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AI时代该如何写诗? ——鲁迅文学奖得主韩东分享诗歌的创作之道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10 15:50

AI时代,我们该如何写诗?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韩东新书《诗人的诞生》分享会在南京举行。现场,韩东与诗人、小说家李黎对谈,共同探讨诗歌的本质及创作之道。

韩东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人物,在国内先锋诗歌的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仍笔耕不辍。两年前,他的诗集《奇迹》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诗人的诞生》这本书是韩东四十年诗歌创作实践与思考的记录,根据其教授四位学生写作诗歌的课程录音增补修订而成,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操作性,是一本指导诗歌写作的“战地手册”,也是一部展现当代诗歌的“导游地图”。

分享会上,韩东回忆了自己初入文坛的时光,那个年代诗歌的热潮席卷全国,是年轻人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只要有年轻人存在,就会天然地爱好文学,订阅文学期刊,学习写诗。”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诗歌的热度也大不如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代背景的不同。现在大家的兴趣点、热点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变化,玩具多了,选择也多了,诗歌不再是唯一的精神寄托。”

说起写作《诗人的诞生》的缘由,韩东提到,近年来许多作家开始通过网络授课分享经验,他也曾受邀参与其中。但他坦言,自己并不适应这种单向的讲座形式,“我自己曾在大学任教十年,最终选择离开,正是因为不喜欢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因为我想知道听众真正想听什么、需要什么。”于是,韩东向策划方提出了一个方案:在网上征集诗歌爱好者,与少数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最终,他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了四位学生,地点通常选在咖啡馆,大家围坐在一起,从作品开始,慢慢延伸成话题。面对学员新创作的作品,韩东会一一进行解析,甚至具体到某个词语、句子是否恰当都会讨论。最终,这些对话被录音并整理成文字稿,韩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和补充,诞生了《诗人的诞生》这本书。

和其他写作课不同的是,韩东的诗歌课并不提供某种写作的方法,更多的是激发学生对诗歌写作的认知。“诗歌可以学,但不可以教。” 韩东认为,写诗虽然不是一种职业,但是依然可以做得很专业。专业诗人指的是对写诗这件事有“野心”的诗人。而这种“野心”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和功名利禄、发表得奖都没有关系,而是非常纯粹的,想把写诗这件事做好。

《诗人的诞生》分“清空”“阅读”“坐标”“修改”四个部分,为何把“清空”作为学习写诗的起点?韩东认为,一个人写诗,一定会受到此前日积月累形成的观念的影响,“很多关于诗歌的误解,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和当代诗歌的误解,其原因就是没有清空。比如豆瓣里有人评论我的诗集《奇迹》,告诫我写诗要讲究语言。从他的角度理解,他没错,因为他有一个关于什么是诗歌语言的潜意识,是自然而然地习得。大概他认为诗歌就应该是花哨的,应该闪烁铿锵。再一看,你写的跟他想象的不一致,那就是不讲究语言了。”

韩东说,当下很多人对“诗人”有着很多的“误会”,会产生“疏离”“孤独”“愤怒”等刻板印象,“其实诗人就是普通人,他除了在写诗这方面比较专业,他的整个精神状态跟普通人是一样的。”所以,在韩东看来,对任何一名写作者来说,“清空”比“填满”更加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写诗,首先要把这些东西清除掉,永远对诗歌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那么对于一个学习写诗的人来说,又该如何进行阅读?“如今手机争夺了人类大量的注意力。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已经达到了一种几乎‘疯狂的’‘病态的’处境,几乎所有的人一闲下来就是刷手机。只是因为所有人都有‘瘾’,这个问题才显得没那么严重。”韩东认为,学习写诗必须坚持阅读,但不必照着诗歌史上的名单进行阅读,“只要你碰到了一位你真正喜欢的诗人,那就好好地读、认真地读,读仔细。哪怕用半年一年的时间去读一个诗人或者一本诗集都是值得的。如果有一本你特别看重的书,读十遍,比你读一百本的书收获更大。这些东西最终会进入你的血液,在你将来的写作中发挥作用。”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诗歌创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韩东坦言,AI虽然可以写出漂亮的格律诗,但在现代诗或自由体诗的创作上,AI常常力有不逮。“诗歌中蕴含的个人精神印记,是AI难以准确捕捉和模仿的。”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有温度、个性化的表达,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生命体验,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究竟什么是诗歌?分享会的最后,李黎抛出了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分行就是诗,但那只是外观上的标识。自由体诗正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式限制,才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韩东说,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创作者生命的体现。

“写出你生命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成为诗。”

(原载《新华日报》)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史语所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先期发展

相关新闻

  • 看懂了历史,读懂了人心

    家正统学说影响的契丹人历经金朝与蒙古帝国,以经世济民为人生目标。通过对其生平的描述,作者将他纠结的心态、犹豫的选择层...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获国赛二等奖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金锋报道:12月5日, 2020“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总决赛远程线上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

  • 醉心写作乐无穷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采访时间:3月23日采访地点:温泉城区茶花北路南苑小区本期悦读人:邓永斌我一直钟情阅读,好的书有...

  • 通山文学座谈会精彩开讲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报道:6月9日下午,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到通山县为20多位文学爱好者授课...

  • 浅谈如何进行写作教学

    在学生眼中,有这样一句口号: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没有做...

  • 阅读与写作如何无缝对接

    语文学科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实现无缝对接,成为不少中小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之一。现在三...

  •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家里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写作文,怎么办?家长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着急上火,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畏惧心理。语文教材每一篇...

  • 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彭程散文简评

    在这个世界里,传统美学的感染力不再是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是以唤醒和照亮人们意识和精神的现代美学为鹄的,展示了散文写作一个新...

  • 写作是门手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采访时间:4月23日采访地点: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悦读分享人:301班语文老师杨静寒假在家的时候,在B站...

  • 如何提高孩子写作水平

    “孩子读三年级了,开始学着写作文,发现他总是写不长,如何提高孩子写作水平。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