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文化名人 >> 正文

文章 | 向阳“史记” 咸宁“司马”

来源:城外的向阳湖 时间:2024-06-07 11:08

作者:孔祥志

五七干校是共和国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咸宁向阳湖则是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篇章。

今年恰好是李城外抢救挖掘、宣传研究向阳湖文化30周年的节点,他把30年岁月的尘与土,挥洒在10万公里咸京路上的云和月,用上千万字的文章,和两千多首旧体诗词的文化起重机,打捞出半个世纪前的历史沉船,成为当代文化史上最为昂贵的文学脚本。


一、定格在历史天空的咸宁向阳湖

李城外创立了向阳湖文化,向阳湖却改写了李城外的命运走向,这是一场怎样的旷世之恋!

(一)一围烟雨惊百里的关阳湖

向阳湖原名关阳湖,时属咸宁地区咸宁县(今咸安区)甘棠人民公社辖区的古云梦泽。水面达1.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王家寨湖、张家湖为主体的大小湖泊、塘堰、沟壑相连的沼泽湿地。史上关阳湖面积虽小,却位置显要。它横跨咸宁、嘉鱼、武昌三县,向以“一围湖烟惊百里”而驰名古今,与鄂东的梁子湖连成东西姊妹湖。1968年,经国务院批准,调集了沿江县域的咸宁、蒲圻、嘉鱼、武昌和部分外省的数万民工围湖垦荒。围垦面积4万多亩,见证了那个时代集体制度所释放出来的人定胜天的劳动热情和英雄气概。

其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正席卷着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如火如荼,荡涤着每个人的灵魂。1968年5月7日,为纪念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柳河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五七干校,随之全国效仿,最终连各地党校都纷纷更名,归属“五七”。中央机关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创办“五七干校”106所,各地县区更是趋之若鹜,最多时达1497所,从上到下几十万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轮番进校改造。次年春,关阳湖这片可容纳几千人共同劳动统一管理的地方,便锁定了文化部五七干校先遣队的目光。

太阳是能关得住的吗?谁敢关押太阳呢?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于是有人提出把关阳湖改成向阳湖。一字之差,充分体现了当代文化人的政治智慧。从此,咸宁向阳湖便与中国文化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9年秋到1970年5月间,文化部系统的十多个单位6000多名文化干部(含部分家属子女)拖儿带女从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分期分批来到刚刚完成围垦的向阳湖,在改造大自然中改造自己!在这支浩浩荡荡劳动大军中,至少有几百名现当代文化艺术界最有影响的文化精英。在经历了日复一日无休无止的学习、劳动、开会、批斗后因林彪之祸而得福。1974年12月宣布解除劳动,全部返京。

历史教训对人类的教益,常常比历史经验更为深刻。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长达四年,关涉6000文化人命运的大事件,在此后波澜壮阔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竟然是那样的风平浪静水过无痕。甚至在风扉一时的伤痕文学中都很难找到与之媲美的五七干校题材的力作。

(二)无法逃离的文学宿命

1994年初,《咸宁市志》一条不足百字的“大事记”被李城外偶然发现:1969年3月,文化部6000多名文化干部集体下放咸宁向阳湖劳动改造……。6000人呐,整整两个独立团的建制,那是何等壮观的场景!

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却被历史如此地轻描淡写!

李城外被深深地震撼。是发现新大陆的激动和振奋,还是对文化人的敬畏和责任?连日来,屈原的仰天长叹,苏轼的杵杖沉吟,历史上众多文化人的遭遇断想,夹着向阳湖的潮水追逐和冲击着一个坐卧不安的灵魂。一个正常人瞻前顾后的政治权衡被一腔文学梦想的冲动彻底颠覆,炙手可热的地委书记秘书的大好前程被这无边的遐想荡然淹没。李城外毫不犹豫地鼓起了他追寻探究文化名人下放咸宁的心路历程。从此 ,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执着追求便同6000文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遗余力地推介向阳湖,成为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他一生都无法逃离的文学宿命。

这是文化部门的义务,还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但绝不是李城外的应负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决择!

中国“向阳湖号文化沉船”的打捞,就是在这样毫无准备的冲动下,由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拉开了沉重的历史帷幕。

摆在他眼前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曾经都是他仰望的星斗。而今要在自己的手上把他们定格到咸宁的历史天空,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城外充满了兴奋和自豪,更为焦虑的是不能自主的时间和和无法推脱的本职工作。作为地委书记的秘书,面对每天满负荷的工作安排,李城外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领导安排,向阳湖文化的试水打捞,只是一句空话。他绞尽脑汁地思谋着如何打开领导认可的这道门禁。

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几百名各路文化精英,先采访谁,后采访谁,不同身份的采访对象、采访内容以及不同的提问方式。这是一项十分庞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是采访能否顺利成功的关键。

有幸的是,多年的秘书工作似乎都是为向阳湖准备的。李城外轻车熟路把采访的每个细节,具体要求以及联系、提问、录音、拍照、题字、整理、写作、发表的系列程序设计,填满了他的每个法定节假日和每个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争分夺秒。把每个采访对象的年龄、住址、电话、职务等个人信息以及重点对象的重点著作,写成了几万字的访前笔记。为此,他多次深入他们曾经生活和劳动过的甘棠、祝家垴、“四五二高地”、五七干校校部、档案室等地,观看旧址,查找资料,找村民座谈,感受现场。六个多月的初步了解和紧张准备,一个更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又摆到了他的面前:几百个重点采访对象中半数以上都入耄耋之龄,不少人已经开始了以医院为家的生命倒计时。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文化抢救。

