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对家谱研究颇感兴趣。
家谱是一个家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脉络和世系,研究家谱,看家谱里古人写的文章,不仅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借此了解古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景。
学习从一本古谱开始。
前不久,有宗亲将他们族中一本民国年间三修的家谱给我,请我为他们续修家谱时写点文章。我欣然应诺。说是古谱,其实最近一次修谱时间是民国年间,但从纸张和字体来看,确实有古色古香之味。该谱首修于光绪元年,次修于民国元年,三修于民国三十六年,是一本原汁原味、具有古汉语语法的家谱,里面的纪念文章都由当时当地有名望的文化人撰写,全繁体,无断句,读这样的文章还真颇费功夫,但对提高古汉语知识则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写文章或遣词造句特喜欢用一些生僻的字词,这些字词因汉字的简化而被消灭。不得不说,汉字的简化使我们快速掌握了汉字,但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文化。
纵观该家谱里的文章,许多汉字和词语都是我们现在基本不用或未见过的,在此随机摘一两处,供大家欣赏,如“㸐”、“窳”、“灋”、“㠯”、“凢”等等,不一而足,如今,见过这些字的人有多少呢?还有的字从键盘根本敲不出来,汉语大字典也找不着,更不谈读音了,如“王革”(王+革)。
在遣词造句上,古人用的词语也是我们今人很少用到的,如:服田力穑、辞隆就窳、苦节励贞、椎髻布衣、殆庶几乎、鸟革翚飞等等,如果把这些成语放进没有标点的古文里去,再把前后的语句连起来读一遍,犹如读天书啊。更有甚者,把天干地支里的“乙亥年”,偏偏写成 “旃蒙大渊献”,今人有几个知道呢?!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等掌握的那几个汉字,确实不值一提。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家谱里的汉字知识(下)
下一篇:
【柯于明美文】葫芦丝曲,飘荡在爱琴海上
听明了我的来意,族中几位老年人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翻箱倒柜搬出了存放多年的族谱,从几十本族谱中找到了伯雷公的介绍,我...
听明了我的来意,族中几位老年人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翻箱倒柜搬出了存放多年的族谱,从几十本族谱中找到了伯雷公的介绍,我...
这是一次没有事先预约的拜访,拜访的对象是刚上任的兴国县训导朱正煌,拜访者东溪儒士邑庠生朱衾。
这是一次没有事先预约的拜访,拜访的对象是刚上任的兴国县训导朱正煌,拜访者东溪儒士邑庠生朱衾。
这是一次没有事先预约的拜访,拜访的对象是刚上任的兴国县训导朱正煌,拜访者东溪儒士邑庠生朱衾。
余在咸宁工作三十有四年矣,期间认识一位麻塘宗亲志超先生,这是一位有宗族情怀,热心宗族事业的人,每每谈及他们的宗族,一...
余在咸宁工作三十有四年矣,期间认识一位麻塘宗亲志超先生,这是一位有宗族情怀,热心宗族事业的人,每每谈及他们的宗族,一...
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是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很多孩子在幼儿时,应该都是背过《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可...
《失落的文章学传统:〈古文辞通义〉》常方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如今,古文的“实用性”是否真的已经消泯殆尽?学习古文对了...
陈契琴(咸安)小时候,常听到村里的老人读《黄帝内经》《增广贤文》,他们一手执书,一手捻髯,摇头晃脑,很是得意。上中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