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这里集中了众多景观胜地,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甘南风景尽在其中。这里有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贡嘎、梅里、四姑娘山;虎跳峡、美人谷、丙中洛……除此之外,至今仍有许多罕为人知的秘境。
这里浓缩了中国最多的极致风光。神秘的北纬30度,无论尘世如何喧哗,总有一座属于你的山,轰然拔出万丈凡尘,在生命拐弯处,静默等你。可能世界上最为险峻的路都集中在横断山区了,江河将雄伟的山体切出一道道深达几百米、几千米的大峡谷,下临深谷、上覆雪山是这里道路的常态。在路上,要经历无止境的爬坡和下坡、不断重复“之”字形盘旋,也正因为艰险,才有了极致的公路风景。
在横断山脉区域的雪山峡谷间,有大理、丽江、西昌等一处处浸透着诗意和温润的城市,有川藏线、滇藏线、成昆线等一条条象征着自由和远方的景观大道。在这片面积广阔的深幽峡谷和高山草原里,有中国位置最靠东的海拔7000米级别高峰贡嘎山,有最后的人类未涉之地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有冰川纵横的岗日嘎布山脉,有花岗岩塔峰遍布的邛崃山脉。这里还有隐藏在雪峰间的海子、千万种色彩斑斓的花朵、当地原住民崇拜的神山圣湖……它是探索者的“香格里拉”,也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所有未知的美丽都来自勇敢者的一次次冒险。自2015年起,68位资深摄影师和撰稿人,涉急流、登雪山、穿峡谷,参照国家地理的标准,坚持图文实采,记录下在横断山区深度探索的原创内容,汇集成《大横断》的鸿篇巨制。之后,考察者的脚步没有停止。如今,结合高清卫星影像的三维制图《大横断:寻找川滇藏 第2版》,全新亮相,重磅登场。
“大横断”在哪里
横断山这一名称缘于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1878年,他奉四川总督丁宝桢之命,从四川经云南到印度进行地理考察,因看到澜沧江、怒江等河流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向阻断了交通,便给这一带山脉取了个形象的名称——横断山。
横断山脉的明确概念最早出现在《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中。1900至1901年,清末地理学家邹代钧在编写《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时,提到横断山脉一词,文中称“迤南为岷山、为雪岭、为云岭,皆成自北而南之山脉,是谓横断山脉”,但未曾论及确切范围。因此后人对于横断山脉的理解各不相同,依次有“三脉”说、“四脉”说、“五脉”说、“六脉”说和“七脉”说。
20世纪80年代初,地理学家李炳元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貌状况,认为“七脉”说更接近于人们对横断山脉的基本认识。其特征是一系列南北平行分布的山脉,起伏极大,岭谷高低差达2500米以上。由于横断山脉是众多山脉的集合,也有人提出横断山脉应被称为横断山系。
李炳元的划分主要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可以称之为“狭义的横断山脉”。如果从旅行以及历史沿革的角度出发,还可以把喜马拉雅东段、岗日嘎布山脉、念青唐古拉东段、三江源东部以及大小凉山划分到这个范围,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横断山脉”,或者“大横断”。它包括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部、青海南部以及甘肃、贵州的一小部分。这里有美丽的荒野、迷人的风光,值得我们去探索。
探索未知的秘境
这本书里什么最珍贵?答案是地图。为了让《大横断:寻找川滇藏 第2版》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川滇藏户外宝典,自驾、徒步、漂流、登山领域的众多专家参与制作了68张内容硬核的地图。这是首次有一本书如此立体地呈现出横断山脉区域大开大合的山河之势,与此同时更有景观图、花卉图、气候图、徒步路线图等等,详尽展现旅行要素。
手握长达1.8米的高清卫星地图,122处标志性景观跃然纸上,即使是普通的自驾爱好者,也可以轻松选取自己心仪的目的地,深入探索主干道周边的美丽秘境,自由规划行程,旅途由此变得随性而丰富,让“一曲蓝莲花,堵在318”的调侃成为历史。
书中详尽标注川藏南线、川藏北线、川藏中线的道路、垭口、山峰、河流及峡谷,让那些雪藏深闺的海子、雪峰和峡谷,逐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这本书涵盖的众多经典徒步路线图,标注了每条线路的长度、海拔、营地、山口及预计行程,无限接近轨迹地图的实际作用。书中文字优美洗练,图片直击心灵,如同一股清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给你一片难得的沉静和安宁。有些故事跨越数十年并以多角度展现横断山区的变迁,引领我们走进历史深处。
总有一些热血,未曾冷却;总有一些理想,尚未泯灭;总有一些脚步,追随先驱。
“大横断”考察团队不仅打通了全部横断山脉的路线,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地理景观,如中国第三大峡谷古米大峡谷、面积最大的高原丹霞阿色丹霞、海拔最高的天坑扎尕那天坑……团队还首次利用无人机进行系统航拍,规划出中国第一条国家步道——横断天路。