1995年4月28日,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名人的拉力网式采访终于开始。首访选择的是著名诗人臧克家。老诗翁当时已是90高龄,50部著作等身的文化泰斗,与毛主席诗交甚笃,曾是勤政殿的座上宾。他全家下放向阳湖,既有代表性,又具影响力。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竟成为他们敞开心扉的聊天。臧老似乎很久没有得到这样酣畅淋漓的宣泄,仍感意犹未尽,临行前欣然命笔,题写了俊朗的“忆向阳”三个字。接着,李城外又乘兴采访了中央文史馆馆长萧乾、文洁若夫妇,文化部原代部长周巍峙、王昆夫妇等。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年轻的李城外,这些文化巨匠竟没任何人端架摆谱的拒绝采访,尘封20多年的历史像一壶壶岁月老酒终于启窖开坛。

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接受采访

消息象无形的广告在文化部所属各单位迅速传开,在每一个当年“向阳湖人”的家里引发热议。特别是文洁若老师主动为李城外开列受访名单、地址,联系电话和约访时间。为后来的采访开启了一个家家传递,人人等待的专访模式,消除了名人难访的后顾之忧。一大批中国当代文化大家,过去都只能是书里谋面,梦中仰止,而今却都成为自己的访谈对象。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每访一人,总抱虔诚的崇敬之情求教,总以晚生的礼拜之态聆听,认真记录,深切感受。“咸宁来人了”,这句极为普通的话成为当时在文化部门广泛流传的接头热语。此情此景有如溃口的河水猛烈冲击着李城外的心岸,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巨大的历史负重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如两条粗大的绳索将李城外的“向阳情结”越捆越紧。

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加重大,更加紧迫,更有意义。

心无旁骛的决心、信心,为李城外在此后数十年间往返数万公里的咸京路上铺就了一条义无反顾的高速专轨。李城外在久违的历史和紧迫的现实中交替穿越,在不断思考和不停奋笔中不倦地打捞,先后采访在向阳湖生活过的京城文化名人300多名,有的重点采访,多次上门,成为莫逆神交。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他深刻地认识到,向阳湖文化的抢救挖掘,采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它沉重的历史价值注定了这是一场思想搏击的持久战,更是一次文化正本的接力赛。

按照预定方案,每天采访五、六个人,每采访一人必须写一篇专访文章,每个采访对象也须索请一篇回忆文章和一幅题字。白天一家一家的上门采访,晚上又得争分夺秒地整理录音,追写日记。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草拟不同的采写初稿。常常是夜半不眠,凌晨即起。更加入微的是事后的约稿催收,用稿回复,逝者慰问,春节祝福等感情联络,在那个还没有微信的年代,他都是一人不漏,一丝不苟,亲自写信,及时寄发。最多一天写信200余封。每到年节,妻子儿子全家上阵,贴邮封口,用麻袋打捆封件,批量寄发。三十年来,他先后撰写“向阳湖文化人采风”记叙性散文200多篇,创作以向阳湖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格律诗词2000多首,汇总向阳湖工作日记6000多条,收录向阳湖文化名人回忆录200多篇,汇编向阳湖文化人80多人的诗词200多首,收集全国各类向阳湖文化研究文章500多篇。出版向阳湖文化专著十余卷,计有《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上下)、《向阳情结——文化名人与咸宁》(上下)和《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向阳湖纪事》(上下)、《向阳湖诗草》《向阳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阳湖》(上下),及《向阳轩诗稿》和续编,成为研究中国五七干校文化时间最早,内容最全,资料最原始,编排最系统的“纸上博物馆”。从屈原的《离骚》《天问》,苏轼的前后赤壁两赋,到6000之众的文化军团集体记忆,中国文化名人的历史坐标已经插进了咸宁向阳湖。李城外也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

(三)欲说难休的真情告白

是李城外拯救了向阳湖,还是向阳湖成就了李城外?这是一个欲说难休的话题。但无论怎么说,向阳湖真的被李城外复活,而李城外也的确被向阳湖带火了。

挖掘采写向阳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还原干校的历史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向阳湖的宣传推广是一个比挖掘采写更为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对此李城外早有预案。他深知京城文化名人的专题系列报道不仅是增强和扩大咸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地方新闻媒体求之不得的最具史料价值的独家新闻。他铆足劲头,从标题到主题,从人物到内容,从文章到图片,反复推敲,力图以一炮打响的新闻效果和社会影响,打出领导重视,媒体支持、北京满意的前三板,争取后续工作的“制声”主动权。

作为地方党报,他们早想给严肃而又沉闷的版面打开一扇清新的窗口,就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材和像样的文章。未料此想一出,竟与日报一拍即合。他们主动提出在《咸宁日报》首辟“向阳湖文化人采风”专栏,并特约李城外为专栏作者。

1995年5月20日,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的系列报道在《咸宁日报》周末版隆重推出,首篇登载了洋洋3000多字的老诗翁臧克家的专访文章,并配发了臧老的照片和题字。一时间街谈巷议城乡翘指。接着又趁势而进特辟新栏,专载向阳湖文化名人回忆五七干校的文章。主客互动,交替安排,图文并茂,遥相呼应,连载五年,共发表人物专访100多篇,约请回忆文章60多篇,发稿近百万字。创下国内媒体连载时间最长、文章篇目最多、涉及领域最广、专访名气最大记录。一时轰动荆楚牵动京畿,热了向阳湖,火了咸宁报,只是苦了李城外。除开正常工作外,他每天都要紧张有序地与京城的热线联系和深夜的埋头写稿。从此机关内外的朋友们都直呼他北京“李旋风”,咸宁“李向阳”。

