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小说 >> 正文

父亲的扁担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9-26 17:24

  父亲的扁担光滑,灰旧,着肩的地方赭红。日出,它在父亲的肩上,日落,它在门后旮旯里。父亲用这扁担挑出了人生一辈子幸福,却又挑出了人生一辈子的辛酸。

  父亲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家老二。十一岁爷爷过世,家境贫寒,靠几亩薄田度日,二十二岁与母亲完婚。那年,集体砍树,不幸摔伤肋骨,吐血,后来腰腿抱恙,扁担下压的总是那弯曲的背影。五十年代生了我和大哥,六十年代初,两个弟妹出生,闹饥荒。那时是集体生活,白天都得按时出工,父亲常常晚上伙同几个村民,用扁担挑着楠竹竹麻,从古田挑到汀泗街,换回干苕丝,或大米、盐,又连夜赶回,父亲挑着箩担星夜行走二十多里路,天亮又得继续出工,多少个夜晚,父亲的睡眠在箩担上。

  我们兄妹四个陆续出生后,狭窄的两间破泥土房已挤不下连奶奶在内的七个人,父亲又想着做房子。建房要用杉树做梁柱,物资匮乏,自己家哪有杉树?父亲要到离家十几里的林场买杉树,然后翻山越岭徒步扛回家,一次扛一棵,一棵树扛回家,父亲已是两肩红肿,两脚血泡。顽强的父亲,像燕子衔泥,用半年的农闲时间,扛回房梁柱子四十棵,扛起三间大瓦房。

  生活刚有好转,我和妹弟相继入学。1974年,我上汀泗高中,父亲挑担的脚步分外有力,笑纹里弥漫的都是喜悦,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了我。大哥比我懂事,为了不增加父母经济压力,只读完五年级就辍学务农,18岁入伍当兵。我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躲在房前屋后黯然落泪。我知道,二、三十元学费对于父亲来说很难。父亲安慰我:莫哭,莫哭,明天就去卖米送你上学。第二天,父亲挑着一百斤大米,卖给了我小学语文老师,她听说是卖米送我读书,还多给了几块钱。为了供我读书,父亲的扁担日渐沉重:夏天,父亲挑着麦担走在烈日里;秋天,父亲挑着水稻跋涉在深水田里;冬天,父亲挑着棉花秆行在寒风中……父亲几次因夏日喷洒农药而中毒,爬起病床就下地,佝偻着腰,肩挑日月前行,前行。

  父母一直穿着粗布衣,缩衣减食,大米、花生、小麦、大豆,能卖就卖,吃不够就用红薯凑,红薯饭、南瓜粥、青菜粥是我家常年主食。每年冬季一到,父亲就把家里的棉花秆(做饭很好烧的柴火)都卖给别人,然后和母亲一起到处砍芦苇秆。装满苇秆和母亲一起用人力车或扁担挑,在湖泽、田野中飘摇,飘摇,偶遇大风,父母的人力车在大风里盘旋,盘旋,父母的扁担又是远距离的挑,挑,挑。七十年代父亲用扁担挑出两个高中学生和一个师范生,挑出了我们妹弟三人的前程……

  后来,哥哥在城市安家,多次请求父母到城里去生活,可是他们说要和他们的土地相依为命。上了年岁的父亲,脸上爬满岁月的皱纹,布满老茧的手还在劳作,弯曲如弓的腰身还是离不开扁担,改革开放生活条件好了,他依然节俭,逢年过节,总要把土鸡、鸡蛋、花生……一担担挑往城市,挑往我的工作单位,挑给他的儿孙。

  十几年前,我回家看望77 岁的老父亲。因体力透支过度,父亲躺在床上已半年不曾下地,瘦骨嶙峋,生活的又一种艰辛磨砺着我的老父亲!我瘦弱的老爹呀,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在您的字典里,何曾有过自我?您双肩挑起的永远只有家和孩子!艰苦一辈子的父亲,在2008年离开了人世。

  回望父亲的扁担,浸润了父亲一辈子的血汗,依旧靠在门后的旮旯里,光滑,灰旧,赭红,沉默。

  我以一首《扁担》诗纪念父亲:一根竹扁两头尖,且把乾坤担在肩。早起闻鸡啼晓月,晚归煮酒醉愁眠。挑来希望田畴种,运走贫穷物候迁。甘为儿孙谋福祉,弯腰弓背累无言。(周绪成(咸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授徒无方
下一篇: 莲花节花絮

相关新闻

  • 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

  • 通山小说《玉竹谱》举行首发式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报道:近日,通山县女作家倪霞的长篇小说《玉竹谱》在当地举行首发式。小说探寻家族延续的内在精神脉搏...

  • 将小说叙事置于历史逻辑之中——读网络文学作品《燕云台》

    在表现秦宣太后历史的《芈月传》之后,又创作了长篇历史言情小说《燕云台》。从“言情文”的脉络上来看, 《燕云台》一洗《甄...

  • 陪父母进餐馆

    通城有个吃手抓羊排的地方,装修别致,环境优雅,餐品丰富,味道不错。还有个特别之处是,每天晚上七点以后,便有几个音乐爱...

  • 过年那些事

    故乡是江南水乡的一条小街,叫老新街。街前有一条河,叫金水河。那时候,街上各种商铺应有尽有。每天天刚亮,从西凉湖、渡普...

  • 热腾腾的亲情

    年初三,给大伯拜年的时候,年逾古稀的大伯嗔怪我为什么不把孩子一起带来。   我忙着解释:“成天带着孩子被他们闹够了,好...

  • 小城春节

    又是一年新春时,不论城市或者乡村全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忽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我的大部分春节都是乡村度过的。成家后,...

  • 圈子外的人

     老江这段时间非常的郁闷,经常茶饭不思、坐卧不宁。老婆小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不,乘着夜色怡人,强行拽着他到中央公...

  • 我的奶奶

    一直以来,想写一篇关于我奶奶的文章,尤其在她去年7月患乳腺癌之后,这件事一直压在我心里,今天终于下了决心,在这个寂静的...

  • 西街5号凉茶店

    我住的地方,古时称永安,现在叫咸宁,单从取名上看,便知这个地方是一座长治久安宁静祥和的古老县城。县城分东西南北四门,...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