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01 09:08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快速培养一批热爱农业、了解农业、致力于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任务。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建设急需大量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来提供支持。高等职业学院可以对农民进行培养,通过有计划的学历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强烈市场意识,富有文化素养、技术知识、经营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 高职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今天,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力人才培养必不可少。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局限于城市,也包括乡村。乡村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喜爱农业、懂得技术、善于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该利用人才培养优势,服务于地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关键

1.1背景

中国乡村振兴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全方位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且可持续。

农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全面推动农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基本观念,坚持人民优先的价值导向。 培养“理解农业、有文化素养、技术精湛、擅长管理、善于运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人才的紧迫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业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职业农民的发展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带动乡村就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再次,职业农民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可以提升农村的社会文化素质,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后,职业农民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通过引入和利用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村振兴。总的来说,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他们的特性和角色。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的关注一直很高。培育现代化职业农民有助于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谁来耕种土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网络零售平台销售因天气等原因无法销售的农产品,例如,咸职的电商学生通过在九宫山进行直播销售农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广告效果,网络直播销售也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现代化职业农民群体的构成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转型成功的传统农民,拥有大量生产设备的农机大户,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农村合作社领导者。这表明现代化职业农民实现了服务性和技术性的融合,作为一股专业化的新兴力量,为现代化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生产者。他们不仅仅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更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产化经营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

1)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理念

面对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型职业农民高度依赖社会分工,面向广大市场开展生产经营,而不是自给自足。作为市场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成本核算意识、品牌塑造意识和市场风险意识,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理念才能促进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普及,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2)具备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经营和管理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服务,这样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晓政策、有组织、守法纪”等素质,才能应对新时代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

3)参与面广,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对象不仅包括青壮年农民,还包括农机大户、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等多方主体。同时,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培目标,还重点强化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型农业人才的培,进一步优化了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销售农产品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获取利润,平均收入高于传统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其中,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农民是关键。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毕业生是人们寄予很高期望的未来职业农民群体。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农村发展机会的不断增加,使大中专学历高层次人才向农村扩散成为可能,特别是我国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以及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使得许多有志向、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会选择到农村就业。

2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

2.1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开始在湖北省率先启动的乡村人才培养项目“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从农村中吸纳45岁以下具有高中或者中职学历的农民、返乡创业者以及退伍军人,进入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从村务管理、技能提高、创业创新、科技与产业结合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培养,成为职业农民,成为村里招得来、育得好、用得上、扎下根的乡村人才队伍。多年来,为全市905个行政村定向培养2066名“农村基层组织接班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电商创业合伙人”。同时,“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还有助于完善我校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建成一支高水平“农教融合型”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服务乡村能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学校获评湖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集体、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2.2职业农民专业设置现状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院部专业,生物工程学院现设有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休闲农业、生物制药技术、科学教育师范类等六个专业。建有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核心的湖北省示范性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是学校“双高”建设重点依托支撑的院部之一,是学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全国百优校”建设的核心院部。其中园林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国家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这些专业都向国家输送新型职业农民。

休闲农业培养能够从事休闲农业园区生产与管理、休闲农业园区旅游接待、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农业技术培养掌握现代农业与经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高等职业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园林技术培育具备现代园林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造景与绿地养护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园艺技术培养有观赏植物种苗繁育、栽培养护、室内外植物装饰设计、观赏园艺艺术品设计与制作的技术技能,能胜任观赏园艺产品生产与管理、应用、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2.3职业农民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农民培养的力度不够大。

目前各类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机构分布在农业、教育、人保、扶贫等部门,缺乏有效的统筹机制,未形成合力。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职业教育培养范围不够广。

培养范围仅大多是农村的干部、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科技人员等,其余的比如“农二代”兴趣不大,通过学历提升回到农村的不多。

3)涉农专业信息化教学不强。

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教学设备技术不足,农民没有系统的学习互联网的知识。教学的资源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力度不强。