咸宁党报的高调先声不仅鼓舞了大批北京文化名人对沉寂多年的向阳湖往事的追忆和写作,更是搅动了媒体的竞相追逐。《九头鸟》,湖北日报、中华儿女,传记文学、新文学史料、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直至人民政协报等十多家报刊先后以专栏、专刊、连载、转载等不同方式,连篇累牍的刊登报道李城外的向阳湖文化人专访和文化名人的向阳湖回忆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向阳湖文化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向阳湖文化人采风》还被北京大学列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必读书目。十年的抢救钩沉挖掘采写,十年的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向阳湖被炒得风声水起,李城外又趁势而上,先后发起成立了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还创办了五七干校资料收藏馆,主编会刊《向阳湖文化报》,并策划发行“向阳湖文化名人风采”纪念封。同时,开发和保护向阳湖的呼吁也成为全国政协提案和人大议案。2013年5月,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获国务院批准,成为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马不停蹄的文化苦旅

2011年,李城外编著的《向阳湖文化丛书》荣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荣获第五届冰心文学奖,并出版了日译本。接着他又以中国五七干校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的身份,先后被聘为武汉大学、湖北开放大学和湖北科技学院兼职教授,湖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

向阳湖文化也跟随他的足迹走出咸宁,走出湖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2013年,经过近20年的采写、宣传、研究后,李城外的向阳湖文化高端讲座之旅正式启程。在各大高校留下一串深深的足印。

5月29日,别开生面的国家行政学院第59讲隆重开课。李城外被破例邀请,走上了这个全国行政学院的最高殿堂,“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这个新鲜而又陌生的概念,被李城外的《五七干校——共和国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首次解密而走红。阔大的讲学大厅,吸引了“30后”、“50后”、“60后”、“70后”和“80后”的五代同堂济济一厅。

同年8月3日,湖北图书馆“长江讲坛”迎来了他的《话说新增国保——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的讲座,完成了他在长江讲坛从长期听讲到主讲角色的华丽转身。

2014年12月21日,李城外应邀到湖北省委党校,举行了该校实施双导师制度以后的第一次硕士研究生专题讲座。他的《历史在这里沉思——话说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成为研究生们的热门话题,还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

2015年5月26日,李城外又从学员变成教员,登上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学术会议中心。他以《中共党史研究的一片新天地——向阳湖》为题,娓娓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新生事物,一个人的文化苦旅,一代人的向阳情结,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向阳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

2018年秋,李城外随湖北省“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国的作用地位研究”学术交流团,赴英国牛津大学考察和学术交流。李城外向校图书馆赠送了《向阳湖文化丛书》和《走进咸宁》,并作了《萧乾对二战欧洲战地宣传的重要贡献》的主旨发言,受到英国历史学者杰瑞、塔克木拉的热情称赞。

他用30年的执着,把自己同六千中国文化人一起定格在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星空。


二、一个民间研究机构难以承载的历史之重

30年的向阳击水,弹指一挥间,以向阳湖为代表的五七干校文化的挖掘、推广和研究已成全国标杆,中国五七干校的全面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花甲刚过,政任甫卸的李城外,在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春风里,又轻装上阵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深水区。

(一)模棱两可的迷茫

在同京城文化人的采访接触以及向阳湖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李城外和他的朋友们常常遇到一些思考的困扰和研究的路障。

1.疏散与保护。在相当文化人的印象和记忆中,下放向阳湖与“中央一号令”密切相关,于是便有疏散保护之说。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苏联在中苏边境屯兵百万。3月1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的号令。9月底局势进一步恶化。10月中旬毛主席又提出“中央领导同志都集中在北京不好,应该分散一些。一些老同志可以疏散到外地。”10月17日,林彪对部队作出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袭”的指示。18日总参谋长黄永胜以“林副主席一号令”形式向全军下达了这个命令。同时周恩来总理也对国家机关作了相应安排。不少中央领导也及时疏散各地。这就是“一号令”疏散和保护的基本由来。全国大办五七干校,是否与“一号令”有关,机关干部大规模下放劳动是否是战时的战略保护措施,似乎仍需求证。

2.避难与受难。李城外主编的《向阳湖纪事》收入100多篇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亲历者诉说了他们在向阳湖的峥嵘岁月。为何还有“避难”之说呢?诚然,在向阳湖生活了三年的著名记者、翻译家萧乾,在给李城外的题词中就是这样表述的:“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原来在下放咸宁干校的6000人中,还有部分由中央专案组转过来的“老运动员”。他们是头戴“17年文艺黑线”的反动学术权威、历史反革命和牛鬼蛇神的政治高帽,自然罪孽深重,直接面对中央专案组。三年反右的磨难,三年文革的冲击,挂牌游街,人格扫地,受尽折磨。他们不怕劳动就怕运动,不怕蚊子叮咬就怕恶语伤人。他们渴望回到清新的田野,与质朴的农民同衣食,与同罪的难友共患难,对于长期受隔离审查的他们等于重新得到了身心的解放。当他们终于看到下放咸宁的榜上有名时,竟如范进中举般的兴奋,恍如隔世的今天,有谁能理解这种无法言状的描述,历史是真的不能遗忘啊!

3.结合与改造。到基层体验生产劳动和工农大众打成一片,通情达理的广大知识分子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无论是政治设计还是实际结果,在众说纷纭的历史拷问中,有着作为毛泽东主席当时深远的政治思考。特别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引发的与黄炎培政权周期的“窑洞对”,已经成为紧绷毛泽东思想深处的政治琴弦一刻都没有松过。早在 1949年月3日23日,党中央从西北坡向北京出发迎接全国的胜利,毛泽东视为进京赶考,并向人民保证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决不当李自成。此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无不以此为忧。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毛泽东直言不讳的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就是要革革命者的命,主要目的就是要防止党内的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尤其是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教育战线,他反复强调:“教育要同劳动生产相结合,知识分子要与劳动群众相结合”。五七干校的普遍设立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应该都是这一理念的产物。他坚信人和大自然都是可以通过改造而转变的。但是,无论伟人的主观愿望是多么的正确和美好,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动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4.“金矿”与“圣地”。打开网络,所有的文字和图片中,向阳湖与李城外已经成为一个自动生存不可剥离的固定词组,而点击率最高的莫过于“金矿”二字。其含金量是经过李城外提纯的足赤经典。它是中国知识分子“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情怀,忍辱负重、豁达宽容的胸襟,守身克己、忧国忧民的精神化石”。是名副其实掘之不尽的“金矿”,但有人把它视为“圣地”,恐失偏颇。圣地者乃宗教信仰或革命理想的向往之地,一如基督教的耶路撒冷,革命圣地的延安。向阳湖则不可同日而语!