荒野与文明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荒野是文明之根,而文明需要荒野的滋养以永葆活力。如果你把《大横断:寻找川滇藏 第2版》当成一本厚厚的探险攻略合集,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是一本融入记叙文、散文、诗歌、绘画、摄影、地图、备忘录、采访笔记等各种体裁的合集。其中的内容,既有冷静的思考,也有如“大凉山中的光阴故事”一样细腻而感性的抒发;既有横断山区史上最清晰的、精确到每一座山峰的全景卫星图,也有记录民俗文化历史的精美照片。
这是一本凝聚所有探索者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之书,是一本跨越100万平方公里读懂横断山脉的科普资料书,是一本汇集雪山群像、自驾路线、徒步路线的国民地理书,也是每个旅人行游川滇藏不可或缺的户外指南。
(原载《天津日报》,作者王小柔)
在·线·阅·读
2020年6月至10月,“百日大横断”徒步队历时128天,从暮春走到深秋,徒步1300余公里,翻越100多个垭口,总爬升80000余米,横跨川滇藏三省区,一次性穿越横断“五脉”。
为何会开始“百日大横断”的旅程?对于领队石头(周杨)来说,最初的想法是完成一个朋友的心愿。2017年,徒步爱好者远山提出想走一条国内超长的线路,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美国有阿巴拉契亚、太平洋山脊等超长线路,但在国内没有一条线路能满足他的要求。此时,他们发现了户外爱好者杜真和“大横断”项目的“横断军团”分别走了穿越横断山脉的线路,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横断山脉范围非常大,景色很美,他们想走一条最大限度欣赏横断美景的线路,于是,花了一年时间去设计这条线路。2019年,石头等人完成了“大横断”北线穿越,但南线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2020年,“百日大横断”计划付诸实施,准备开创一条完整的东西向“大横断”线路。
“百日大横断”分为12段线路,因个人身体状况和行程等原因,每段有不同的分段队员参与,领队石头和摄影师马子(熊文凯)参与了所有线路。全程重装徒步,物资都得靠自己背,大部分时候领队石头要背负60至70斤,最重的时候需要背负80多斤,其他人最少也需负重40至60斤。一路走下来,石头和马子都暴瘦了30斤以上。
一路上,有淋着大雨翻过垭口,累到崩溃万分,却能站在山顶上,看山谷间云海翻腾的时刻;有被雨水折磨了1个月,却迎来了此行的第一个日出,走出帐篷,被群山之上的万丈霞光所震撼的时刻;有连续吃了半个月的泡面,每天赶路30公里,走到两腿发软,却碰到热心牧民邀请的时刻;有被大雪围困,队友又病倒在帐篷里,甚至危及生命,且无力下撤,却在风雪中迎来牧民大哥救援的时刻……
走过漫长的雨季,终于迎来了秋日的晴朗,日照金山,终现美景,一切都是值得的。
临近结束,在大米勇雪山下的营地,大家围着篝火聊天,有数颗流星从雪山上方划过。队友提醒,许个愿望吧。马子摇了摇头,他说那一刻,没有烦恼、没有欲望,或许也只有置身荒野,才能真正放空自己,如果非要许一个愿望,大概是希望时间停留在那一刻。
从森林到冰川,从黑暗到黎明,去看荒野的伟大与残酷,去感受自然的奇妙和自我的渺小,去不曾到过的地方,去走去经历。他们虽然普通,却用力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奔跑。
编辑:但堂丹
汤标,咸宁市中学地理教研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联盟首批专家库专家、人教版和中图版中学地理...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学科教育与家国情怀相融合。当然也有的同学遇到了“拦路虎”,不时挠挠后脑勺,很伤脑筋地望着桌上的拼...
为弘扬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普及地理科学知识,推进地理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2020年12月9日,我很荣幸地被咸宁...
万彤松,赤壁市车埠高级中学地理教师、咸宁汤标名师工作室(咸宁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学业水平考试,其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该校地理学科教研组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良好...
近年来,我市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陆续出现,工作室活动如火如荼。
杜甫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描绘的就是中线的交通地理,沿江而下,到宜昌或荆州转向北,过了襄阳之后,沿...
《大地中国》韩茂莉著新经典·文汇出版社我们通常习惯于从时间维度来讲述中国历史,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中国通史、断代...
近日,咸宁汤标地理工作室研究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转化途径实践研究》(2020JB345)顺利结题,这是12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