完成19条背街小巷维修整治,新建口袋公园12个,新增停车泊位5059个。洞口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竣工。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淦河“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完成建设,湿地吧、红桥魂等景观节点对外开放。
抓共同缔造。全域推进181个试点建设,发动1000余名乡贤助力共建美丽乡村,试点村湾(小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完善。催生出“香城代办”“红色管家”“快乐星期六”“幸福合伙人”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120个“红色驿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同缔造”工作在全省深化实践活动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小切口”入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打造出一批美丽乡村样板。
抓品牌建设。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九大共建行动和十大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功能颜值。持续擦亮“中国桂花城”品牌,相继编制淦河流域空间、大健康、民宿旅游等一批发展规划,“一心三廊四园多点”的空间架构不断完善,在桂花栽植面积、品种数量、鲜花产量、桂花质量、古树数量及桂花苗木六个方面全国领先。发布“咸安桂茶”区域公共品牌,产品走出国门,“桂乡咸宁”广州、天津、张家口等一批对外开放窗口成功开馆。
抓生态环境。PM2.5、PM10浓度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非煤矿山生态修复项目26个,完成造林绿化0.95万亩、退化林修复4.8万亩,新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3个,森林覆盖率达41.53%。新增省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村4个,实现了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
看温度——用心用情、量力尽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增进民生福祉,是人民幸福之首善区最好的注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咸安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适应需求变化,为人民群众送去了更加可靠、更加充分的保障。
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以上,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及时办结“12345”热线工单2.8万件次,将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织密保障网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434人,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2亿元、各类社保待遇11.83亿元,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筹集50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区社会福利院、区第三福利院建成运营。完成2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抓好动态监测帮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省首创“临掌柜”助残服务平台,有关做法入选全省深化实践活动第一批典型案例。
扩容公共服务。推进温泉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改扩建,新增学位1570个,4所中小学完成改扩建,新增学位950个,建立30组教联体,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平等共享。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建成运营,医院总床位数达到1200余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正式揭牌,推动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迈上新的台阶,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探索形成“医办养”“养融医”“签约医”“医入户”4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6个公立医院办养老项目已建成运营5个,全区24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849张。
筑牢安全防线。镇村两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高质量完成,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有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安全生产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力配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打造“农村家宴中心”省级示范点,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展望2024年,新的征程已全面开启。对标任务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咸安。
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要素集聚洼地,塑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以“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以城区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首位度。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塑形与铸魂并举,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树牢宗旨意识,坚守为民情怀,不遗余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策划:中共咸安区委宣传部
编辑:hefan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敏15日,我市收视收听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丁小强指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