“客观记录事实,真实反应历史”,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保持一致。这是李城外在向阳湖挖掘钩沉,抢救采写中始终坚持和把握的基本原则。然而向阳湖文化早已进入成果研究阶段。研究就必须要谈古论今说人议事。研究向阳湖就要论及五七干校,研究五七干校又肯定要涉及文化大革命,研究文化大革命势必要联系到具体人和具体事。虽然党的历史决议已经对文化大革命作了全面否定。然千秋功罪,可与评说,政治风险,谁来承担?这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必须面对的现实,却又是一时挥之不去的困惑。

(二)没有对手的论战

无论是政治取向还是文化取向,无论是官方视角还是民间视角,无论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效果,对向阳湖文化社会历史的价值认同是高度一致的。然而,没有想到竟有一位王姓博士却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发出了一声高分贝的时代杂音,成为李城外的向阳湖文化研究中一段饶有兴味的插曲,至今读来仍感淋漓酣畅,耐人寻味。

1996年11月18日,《岭南文化时报》突然登出一篇《还有什么不能卖》的署名文章。指责咸宁“借文化搭台,为经济唱戏。让文化名人过去因政治在咸宁受辱,而今又为咸宁经济再次受辱”等等。言辞犀利,笔锋直指李城外和他的向阳湖文化研究。正在北京采访中宣部原部长邓力群的李城外,当即列举了几十位京城文化人的回忆文章,以及张惠卿、陈早春、沈鹏等政协委员“充分肯定咸宁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成绩,建议文化部和湖北省委给予重视支持”的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的联合提案等大量事实,在《岭南文化报》绝地反击,连续发表《还有肤浅不能卖》《还有粗暴不能卖》《还有偏激不能卖》的反驳文章。针对文中的主观臆断,以“明知故问、以讹传讹、改头换面、张冠李戴”的高调辣语,理直气壮,直击要害。特别是文中用语,词华闪烁。如“君子好名,取之有道”的嘲讽,“以此为鉴,下不为例、权当内参,赠君一阅”的幽默,“可以考虑将一时偏激的小王同志列为统战对象”的诙谐等等,颇有当年鲁迅论战之风。李城外的凌厉攻势,仅一回合就让对手偃旗息鼓,哑口无言。

为正视听,秉持公道,各地文坛悍将也纷纷披挂频频出手。著名学者王春瑜意犹未尽,接过李城外的话题,更加严厉的指出:“还有健忘不能卖”。青年作家孙立峰建议在向阳湖建一座“干校纪念村”,届时请他们来看看,村里还有什么不能卖?《羊城晚报》还以《干校文化能否开发,向阳湖畔风波骤起》为题,作了推波助澜的连续报道。

李城外和向阳湖的话题,是一场没有对手的论战。当然,李王之争,绝非个人意气之私愤。若干年后两人在南京一晤,握手言和,便是明证。


(三)走向深水区的探索

今日看来,如果不是李城外当年的一念之笃,可能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百年之憾。

咸宁向阳湖已经成为全国五七干校中,原貌保留最完整的干校。在纵横九平方公里的湖叉上,干校学员自己烧砖烧瓦建造的五七区、窑厂区、红旗区、向阳区89栋住房并排依立;集体修筑的湖堤、道路和红旗桥、向阳桥完好无损;冰心、冯雪峰、沈从文、臧克家、陈白尘、萧乾,郭小川等文化大师们用过的蓑衣,斗笠、锄头、镰刀、犁耙,水泵等劳动工具4000多件原封不动;200多幅当年开会学习、放牛放鸭、插秧割谷、演出节目、批斗大会等照片、画作栩栩如生;被当时喻为“潜在写作”的百万字日记,千余封家书被完整保存……。而今,建筑面积达9000平米的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已经建成开放,海内外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


咸宁向阳湖文化研究向中国五七干校文化研究拓展,把五七干校文化研究同文化大革命研究接轨,这是李城外顺理成章的研究思路。完成这条路的挖掘,研究和拓展他花了整整二十年。为此他收集和购买了有关文化大革命及与五七干校相关的大量史料,阅读研究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同时还实地考察了宁夏石嘴山、黑龙江柳河、上海奉贤、江西进贤、河南信阳等全国各大五七干校,与各地同仁交流,把五七干校文化研究推向了文化大革命研究的前沿。因为这个原因,当今文坛还没有人像李城外对老五七战士及子弟那么熟悉,亲密无间。在京城文化圈内,也许有人不太了解咸宁,但几乎没有人不熟悉向阳湖,没有人不关注李城外。国学大师任继愈曾经说过:“后来人如写文化大革命史儒林传,这是一批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种野史的真实性或为正史所不及”。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岳阳楼记名垂千古,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更具历史穿透和影响。能否把已建成的咸宁向阳湖博物馆扩展为中国五七干校博物馆,这是李城外走向深水区干校研究的深层思考,或许也是咸宁走向外部世界的快速通道,但是这是一个民间研究机构难以承载的历史之重。

2008年,向阳湖文化被载入《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2012年,武汉大学主动与咸宁市政府签约,共建向阳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2021年,咸宁市还成立了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建设领导小组。厚重的向阳湖文化,正在着力推动风帆正满的咸宁舰!

