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风雨与春秋,无私奉献,孜孜不倦。从初登讲台到迅速成长为熟练教师,从任课老师到班主任,岁月改变了张艳新年轻的容颜,沉淀了其教书育人的价值,岗位的变化让她有了更多的历练机会,也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教学相长促提升
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张艳新来到崇阳县肖岭乡一所乡村初中任教。踏上讲台的第一天,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她发现教师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随着时代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张艳新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将繁杂的知识通过教学演示、互动、讲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积淀,才能催动成长的步伐。无论是专业学识还是教学实践,都必须不断充实与更新,在日常生活中,张艳新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不论工作多忙,每周张艳新都会抽出一定的课余时间读书学习,每年订购一些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月刊或期刊,充实专业知识,提升理论水平。
有教学必反思。张艳新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学会常反思。每一堂课后,她都会给自己打几个问号:这堂课亮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学生到底听懂掌握没有?今后怎么改进?“这样的反思也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撰写课题案例提供了鲜活素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艳新始终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张艳新还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
例如,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张艳新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追求“差异化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她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而在课堂上,张艳新会引导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情相待传爱心
从教近三十年,张艳新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孩子都要平等对待,每一朵花儿都值得用心浇灌,只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涓涓爱心辛勤呵护,总会结出艳丽的花朵。
张艳新当班主任时,班里有个孩子叫小卫(化名),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几岁时母亲病逝,父亲常年在外为生活奔波。
一个孩子这么不容易,还在努力乐观生活,张艳新不由得对孩子产生了一种怜悯之心和敬佩之情,她开始留心观察孩子的举动,也经常找他聊天,想在孩子身上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但小卫跟老师似乎总是有很远的距离,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谈话也十分拘束。
通过家访,张艳新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过两天就是小卫的生日,张艳新提前准备好了蛋糕、糖果。
到生日那一天早自习,张艳新提前把蛋糕、糖果放到讲桌上,然后让同学们一起给小卫过生日。小卫先是感到惊奇,随后流泪了。
这次活动之后,小卫同老师还有其他同学的距离慢慢近了,有些话愿意同老师说了,心门也慢慢打开。
渐渐,小卫的学习情况明显好转,早自习读书声音比谁都大,上课手也举高了。令张艳新高兴的不只是成绩,而是一个孩子从内到外的转变,展现出了潜在的力量,变得坚强、勇敢、自信和快乐。
让张艳新难忘的是,在她生日的时候,小卫居然用自己节约下来的生活费为老师买来一本书,还让奶奶做了几个好吃的面包带来。“孩子,老师不需要礼物,只要你越来越进步,我就很高兴了。”张艳新被感动得流泪,又为孩子的转变感到开心。
“其实教育的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但坚信孩子行的信念永远不能改变。”张艳新深知,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赏识学生的老师最幸福,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最快乐。让孩子在“我能行”中觉醒、成长。需要师者对学生永远说:孩子,你能行!
无悔奉献育桃李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有责任感,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这是张艳新坚持的教育理念。
教学工作事项繁杂,因为工作性质,张艳新经常“5+2”、白加黑、连轴转,还要兼顾家庭,她无怨无悔地扛起了重担。经常是寒暑假期未过,张艳新又毅然返回教学岗位。同事们笑着调侃:“都说放假好,你却争着上班。”
“多盯着学生一点,他们就进步一点。”张艳新终是放不下对学生的责任和牵挂。一个水杯、一个小话筒,她在学生面前每一节课都元气满满。长期的伏案工作,导致肩膀腰椎时有酸痛,她都习以为常。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打磨一块璞玉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担子在肩、责任在心。每一个夜晚,忙完一天的工作,张艳新就开始了第二天的课堂设计,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准备;每当某个学生产生学习懈怠情绪时,她总是及时分析总结,找出症结,将原因记下,及时向家长反馈,共同帮助学生整改提升。
满满的教学日志,记下了张艳新一路践行师道的热忱与坚持,也记下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她所带的班级,每次考试,总体成绩总是遥遥领先,进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岁月更迭,张艳新始终以清晨的第一缕微光照亮教室,用深夜的星光编织家校心桥。那些拨通的叫早电话、定制的成长方案、记录的闪光瞬间,都在诉说着一个教育者的初心。她是琐碎日常里的诗意耕耘者,更是教育麦田的幸福守望者。
“看到学生愿意努力,我就很有成就感,觉得比什么都开心!”张艳新希望自己这块铺路石,承载学生通向远方的梦想。她愿做学生脚下的泥土,让每个学生都能植根大地、仰望星空!
记者 陈希子
编辑:何珊
上一篇:
下一篇:
粉笔染霜华 匠心育桃李 —— 记嘉鱼县实验小学教师陈红莉
咸宁网讯记者姜明助报道:2月25日,市委书记周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调研...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路径。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
”近日,家长方女士咨询,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呢?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在日常...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在日常行为中为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好榜样。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复盘让我的每个“今天”都有清晰的轨迹,是我为自己写就的人生档案,所以写复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昨天还是好朋友,今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同学之间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该怎么应对?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
战争场景大气磅礴,极具观赏性,人情人性描摹生动真挚,体现了抵抗侵略与战争反思相统一的价值观。主题立意:饱含英雄主义与战...
通过这些策略,成长型家长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应对挑战,并在家庭中营造积极、支持的氛围。
汪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中学政治教研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咸宁市人民政府第四届、第五届督学,人民教...
(作者:郭彧,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湖北省向阳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