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记者探访本地高校发现,不懂与人交往、情绪常常失控、没有自制力……大学生常常出现这些心理问题。“5·25”谐音“我爱我”,大学心理教育老师希望,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认清、控制自己,调整好心理做到爱自己。
不懂交往而孤僻
案例:李南(化名)是某学院大一男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很少与人交往。自上大学之后,他开始感到许多事情不顺心,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经常为一点小事,他与室友争得面红耳赤,同学关系相当紧张。后来,他竟擅自搬出宿舍,不再参与集体活动。
由于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谈得来的知心朋友,他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情绪也容易烦躁。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经常的失眠和头痛使他精神疲惫。长此以往,他体质下降,学习成绩下滑。最终他因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而休学。
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老师黄知荣介绍,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人都以他为中心,脱离家庭寄宿学校之后,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碰到一起,无形中就会产生“碰撞”。因缺少人际交往经验,很多人遇到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于是不少大学生在发生矛盾之后,选择换寝室、逃避,将自己封闭起来。有些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严重的学生,影响到正常学习,影响就业。
黄知荣,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因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而影响正常的学生生活,是当前大学生存在问题之一。
失恋致情绪失控
案例:大二学生赵丹(化名)和学长李峰(化名)闹分手,可是自尊心很强的李峰坚决不同意。在俩人闹分手期间,李峰看到赵丹和自己的室友谈笑风生,心生恨意,买了水果刀并随身携带,扬言要给赵丹好看,并不许室友与赵丹见面。李峰和赵丹的一次争执中,李峰拿出水果刀吓唬赵丹,还好被同学发现制止。经过几次心理辅导,李峰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走出失恋的阴影。
分析: 黄知荣认为,学生在中小学、高中,家长老师给定的目标是考大学,情感、心理教育涉及很少。上了大学,一旦失恋受挫,大学生出现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黄知荣老师认为,感情问题尤其是恋爱问题,依然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即学生要学会爱自己、学会表达爱、学会接受爱、学会拒绝爱、学会维系爱、学会放手爱等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自制沉迷网络
案例:19岁的大学生张某,网络游戏成瘾。家长长期疏于管教,张某逐渐迷上网络,进入大学脱离家庭监管,他上网更是变本加厉。有时候,为了玩网络游戏他连续三天三夜不睡觉,一周至少有五天他在网吧度过。张某说,游戏时的感觉非常好,太多现实当中做不到的事,在游戏中可实现,不需要任何代价,只要付点上网费就足够了。最后,张某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被学校勒令休学一年。
分析:黄知荣介绍,网络上内容丰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使大学生有安全感,很多学生宁愿与网上陌生人说真心话,也不愿与现实中的人交流。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个性欠缺,无法适应现实,就去网上寻找支持和满足。
记者发现,在近几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沉迷网络躲避现实也是大学生比较明显的一个表现。
链接:
家教环境影响心理健康
多数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过分的溺爱和亲情淡薄两个极端,会形成孩子任性、自私、缺乏集体精神、不善于交际等。这些不好的习性,都会诱发大学生心理疾病,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黄知荣表示,家庭是学生接触社会、认知社会的起点,家庭的亲情关怀是不可或缺的。适度的关爱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有很好的效果。而当前大多数学生在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之后,才想到要疏导。因此,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渠道进行心理疏导,全社会加强心理健康认识。(记者 熊大平)
(案例中的学生均为化名,且与采访学校无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临考20余天 中学生准备最后一搏 抓住基础知识点是关键
下一篇:
一路走来,我们累并快乐着
崇阳县以创建“阅读型校园”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书香氛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
高考结束意味着高中生涯的结束,对所有考生而言,高考是现行政策下的一次成人礼,意味着必须像成人一样承担责任和义务。考完...
合并录取批次、直接招录到专业、一档多投、参考“素质评价”…… 近期,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一...
临近高考,很多家长被孩子情绪感染,也患上了焦虑症。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助孩子考试一臂之力?近日,记者采访了鄂南高中资深班...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韬略、引信、斧正”等词的使用概率非常低,成年人的正确书写率亦不高。可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