三、业余时间挤出来的辉煌人生

高尔基说过:人生很多奇迹都是业余时间造就的。

一个人每年大约有1400多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占正常工作和休息的三分之一。李城外研究向阳湖文化的辉煌成果,就是在别人喝咖啡、打麻将的业余时间里挤出来的。

(一)一介文弱书生的首秘之路

1982年,李城外以通山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首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了通山县委办公室。

命运的编程无法改变血统的走向。解放前他的外祖父在县政府当过秘书,建国后他父亲在人民政府做过秘书,现在他的哥哥刚从县委秘书任上提拔离去,他又接棒而来,走上了秘书岗位。祖孙三代四人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个位置先后行走。“秘书世家”的隆盛家声在李家族上独一,咸宁政坛亦恐无二。

县委办公室是培养领导干部的熔炉。秘书工作主要是为领导服务。这种身份,要么是人才,能写会来事,要么是奴才,听话会做人。这“两才”恰恰都是刚出茅庐的李城外人性中的胎生缺质。他踏进了一块进退微谷的两难沼地,既不会观颜察色,又耻于阿谀奉承。且才气太显有患同僚之恶,傲气太露最是领导用人大忌。其实他只是一个喜欢读书,喜欢做文章的本色书生。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官,当时最大的奢望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够去县文化局当个副局长。

权利没有野心欲望的燃烧,就会为权所累。因此他在县办工作的五年,就属于无足轻重的边角余料。县办几个科室除开接待科没有轮值外,秘书科、文书科、办公室、政研室跑了个遍。与他同时进来的,甚至在他后来的同事们大都先后提拔了科长副科长,有的甚至到乡镇和科局执掌一方了。李城外却还是肩扛“白板”的一身悠然。只是有时到基层调研,下面的同志客气到喊他主任、科长时,也会偶在心头略过一丝无奈的尴尬。没有想到1990年5月的一天,突然接到地委组织部的调令,李城外调到咸宁地委政策研究室。更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通山县委书记万维东调任咸宁地委副书记,因为是通山老乡,无论是语言的交流,情况的熟悉,还是文才的赏识,人品的共识,李城外便别无选择的成了老领导的秘书。尤其没有想到的是仅一年之后,万维东又升任咸宁地委书记,李城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咸宁地委的首席秘书。

命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瞬间聚首,稍纵即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握得住的。

李城外深知写向阳湖是需要大把时间的。而他就是一个书记秘书,最做不了主的就是自己的时间。因此在当时,万书记的同意与否是向阳湖能够重生的关键。让李城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万书记汇报自己想法时,万书记竟毫不迟疑的表示了赞赏和支持。他说:“这是好事啊,既宣传了文化名人,又扩大了咸宁影响,一举两得嘛!”接着,万书记还兴致勃勃地说,咸宁经济块头不大,历史文化还是厚实的,关键是宣传不够。岳阳楼不就是得名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吗?

正是因为有了万书记的认可,在此后几年紧锣密鼓的的穿梭采访中,李城外才得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来去自由畅通无阻。书记的重视支持如虎添翼,个人爱好成为政治责任,动力压力倍增。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李城外以惊人的速度在省市主流媒体,连篇累牍的开辟专栏,把个小小的咸宁炒得沸沸扬扬,街谈巷议,不仅迅速拉近了京城荆楚与咸宁的感情距离,也加快了地委行署领导开发向阳湖的决策共识,更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同和支持。省委主要领导前来视察,省长还专门题词。彼时万书记还前瞻性地提出“编写一部反映向阳湖文化名人劳动生活的书,拍一部相关专题片,开一次座谈会,建一个纪念馆,立一座文化碑林”的“五个一”的设想,成为后来向阳湖文化资源开发的的基本思路。

(二)李“三痴”的命运注脚

李城外一生爱书、爱诗、爱向阳,爱得执着痴迷,一如爱其妻子。人称李“三痴”。

“书痴”成就了他的未来。2014 年以来,李城外先后获得湖北省首届长江读书节的“十佳藏书之家”、湖北省全民阅读办的“全省十佳阅读推广人”、藏书报的“全国十大藏书人物”、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这是他无数荣誉中更在乎的社会评价。

走进他的家,就是进了一座圣洁而典雅的图书馆。不少京城和各地文朋诗友,只要是来到咸宁都会慕名前往酣畅一览,无不叹为观止。

这是一栋与笔架山等量齐观的11楼住宅,上下三层,集住宅、藏馆、花园于一体。李城外几次搬家,最愁的是书多房小,做梦都想有个像样的书房。2011年市医院职工分房,身为儿科专家的爱人万致婷深知丈夫的心思,一直与单位同事反复协商,最终以置换方式将顶楼的11、12两层盘拢一并买下,圆了他的书房梦,才有了今天闻名遐迩的“向阳轩”。从书架到书房是李城外藏书的一个空间革命,而从个人书房到私家藏馆却是向阳湖文化品质的腾升。2012年,经民政局部门批准,“城外中国五七干校资料收藏馆”正式挂牌。这是中国首个“五七”干校研究资料的民间收藏馆。在400多平的书房内,100多架书柜上,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的摆放着各种门类有影响的经典书籍三万余册。仅向阳湖以及中国五七干校的各类图书1000多册,老照片1500余张及大量音像资料。冰心、张光年、臧克家等文化名人的题字、书信、手稿100多篇,全国各地干校档案100余卷。迄今为止,已有数百名家,各界朋友登楼阅赏。