4)高职院校专业分类不全面。

从教学手段看,仅依靠传统课堂学习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需求,不能根据当地的生产特色开设专业,比如在蔬菜专业村开设蔬菜班、水产养殖村开设水产班等。

5)授课时间设置弹性力度不够

比如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农民职业教育多半是固定在几个月周末,不能根据农时季节进行授课。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只是在开学和考试的时候到课率较高。其他的上课时间,有跟村里事务冲突或者因为农忙,到课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3 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3.1强化法律和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的职业农民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其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都不如基础教育。这种状况的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长期缺失。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民教育的发展,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履行其应有的职责。这主要体现在农民教育的立法和制度设计上。 通过对国外职业农民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立法是其重要的保障手段。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民的教育,但职业农民教育的制度仍然不完善,与农民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成熟,甚至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的法律,农民教育没有得到充足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农民培养政策适用于所有有志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生。我们需要制定农民教育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农民教育的法制建设,完善各级各部门农民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能够顺利地进行,让他们能够带着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力回到乡村。

3.2专业设置要改革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田养殖,而是涉及到了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需求,对农业专业进行细化,设置更多的方向和课程,以培养更专业、更具备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历、家庭状况、培养的需求来设定专业以及培训的方式,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突出需求导向,实行全日制培养过程中后续跟踪服务,推进送教下乡进行实践教学;

其次,创新培养模式,根据农业生产时间和牲畜的培育季节安排课程,注重技能操作;在培养内容上进行创新,对于教材进行建设规划管理;在培养手段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培训学生就农村问题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于专业学科更加具体化,比如种植类,畜禽养殖类,水产养殖类,农业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等。

3.3培养专业要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与农业学院、农科院、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培训公司和农民合作社等多元化、多样化、多级别的灵活有效结构和机制,形成了完善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学校可以与农业相关企业共同开设专业,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校为企业提供教学场地,企业则提供部分实习指导教师,使得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与时俱进,要把职业院校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专业与创业、就业紧密联系,可以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细分培养职业农民的专业,做到校村联合培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比如,通过咸职的专业优势,在县乡、村、户形成辐射网络,构建宣传、培训、生产示范等的服务网络体系。

3.4扩大教育培养的对象

乡村振兴,农民是关键,必须打破人才瓶颈制约,要把教育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最大资源,需要吸收更多的学生高中毕业后愿意选择与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的专业,坚定以农富民的信心和决心。在培养过程中,农民对培养的认识不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职业学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贴近实际,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级指导和分层次培养,并完善相关的培训政策。在实施全日制职业教育学生的国家助学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其他想参与的培养对象提供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制定激励政策,培养农民精英。未来,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精英阶层,这些职业农民具有扎实的农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对新技术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市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因此,参加过职业农民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能在农村创业就业,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通过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政策培养了一部分职业农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到基层尤其是到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仍然很少,我国急需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可以给予补贴、优先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同时,我国需要逐步建立起严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制度保障和优惠政策,更好的去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培养。同时还可以打造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行分类型、分专业支持鼓励职业院校开办涉农专业,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使高中毕业后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基础进行专业农业方面知识的学习,毕业之后从事农业方面的职业。

3.5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

在教育制度改革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高等职业学院应对农民的人才培养有明确的目标,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增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强调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性,保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公益性事业中的地位不变。这需要高等职业学院加大投入,稳定教学团队,突出教学特色,发挥教学优势。高等职业学院可以在农村寻找技艺高超的人才来担任培训教师,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教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更适合进行分类、分层次的教学,因材施教。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培训。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脱节、断层或重复。从微观层面来看,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认同度低、生源质量差、对农业的热爱教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硬件条件差,实践型教师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专业设置陈旧、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滞后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构建系统化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统筹、县乡村三级相衔接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也要科学布局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等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我们需要努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全面满足“三农”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平台,推进乡村振兴,发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建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及行动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15

  2. 杨琴,吴兆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保障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20

  3. 罗斌《高素质农民高职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


作者:刘 芸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代表局长“面对面” 服务群众“心连心”
下一篇: 金土皓创立五行长生功造福人类大健康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