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2006年,郑勇刚进入咸宁高中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同时兼任着班主任工作。
深耕教坛17年,他用自己的汗水与努力培育了万千桃李、诠释着人生意义。所带班级数学成绩优异,连续三届数学学科获得高考优胜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得市级四优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湖北好课堂”高中数学学科优质课比赛全市一等奖,2021年辅导学生作品导数中“同构法”获中国教育学会评审的国家级奖项,2022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教研个人”。
让学生系统地学习
一直以来,高中数学都是“硬骨头”,不容易得高分。
“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成绩都很好,但到高中以后,数学想及格都成了奢望。”郑勇刚说,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能简单地对待数学科目,要系统地深入学习。
为此,郑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认真备课,研究教材教法,坚持写详细教案,他深知,教学水平的高低才是最值得学生景仰的根本,让学生从心里佩服,谆谆教诲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内心。
为了打造高效精准的课堂,更有效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他根据每年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及时更新教学教案,最大化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他还花了大量的时间整理、融合各种资料,专门提炼总结了一套涉及基础知识讲解、复习技巧、例题、巩固练习、测试的“数学解题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学习。
在课堂上,一个个数字,一条条定理,一套套公式……在其讲解下鲜活起来了。再复杂的数学题目,都会分解成最基本的知识点,让同学们恍然大悟。
“这样,我们上课时更容易理解,课后练习也更加精准。”咸宁高中一名高三学生说,“郑老师上课特别生动,上他的课时间过得特别快,意犹未尽。”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作为老师,要多学习、勤钻研、精准把控、因材施教。”郑勇刚说。
在他看来,所有高考题都源自课本,有的学生脱离基本,做题贪多求难;有的学生碰到稍微有点难的题目就放弃,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学不好数学。“应选好一本资料,结合课本基础,不断训练,不断总结,才能得到高分。”郑勇刚说,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制定计划,课前自学、课堂吸收、课后巩固。高中数学,向纵深方向延伸多,有些题型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这就需要举一反三,不套公式,不故步自封,平时训练时多想、多思考、多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细心呵护每位学生
除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作为班主任老师,17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郑勇刚融入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他每天到校往往最早,离校往往最晚,到班巡查最勤,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
每一届开学之际,郑勇刚都让学生上台自我介绍,向全班展示自己;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圈子,和家长保持联系。每次月考完后要找每位同学谈话,考得好的不吝表扬,并鼓励他们下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直至最后取得高考胜利。考得不好的进行深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下次注意改正,并找到闪光点给予夸赞。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作为班主任,我想让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充满快乐。”每当学生情绪有变化或遇到困难时,他总能及时察觉,并迅速给予帮助和解决。
曾经,一位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写的周记也流露出负能量,他意识到这位学生心理上可能出现了问题。
为了避免这位同学自尊心再受到伤害,他对全班同学进行心理摸底测试,了解清楚原因后,立即联系家长,积极配合心理老师,经过循循善诱,逐渐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细心呵护的精神,让郑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与知心人,学生们都愿意和他聊天、谈心,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
“教育是教学相长的统一体,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组合体、共同成长的朋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个性走进他们心里,以心换心,因材施教,得到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平凡造就伟大,他把学生的一点一滴都记在了心里,把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融进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之中。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的一员,郑勇刚一直致力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学之余,郑勇刚经常买一些专业的书籍来学习,不仅仅是读,他还在书上划重点、做笔记,在书上贴了许多便利贴,以便及时翻到重点内容;他还经常写一些教育随笔,有教学方面的,有教育方面的;生活中的零碎时间也被他利用得很好,甚至中午吃饭时,手机也是听着大师的讲座……正因为他不断的学习,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
他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在市级四优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湖北好课堂”高中数学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全市一等奖。参与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省普通高中高效课堂导学案分成开发与应用研究数学学科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
他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在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同类班级第一,班上学生李恒越以626分获同类班级第一,2023年高考中,学生邓翔允以631分获同类班级第一,连续两届夺得同类班级状元。
郑勇刚说,要做一个有情怀的好老师。他睿智的话语似柔风细柳,抚慰一颗颗懵懂的心;他明媚的笑容就像一盏明灯,为学生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记者 王恬
编辑:何珊
上一篇:
幽谷兰花育芬芳 ——记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优秀教师镇锦兰
下一篇:
春风化雨育桃李 ——记通山县明德初级中学教师陈星
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着纯正的朋友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跟王女士大学同学,开学没多久就认识并相熟了,大...
有些感情是无须言语的,有些故事是须有原型的。在一个培训班上,认识了一位兄长,我给他取了个绰号“高富帅”。率真,是“真...
“读书分享活动营造了师生之间热爱阅读的氛围,通过阅读,同学们能激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该校相关负责...
作为一所普通的民办高中,我校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普遍不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下,但我校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的...
9月30日下午,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葛冰洁为七年级全体师生举行了一场“为青春插上隐形的翅膀”的心理健...
严格规定:每位参加集会的同学进入会场时,由专人在门口负责测量体温,参会同学在签到本上签字,由筹委员的同学分发参加会议的...
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 10%的同学选B, 80%的同学选C。愿你,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安度余...
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她第一个到教室陪着学生们早读。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珊珊。
23年的迎来送往中,她默默坚守平凡岗位,用行动和爱心诠释一个普通老师的敬业与奉献。
在教《青春的情绪》这一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并牢固掌握新知,汪美丽创设了一个情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