“买书成瘾,藏书成癖,读书成痴”,是李城外从小养成的习惯。家人朋友都叫他书虫。少时家贫无钱买书,13岁就去县图书馆自办借书证。图书馆成为他的精神港湾,单身汉时代的业余时间在这里静静停泊,他的作家梦也在这里悄悄起航。在全民热炒停薪留职经商致富的喧嚣时,他的精神财富已经进入了丰衣足食的小康时代。15岁开始订阅复刊后的《人民文学》,至今没有中断;《世界文学》《文学评论》《读书》《新文学史料》《新华文摘》等上十种中国名刊,虽几经调动搬家,从创刊至今一期不缺的摆列在他密集的向阳轩书架上。参加工作后,“经济自主”的李城外把工资、稿费大都用来买书订报刊。后来他到北京采访的向阳湖文化名人的著作都是那时购买的。这也是他与那些虽从未谋面的大家们能够一见就熟、一沟就通的重要原因。

生活中的李城外较为小气,虽家藏名书万卷,却鲜见身着千元名牌。开会出差也很少给妻儿带什么礼物。买书却毫不吝啬。1986年,月工资才只有30多元时,他却借钱买了156元一套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至今成为佳话。有时周末到武汉逛新旧书店,不吃不喝过足“淘”瘾,然后满载而归。他在中科院武汉图书馆工作的大姐偶借单位旧书处理之机,通知他廉价成吨购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李城外买书大方,捐书慷慨。每有单位或朋友开业庆典之邀,人家送礼他送书。迄今为止向市委党校、市图书馆等单位赠书已达万册之多。2017年通山新建图书馆落成开业,他精挑细选,一次捐送《向阳湖文化丛书》和电子版《世界经典图书馆》及积蓄多年的“陈货”3000余册,也算了了他报答家乡图书馆的夙愿。

“诗痴”成就了他的厚重。2019年咸宁诗界爆出一个冷门:李城外出版诗集了。此前从来没听说过他能写旧体诗。厚厚的《向阳轩诗稿》,洋洋1000余首。仅从著名书法家、出版家林阳题写书名,著名文史专家俞汝捷作序,中华书局出版的规格,就让令人瞠目结舌。无疑,这是咸宁诗坛高原突兀而起的一座高峰。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作协及市诗词楹联学会,先后为他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座谈会。专家作了统计分析:1993 --2009年135首;2010--2015年163首;2016年115首;2017年113首;2018年112首;2019年156首。后来至今每年200多首。新冠封城,每天一首。

他的鹊起诗名,诗坛似有不纳。只有穷其诗路才能读出其诗缘之深。父母是他走上诗文之路的第一位向导。他少时随母亲背诵的千家诗至今仍能脱口而出。单位每逢节庆,邻居每有喜事,都是请他父亲作对写联,那光景便成为他走向诗词的灯塔。18岁就通读了清人沈德潜编著的《古诗源》等。到地委工作之初,家属尚未随调,工作也相对单纯。在漫长的静夜中,他不失时机再一次走进古典诗词的殿堂。先后通读了《唐诗鉴赏词典》和《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者共收录全唐一代著名诗人196个,代表作品1105首;后者收录两朝词作精品2000多阕,以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集中体现了唐宋两代的辉煌词路。他还将几千首诗词一丝不苟手抄一遍,随后,又通读了王力的诗词工具书,以顶礼般的虔诚自觉完成了对中国诗词精神的膜拜!纵观城外诗路,从学诗到写诗,在日积月累的沉积中坚守了二十年。从“手痒”到“喷井”,在每事必吟的爆发中挥洒了十年。一个会议一次讲座,一条喜讯一则讣告,一次访谈会友,一次参观游历,即事即兴无不成诗。而且“诗梦未因年齿减,含情总咏向阳湖”。向阳人向阳事,向阳喜向阳忧,尽在诗中。特别是凡其采访过的向阳文化人,不管其职级高低,凡逝者都是即时缅怀,即写即发,寄托哀思。2022年底,李城外又以向阳湖文化事件为历史背景,从五七干校的设立到消亡的时空顺序,从先遣、中转、烧窑、修桥、插秧、挖煤、养鸡、打鱼,到批判、受审、傲骨、转机、回归等全部历史过程,一气写了57首绝句1624字,如诉如叹,如泣如歌,全诗以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真实地记述了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题为《向阳湖纪事诗》,连同近年诗作共1000多首,出版了《向阳轩诗稿续编》。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章破例作序,对李城外三十年来为中华诗词的热爱和坚守、传承和传布作了充分肯定,成为荆楚诗坛之骄。2020年他的抗疫诗斩获全国大赛一等奖。龙年五月,第四届紫荆花全球华语诗歌大赛贡献奖,共五人摘桂,其中中国大陆两人,李城外榜上有名。

“向阳痴”圆了他的作家梦。6000余名文化名人在咸宁劳动生活千日之久,24年过去,咸宁大地居然悄无声息。李城外的心潮从此汹涌澎湃动荡不安,悲悯的历史情怀让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一个人的“文化苦旅”。面对“不务正业,自毁前程”的多方费解,他抱定“去留肝胆一向阳”的决心,一边要随叫随到全力做好秘书工作的主业,一边要加班加点从零开始向阳湖的业余研究,日夜兼程,双倍加压。十年一把心酸泪,委屈求全只自知。从默默的思考,孤独的寻觅,谨慎的试探到坦然面对,紧张采访,拼命写作。遇事只关向阳湖,逢人只说向阳湖。一天几个朋友喝茶聊天,说到市直几个部门一把手的变动,身处政要核心的李城外却一无所知,视作新闻。而对咸安区委政府的人员调动却十分关注,最担心是谁来分管向阳湖文化资源开发。身边的同事常有提拔调动,他从不为之所动,总是一句话:抓紧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有一段时间因地委主要领导变动,对向阳湖的事关注少了,报道停了。有人担心领导换了,风向变了,向阳湖搞不成了。李城外却淡定以对。他说不管领导热不热,关键是自己不能冷。向阳湖文化不是做给那个领导看的。他是官场的异类,身在官场,对仕途毫无兴趣,却对作家追求了一生,而今他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家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向阳湖圆了他的作家梦。

