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丝走线、机声起伏。咸安区马桥镇的鑫玛服饰制衣车间里一篇忙碌。
“平时月工资4000元,如果有加班,每月能挣到6000元呢。”阳春3月,来自马桥镇鳌山村的沈海曹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一边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咸安区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措施,新建就业车间100余个,带动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脱贫人群搭建就业平台,畅通求职渠道。
01 “家门口”就业 增收新门路
“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既不耽误做事,也能照看家里人,工资日结月结都行,挺好的,村里好些人都在这上班呢。”3月24日,在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就业车间,53岁的操作工刘燕芳高兴地说。
像刘燕芳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车间劳务人员可按实际情况选择包吃包住,或由专车统一接送上下班。“太周到啦!”大家纷纷感慨,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家的日子终结了!
由外出致富返乡创业人员黄建生于2021年创建的高桥镇黄铁村箱包加工基地,集来料加工与产品深加工为一体,通过组织本地及周边农户开展箱包加工业务,精准实现劳务人员“家门口”就业。
在黄铁村,废弃的村小学老旧教学楼变身就业车间,咸安区乡村振兴局和村里投入100多万改造教学楼,抛出优惠政策,依托乡贤引进时尚男女包产业,专门出货网络商务订单。
“今年正月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做了第三批订单,共出货4000多个包。”车间负责人介绍,目前车间吸纳就业40余人,还将扩大规模至100余人,平均月薪3000元到5000元。
“就业车间还开展了以工代训、劳务输出、鼓励返乡入乡创业等就业帮扶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黄铁村党支部书记朱汉新介绍。
记者采访获悉,在咸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咸安区人社局正持续做好黄铁村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就业服务户户跑,招聘宣传村村通。”为了提升就业达成率,开年来,咸安区组织各乡镇办场人社中心,先后开展多轮入户调查,全面摸清当地待业人员的求职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走访企业,双向调节岗位类别精准对接,然后组织供需匹配的企业,把合适的用工信息和岗位送到群众身边。
02 文旅双融合 迸发新活力
咸安区大幕山西山下村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曾经是省级重点贫困村。现在,村容村貌和村级集体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3月24日,记者来到西山下茶场就业车间,放眼看去,四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茶园。正值暮春,茶园里青翠碧绿,如一汪碧潭清新秀美。
西山下茶场车间的千亩茶园,包含了中茶108、储叶齐、湘妃翠、黄金芽、安吉白茶等多个品种,多个品种通过了欧盟检测标准。目前茶场车间正在抢采清明前芽茶,吸纳200余人务工,预计可制干茶4000斤。
2021年,在咸安区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700余万元的西山下茶场就业车间顺利开工,制茶车间引进了绿茶、红茶、黑茶自动化生产线4条,如今,一个集采茶、制茶、品茶、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初步形成。
“依托茶山的美景,这里搞起的写生基地和民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西山下村党支部书记胡柏红介绍,茶园还将新建红茶和黑茶生产线,并规划建设茶园综合体,力争将茶园打造成一流的茶叶生产和观光旅游示范基地。
“这里环境很静谧,我们跟着指导老师经常来写生,很适合搞文创艺术。”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学生谭庸点赞说。青山依旧,黛瓦如故,有了艺术的点染,西山下村也焕发出新生机。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以后,该村围绕茶产业,在乡村游、研学游、写生游等市场上发力,大力做活乡村旅游文章。古老的西山下,通过产业带动,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03 延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咸安区大幕乡双垄村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独特的美丽风景,大幕山野樱花远近闻名。而这里出产的楠竹,更是广销四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双垄村楠竹的名气提升,发展瓶颈也随之而来,先前,本地楠竹加工多为初级、半成品模式,外销至江浙等地,再进行加工,楠竹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且绝大部分收益都分流至外地加工厂,导致效益不高。
现在,双垄村建造的属于自己的楠竹深加工厂开始投产,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了。
3月24日,记者走进双垄村竹筷厂就业车间,户外的空旷场地上机器轰鸣,工人正在有条不紊砌筑竹炭炉,场面忙碌而有序。
“竹筷厂预计产量8000吨,产值500万元,可带动本地及周边35人就业。”双垄村90后党支部书记邱明介绍,竹筷厂占地面积约20亩。建设工程预计投入资金370万元,资金来源于省武警总队支持150万元,咸安区扶贫办扶持150万元,村级自筹70万元。
该村做足一根竹子的全产业链,竹筷厂专门生产竹筷,楠竹加工厂专制竹拉丝凉席、竹签半成品,边角余料作为烘干燃料,燃烧后的废料则进入竹炭厂高压后再烧制成竹炭,可谓“吃干榨尽一根竹。”
“平均每天可挣200多元,每月拿到手工资6000多块,不错哩!” 37岁的刘富群说。
“现在不一样啦!山区的农民靠山吃山,竹梢、竹屑可以打碎做成竹炭,竹根可以做成根雕,竹枝可做成生活工艺品……对本地竹农来说,一根竹子全身是宝,处处能赚钱。”大幕乡干部陈鹏介绍。
“就业车间+龙头企业+技术”模式。以地方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村级合作社为依托,整合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联动龙头企业创建就业车间,吸纳当地群众参与车间生产经营、产业管护等工作,咸安区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增收深度融合。
“就业车间不仅是帮助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咸安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晖表示。
来源:学习强国-咸宁日报
编辑:王炎艳
监制:陈小彬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编辑:xzx
上一篇:
学习强国丨咸宁如何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下一篇:
学习强国丨崇阳:农家书屋点亮农民新生活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培清“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宁志丰委员说,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产业规划...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志茹“乡村振兴应与大自然相结合、应与城市垃圾治理相结合、应与发展绿色农产品相结合、应于脱贫攻坚相...
通讯员杨惠春日前,嘉鱼农商行簰洲湾支行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公司春节生产收购原材料资金缺口。...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记者王恬通讯员龙钰山间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乡味道、离别时父母的牵肠挂肚……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村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咸安建区20周年,也是咸安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敏15日,我市收视收听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丁小强指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