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29个春秋,她将满腔热情洒在教育沃土上,把勤劳和智慧融入到孩子的身心里;她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通山县通羊四小援教杨芳小学的老师蔡红英,先后被评通山县小学思品优秀教师、通山县优秀教师、通山县十佳优秀教师,课件《开国大典》获国家级二等奖,论文《由学生辍学引起的思考》获国家级一等奖。
筚路蓝缕的守望
5月13日,杨芳小学的一间教室里,蔡红英手拿语文书,给孩子们讲课文及课文以外的故事。
她身穿一袭碧空蓝长裙,宛如湛蓝的海水般清澈。她穿行于学生当中,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不时抚摸孩子们可爱的脸庞,轻声细语地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去年9月,当“教育扶贫”的号召在耳边响起,在通山县通羊四小任教的蔡红英没有犹豫,主动请缨,踏上了前往山区的援教路。
学校里供给的饮用水水质特别差,有时前一天晚上接的水,次日一早肉眼还可见桶底厚厚的一层泥沙;九月是各种蚊虫肆意狂欢的时期,纵是热得难耐,也只能紧闭门窗,但这些蚊虫无缝不入、伺机入室;收晒的衣被中总有臭虫在和蔡红英捉迷藏,夏天酷热难熬、冬天寒气逼人……面对这些困难,蔡红英没有退缩。她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适应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因学校新入职教师较多,有丰富教学经验者寥寥无几,受学校所托,蔡红英欣然接受了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任务。山区孩子与城区孩子有一定区别:他们习惯散漫的生活,在课堂上不服从管理,迟到旷课是常态,交上来的作业字迹潦草,且有大量错别字;加之山区大多数年轻家长外出打工,少数在家的对孩子成绩不闻不问,老师发过去的信息基本是石沉大海。
针对这些情况,蔡红英从激发兴趣入手,带领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读课外书、举行古诗词朗诵赛、“语文角”,用自己买来的本子、可擦笔等奖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饥寒饱暖……渐渐地,孩子们写字规范了,爱读书了,在读书中找到了快乐。
2014年4月,蔡红英被查出十二指肠球部病痛。为了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她选择在每个双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于各大医院或诊所治疗。手术后,她不顾疼痛,毅然回到了教学一线。
2020年7月,蔡红英被查出各类结节、胆息肉、糜烂性胃炎等疾病。肩颈腿的疼痛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行动,然而,这些病痛并没有让她屈服。
课堂上,蔡红英总是神采飞扬。有时课上到一半,她会感到胸闷、气短、耳鸣,四肢疲软;有时,她甚至会短暂失声。下课后,蔡红英会赶紧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为下节课储备力量。
蔡红英经常说,家长的赞誉、孩子的目光,都是她战胜病痛的勇气和信心。
孜孜不倦的雕琢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蔡红英如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准备上课。
突然,一声“砰”的巨响打破教室的宁静。原来是调皮的小灯同学脚踏一个空塑料瓶,发出了巨大的声音,他似乎并未觉得这是个问题,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座位上,准备上课。
周围的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纷纷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仿佛这是个无关紧要的插曲。然而,蔡红英却没有忽视这个细节。她静静地凝视着那个塑料瓶,然后再扫视了一圈班上的学生。
蔡红英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走过去,弯下腰,捡起了那个塑料瓶,然后放进了墙角的铁撮里。她的动作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这一举动却瞬间改变了整个教室的气氛。
有些学生开始向桌底下张望,他们看到了平时忽视的垃圾,然后纷纷行动起来,捡起地上的纸屑,放入抽屉或携带的方便袋里,接着,更多的学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仿佛被其所感染,纷纷探下身,捡起地上的垃圾。
看着这一切,蔡红英的心里涌起了一丝欣慰和喜悦。她知道,这就是她所追求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她没有命令的言语,没有严厉的惩罚,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去感染他们。
在教学中,蔡红英关爱每一个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美玉。她会在学生身上找闪光点,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愁着学生的忧愁。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会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们,带领他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
有位叫小栋的学生,家境贫寒,母亲身体残疾,父亲常年在外忙碌,对他关心不够。他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蔡红英多次与其谈心,并将儿子的衣鞋带了些给他。
有一次,蔡红英发现小栋上课精神颓废,不在状态,她找学生了解后得知他牙疼,吃不得学校的米饭,于是放学后,蔡红英将他带回家,熬猪肝粥给他吃。蔡红英心疼地说:“你做我干儿子吧!”小栋羞涩地笑了。吃了中饭,蔡红英带他到学校附近的医疗室打点滴。自那以后,小栋学习非常用功,初中三年,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小栋父母为感谢蔡红英,毕业时特地送来两个自家种的玉米。
与时俱进的探索
在教育的道路上,蔡红英始终坚守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不仅成为了学生的引路人,更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从教29年,蔡红英从未停止过学习和进步的脚步。每次上课前,她都会精心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反复揣摩教法。她会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为学生补充最新的知识信息。
课前,蔡红英总是满怀热情和激情,用她的情绪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蔡红英说,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老师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
蔡红英还是一位终生学习的践行者。为了给孩子输送足够的营养,她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基本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她阅读大量有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做笔记、写心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前沿化。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学习,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
蔡红英执教的多节课获得了乡、县、市级一等奖,被评为“教学能手”。她的多篇教育论文也获得了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她的文章《由学生辍学引起的思考》在中国教育周报上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她的教育叙事《微笑》等文也在《咸宁日报》上发表。
她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看到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满足。”
用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二十九年,锦瑟华年去,青丝变白发,蔡红英仍在不断求索中。
记者 朱亚平
编辑:何珊
上一篇:
行源于心 力生于志 ——记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老师谢加琼
下一篇:
丹心大爱润童心——记咸安区横沟镇小优秀教师陈晏
今年的我已经步入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在记忆的长河里,流淌着很多如春日般温暖的回忆。其中,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直留在我...
■王晓娟(咸安)今年的我已经步入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在记忆的长河里,流淌着很多如春日般温暖的回忆。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焦姣、通讯员余茹报道: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秋季学期寒假放假时间已确定,全市中小学...
从事教育工作8年来, 2800多个与孩子相处的日夜,让我深刻领悟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他们奉献着自...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性格开朗,敢于表现,受老师同学的喜爱。
连日来,竹山县上庸镇九华教学点58岁的教师周克文,带着闲置10余年的“小黑板”,每天穿梭在九华、大泉山两村之间,为该教学...
21年, 7000多个日日夜夜,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梁媛,用心、用情书写了一名一线教师的执着。
2006年,正值豆蔻年华的梅婷,手捧红彤彤的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证,回到家乡通山,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说自己家里的孩子上课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