向阳湖文化是一团火,不仅燃烧着李城外的青春年华,同时闪耀着众多文化志愿者们的生命之光。从2000年至今长达24年的漫长岁月里,是李城外身边的这群铁杆伙伴,以肝胆相照的朋友情谊,不离不弃的文化情怀,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同李城外一起默默举起他们业余生命的青春年华,把向阳湖文化的星星之火烧成今日的燎原之光。在每一次重大活动的商量策划,方案制定,文件起草,组织实施,汇报总结的分工落实上,在每一个组织的成立发起,登记注册,会员发展,工作联系,资料收发的办理中,在每一次会议的筹备,材料的准备,会场的安排,人员的通知,会议的记录整理,领导、专家和媒体的邀请,吃饭、住宿以及车辆的具体安排落实上……都有他们匆忙的身影、欢快的笔迹和辛勤的汗水。在单位他们都是一官半职发号司令的大小领导,在这里却成为有力出力,有策献策,事事亲为的文化义工。一半为城外精神的感动和影响,一半是向阳情结和文学爱好的勾连。李城外是向阳湖文化研究的旗帜,他们则是这面旗帜高高飘扬的扛举人。打开向阳湖文化的文献史册,回看李城外百万言日记中“出镜”率最多的名字,浏览各种会议和活动与李城外紧密相随的名单,拜读向阳湖文化研究专集中密集而有分量的署名文章,最抢眼的便是孟绪龙、卢克清、高晓晖、元平、金礼山、罗勇、郑光勇、王亲贤、韩志,还有学生辈的胡武生、张磊、董芳、郭彧、廖咏絮、陈芳、刘雯等……他们是一排坚守在向阳湖文化研究潮头最挺立的惊叹号,是向阳湖文化的未来发展无法省略的记忆。

当然,向阳湖能走到今天,没有历届省、市、区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一届接一届的市区领导们担纲着这曲向阳湖文化大合唱的总指挥。排除了杂音的干扰,保证了主调的昂扬。为向阳湖文化嵌进了正能量、主旋律的政治背书。同样离不开的是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特别是主流媒体以及湖北科技学院、武汉大学、湖北省委党校等部门的推波助澜,才使向阳湖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进入了21世纪的大幕全屏。

正是因为这些,在向阳湖岸那段风向偏航的日子里。李城外才能继续前行,他用一个个不眠之夜,一笔笔满腔热血,一篇篇洒泪故事,搅动了沉寂的向阳湖。有好心的朋友提醒他:趁势而上把自己的行政级别和待遇搞上去,将来更有利向阳湖高端发展。攀附在权利之树的文化之花是难结长盛之果的。他婉转谢绝了。也有关心他的上级领导,问他是否想调到武汉工作,无论个人还是向阳湖,发展平台相对大些。李城外不是没有想过,但向阳湖这杆旗帜谁来扛,关键是他庞大的研究开发计划还有很多没有付诸实施,他忍痛割舍了。1998年5月,市委启动了一次省厅干部的报考,无论年龄还是政治条件他都是合适人选。无论组织还是家人朋友都一致劝进。如此结果、自己是风光了,向阳湖文化就半途而废了。6000多双期待的眼睛象太阳的黑洞在他心灵深处不断放射扫描。诱惑是空前强烈的,斗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又一次以同样的理由放弃了世俗眼中灿烂的政治前途。在父亲病重等重大家事中,几次都因赶写约稿没有赶回,自己也深深负疚。在他的日记中多处看到:“写好书是给父亲治病的灵丹妙药”。父亲生前也多次叮嘱“不要经常跑来跑去,快点把向阳湖文化的书印出来是大事。”2010年清明节,李城外提着沉重的《向阳湖文化丛书》,跪倒父亲坟头,以书当纸钱,告慰了在天之灵。

(三)“不务正业”的诸多荣誉

高尔基说过:人间很多奇迹,都是业余时间造就的。

一个人每年有1400多个小时的业余时间。约占正常上班和休息的三分之一。李城外的万卷书,千首诗以及近千万字的向阳湖文化的辉煌人生就是在别人喝咖啡、打麻将的业余时间里挤出来的。

李城外有一顶挥之不去的帽子,叫“不务正业”,份量不亚于当年的“右派”。

好好的咸宁一秘,去搞什么向阳湖。采访二、三百人,书写四、五百万字,出版十几本书。哪来那么多时间,哪有什么心思搞工作。纯是不务正业。质疑、非议、还是责难?都不是。一般人都会这么看。

从地委办公室出来,李城外先后在市政协文史委、市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等单位担任“一把手”,然而22年七品正县的“原地踏步”,不能说与“不务正业”的帽子毫无干系。这种行政游历在咸宁官场应是绝无仅有。

1996年李城外卸职地委书记秘书,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综合文书科,这个位置是名门旺族里的小媳妇,却年年在全省同行科室领先获奖。1998年全省党委信息骨干培训班能在咸宁举办,主要是咸宁这方面的成果突出,李城外作经验介绍的主讲。因为曾是书记秘书,京城和省会的领导接触广认识多,很多重要领导的陪同服务成为他推脱不了的份外工作,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的全程陪同与采写,书记一句话,他便成为兼陪同、记者与服务于一身的临时特使。

1999年李城外调市政协任副秘书长兼文史委主任。秘书同门有的已经成为县市级封疆大吏,他却从“热门”走进了“冷宫”。虽然也算是规规矩矩的阶上正处。

但对于李城外却是正中下怀。文史委是一个做学问的最佳场所。五年涅槃,把一锅冷灶烧成了全国政协的热门。他主编了向阳湖文化、李自成归宿研究、三国赤壁文化等文史专辑,基本囊括了咸宁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年一部书,寄发全国2000多个县区及中等城市的各大图书馆,如此规模的咸宁文化交流,创全国政协文史先例。同时,还在《人民政协》报上首开专栏,连载“干校纪事”文章30多篇,在全国政协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全国文史委员会组织10多人的考察团专程到咸宁取经。

2004年,李城外调任咸宁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部门的一把手。他摘下文弱书生的面罩,撕开了缠手裹脚的世故,上任伊始就摸了一把老虎屁股,严厉查处了执法队长期不敢触碰的市某局下属单位的非法盗版行为,并第一次对市直160家印务企业进行了全面“体检”。其执法之严处理之公,没有一家老板敢请人说情,上门请吃。印风为之一振,局风为之一新。

市新闻出版局是他从政经历最长的单位。五年多时间斩获五块国家级奖牌:全国版权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普法先进单位、全国打击侵权盗版有功单位、全国扫黄打非有功集体。在全国同系统内遥遥领先。

2010至2020的10年中,李城外又先后供职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无论单位大小,部门冷热,他总是以创新性开拓,开拓性发展的思维,借助单位平台助力向阳湖的远程起跳,同时利用向阳湖的影响把每个部门工作推向了国家层面,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提到了文化顶端。可谓是正、副两业比翼双飞。国家档案局将“向阳湖文化”列入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规划;中央党校大型纪实通讯集《春潮》推介全国各地党校经验,咸宁是其中5个中等市之一;李城外主编的《鄂南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市委为此成立了鄂南秋收暴动研究领导小组;他作为咸宁唯一的省党史宣讲团成员,多次为市、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协常委会和市直单位作专题讲座。省作协将向阳湖列为“文学湖北”工程,省社科联更是多次将向阳湖文化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多年来,李城外还获得湖北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并先后两次以全国优秀电大学生代表到进京领奖。作为向阳湖的“史官”,他叫响了咸宁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有人称他是不可多得的“市宝”,还有人提出“谁来研究李城外”,更有一位知名治印专家给他特篆一枚“咸宁司马”的精美方斗,以作民间褒奖。

向阳湖文化30年的成长脉络,大概经历了不太准确的三个发展阶段:1994---2000年“一个人”的挖掘抢救阶段,以李城外《向阳湖文化丛书》七部专著为成果标志;2000---2018年“一群人”的宣传推广阶段,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栏、专刊、专题、专版的宣传、讲座以及省、国两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为成果标志;2018至今“一个团队”的松散研究阶段,以“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与湖北省委党校、武汉大学的携手合作为成果标志。

李城外是一个追求永无止境的作家和学者。近年来,他又致力于《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研究丛书》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参考资料书系》的编纂和出版工作,乐此不疲。目前,正精心打磨《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始末》和《中国五七干校史稿》等著作。他用30年的业余时间,在行政和文化的夹缝中,挤出了一条让同时代人羡慕和称道的绝版人生。  

孔祥志

 湖北通山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顾问,湖北科技学院特聘教授。主编《翠竹凌风》《庚子壮歌》《脱贫礼赞》《风雨同舟》《风雅咸宁》《百年咸宁诗选》等诗词选集。



作者:孔祥志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一个人与一座城
下一篇: “阳光长在墨犹新”一一怀念书法泰斗沈鹏先生

相关新闻

  • 中华书局推出李城外《向阳轩诗稿》

    ”据悉,该书是中华书局首次出版咸宁作家诗集,也是继李城外编著出版《向阳湖文化书系》和《向阳湖文化丛书》后又一重要收获...

  • 中华书局推出李城外《向阳轩诗稿》

    咸宁网讯(通讯员薛晓阳李小蒙)近日,中华书局隆重推出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的《向阳轩诗稿》。...

  • 26年他写了900多首诗

    “破围城武汉必胜,赢疫战中国咸宁!这次欣赏的作品是《向阳轩诗稿》,作者是我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李城...

  • 咸宁市著名学者李城外应邀到北大讲学

    咸宁网讯(通讯员 李小蒙)6月24日,我市向阳湖文化和五七干校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李城外应邀到北京大学讲学。

  • 林阳:“仰止高山终不悔 诗家落笔万千言”——《向阳轩诗稿续...

    他先后创建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向阳湖文化书院和向阳湖文化沙龙,创办了全国唯一的研究“干校文化”的报纸《向阳湖文化报》...

  • 干校的味道

    ■吴国庆(温泉)距离文化部五七干校最后撤离向阳湖已近50年,干校总部的几处营房现在很难再觅踪影,那些红砖红瓦平房或拆或...

  • 戏剧大师陈白尘次女 寻访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

    咸宁网讯(通讯员李李)5月15日,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小女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陈晶专程来咸宁寻访父辈的足迹。

  • 最后的记忆

    吴国庆(温泉)一连多天的大暴雨下得情感生潮,思绪长霉,趁着云住雨歇,我回到老家向阳湖。在这片桂树林旁的一角还长着一棵寂...

  • 咸宁市作家新著诗集面世

    其诗平实清新,充满赤子情怀和向善爱美之心,受到业内名家和读者好评,对宣传和推介咸宁,尤其是进一步打响向阳湖文化品牌将...

  • 半个世纪的寻觅

    当年的干校没有宿舍,下放者是一边开垦一边建房,因此一批文化人到达后,开始都住在老乡家中,如今老乡们已被政府重新安置,...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